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安:我的姥姥

我没见过任何一位父母上一辈的人。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还有姥爷早已过世,只有姥姥还活着。但直到她去世,我都没有见过她。

王志安:我的姥姥

配图与内容无关

姥姥在东北老家,我们家在陕西潼关。那年月回家探亲是件大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只有父亲回过东北一次,我妈妈从来没有回去过,我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候每家抽屉里都有几本相册,相册里有几张姥姥的相片。我问起姥姥时,妈妈就会拿出相片说,这就是姥姥。照片上的姥姥身材不高,好像还缠了足。

姥姥十几岁嫁了人,婚后生了个女孩,也就是我大姨。不久丈夫去世,后来她带着女儿嫁给了从山东闯关东到东北的姥爷,之后陆陆续续生了十来个孩子,多数是女孩,只有两个男孩。我妈排行老七。

我姥爷虽然是个闯关东的外来户,但为人比较聪明,也能吃苦。他从地主手里租了几百亩土地,一年到头全家老少起早贪黑,又雇了两个长工,吃饱肚子还是可以的。我母亲回忆,她们这些女孩子很小就得去放猪,学会帮家里干活。

东北解放时,姥爷被定成佃富农,在土改中被打,很快就吐血死了。这之后,我妈的姐妹们纷纷被嫁出去,其实就是半卖姑娘。我妈嫁给我父亲时只有十六岁,婚姻是父母包办,换回了几斗小米。

姥爷去世时,老舅年纪还小,我妈还有两个妹妹没成年,姥姥就一个人拉扯这几个孩子。我母亲嫁给父亲后进了城,在家里算是条件比较好的,每年都定期给母亲寄二十块钱。这笔钱,在那个年月算是个挺大的数目。

我老舅因为家庭成份不好,一直找不到媳妇。直到快四十,才和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结了婚。这时候,我姥姥年纪已经很大了。

王志安:我的姥姥

在农村,养老是儿子的事情。姥姥一辈子生了两个儿子,大舅和老舅。家里人都说,大舅小的时候最受关爱,是家里唯一上过学的孩子。但大舅因为成分不好,还有点文化,在农村一辈子抬不起头,日子过得也是狼狈不堪,他从来不管姥姥。姥姥一直和老舅生活在一起。

老舅结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加上妻子带过来三个孩子,负担比较重,久而久之,姥姥就没什么人管了。

姥姥一辈子尝尽了各种苦难,但身体却一直还比较硬朗。很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些时候,活的太久真的是一种折磨。

很多年后,我才从家里一些亲戚的嘴里,努力拼凑出姥姥最后几年的时光。真是惨不忍睹。年过八十后,姥姥的神智渐渐不太清晰,现在想来应该是老年痴呆症。这个病在城里也需要子女非常精心的照顾,因为病人会逐渐失去记忆,认不得人,也认不得路。但在那个年月的农村,子女们都挣扎在温饱线上,这种病备受嫌弃,姥姥的命运可想而知。

据亲戚讲,姥姥常常一个人失神走在村子里,找不到自己的住处。她身上满是泥污,很多时候就席地睡在路旁。她辛苦一生生下十来个的孩子,大多数都在村里里,孙子辈的有几十人,有时候个别子女会过来送碗饭,但多数时候,就这么在村里子流浪,不分寒暑,没人管。

直到有一天,姥姥终于去世,就死在路边。

王志安:我的姥姥

我们家直到两三年后,才得知姥姥去世的消息,是有邻居去东北探亲回来告诉我们的。老舅之所以不愿意将姥姥的死讯告诉我们,是因为我妈妈每年春节前都会给姥姥寄20块钱。如果告诉我们姥姥去世了,这笔钱就没了。

我妈妈听到姥姥去世的消息,一个人哭了一场,然后就接着干活去了。后来我问妈妈,如果当时告诉你,你能回去么?她叹了口气,说,难。

我母亲一辈子没有正式工作,几十年来一直断断续续打零工,在家里的没什么经济地位。给姥姥每年的20块钱,还是她和父亲吵架吵来的。那年月从陕西回趟东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人去趟欧洲,她即便想看看自己妈妈最后一眼,估计父亲也很难同意。

贫苦时代的人们亲情都比较淡漠,即便是母女,父子,在贫困生活的压力下,也会尽显自私的一面。人要活的善良需要许多许许多多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善良的天性也会渐渐被埋没。很多人以为自己比那些穷苦的人更善良,其实他们只不过更幸运而已。

这个道理,我许多年后才慢慢懂得。

王志安:我的姥姥

我们兄弟姐妹还小的时候,母亲总是问我们,等我老了,你们会养我么?我们当时心说,妈妈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后来我渐渐明白,母亲生活的世界里,从来没什么安全感。因为她的妈妈就死在路边,而她爱莫能助。

王志安:我的姥姥

母亲今年已经82岁,她正在逐渐变成她的母亲。她是他们兄弟姐妹里最长寿的,其他人已经全部去世,只有她还活着。两年前,母亲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我们找医生一看,说,这是老年痴呆症得的早期,但今后会越来越重。现在,母亲虽然还认得我们,但交流已经越来越困难。但好在,我们兄妹经济条件都还好,现在她住在我哥哥家,有专门的保姆在照顾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