聾人可以在家上班掙錢了,你們贊成嗎?

殘疾人在家門口脫貧不再是夢。為促進全區低收入農戶增收,農委牽線搭橋,充分運用殘疾人政策,將農村殘疾人與城裡的大型企業聯繫起來,既解決了農村低收入殘疾人脫貧難題,又滿足了企業用工需要。

據瞭解,北京懷柔區通過開展低收入農9戶精準識別及建檔立卡工作,共識別認定低收入戶10694戶21953人,其中一大部分為殘疾人。“殘疾人收入低,由於身體條件限制,出門務工不方便,家門口又沒有相應的工作機會,所以脫貧成了難題。能夠讓他們脫貧,對我區的精準扶貧工作將起到重要作用。”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這一難題,農委主動深入調研,採取為低收入殘疾人與城裡外企搭橋的方式,促進殘疾人脫貧致富。

城裡的外企殘疾人就業崗位無法保證,而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又沒有好的就業渠道。為此,農委聯繫相關公司,幫助外企在農村設立工作站招收村裡的低收入殘疾人正式員工,在村裡做環境保潔等力所能及的工作,由企業為低收入殘疾人發工資並享受八險一金。除原有的五險一金之外還專門為殘疾人量身增添了相應的醫療、意外等保險。

截至目前,相關公司已經安排440名殘疾人就業,從事環境整治、治安巡邏、交通巡邏等崗。九渡河鎮黃花鎮村村民範業廷在原單位受傷致雙腿殘疾,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他的妻子身體也不好,家裡還有兩個女兒,家庭收入微薄。去年,他通過這個渠道成為了城裡一家外企的職工,在村裡負責生態管護工作,每個月能收入1890元,生活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據統計,北京懷柔區目前持證低收入戶殘疾人共計4860戶5603人。為加大對他們的幫扶力度,今年將繼續做好殘疾人相關工作,與此同時,落實好殘疾人生活補助和護理補貼政策等,減輕低收入殘疾人的經濟壓力。

“城裡的外企殘疾人就業崗位無法保證,而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又沒有好的就業渠道。”文中的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殘疾人就業的現實矛盾。很多外企、大企業每年因為招不夠法定的殘疾員工數,只能繳納越來越多的殘保金。而殘保金的使用效率一直受到社會普遍質疑。另一方面,大比例的農村的殘疾人由於歷史原因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身體限制,無力自謀職業。

面對這種困境,殘疾人就業工作不能只是被動等待條件成熟。懷柔區農委並非殘疾人就業主管部門,卻能夠從這種現實情況中發現資源配置的空間,主動聯繫相關企業,創造出在“外企就業本村上班”的新模式,企業方面可以把資金精準用在對應的殘疾人身上,殘疾人可以自食其力得到經濟和社保雙重保障,村裡也可以得到相應的公共服務,一舉而三得!

當然,這種做法也可能引來爭議,企業僱傭殘疾人不是為自身服務,而是相當於替村裡提供公共服務,是不是有“變相逃費”的嫌疑呢?

暖雪姐姐點評:

對於我們聾人來說,溝通交流較少的工作最適合我們,可是隻要我們去單位,都會不可避免地和人接觸,必然存在溝通問題。只有在網上的時候,我們才可以暢所欲言,完全可以忽略我們的聽力缺陷。所以在家賺取對我們來說,是最為合適的一種就業方式。

現在北京懷柔區開始引入外企,解決殘疾人的就業問題,為貧苦殘疾人脫貧。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希望這樣的造福殘疾人的就業政策,能普及到全國各地。讓更多的殘疾人有工作的機會,讓我們聾人真正擁有實現就業平等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