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资本罗晓春:市场波动剧烈,如何获取无风险的高收益?

汉和资本罗晓春:市场波动剧烈,如何获取无风险的高收益?

汉和资本创始人 罗晓春

过去两天,热闹非凡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成为坊间追逐的话题,“复利”一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复利的威力在于,时间越长越强大。一项投资,如果年均回报达到20%,那么20年后,1元钱会变成38.34元。

目前巴菲特的个人总资产为840亿美元,超过99%的个人财富都是在50岁之后积累的。在中国,巴菲特拥有数量庞大的“价值投资”粉丝,或许是“越是缺什么,越是渴望得到什么”的原因吧。

A股市场,如何坚持复利?

在A股市场,很多投资者偏爱炒题材、炒重组、炒送转、炒垃圾股,市场呈现不理性,容易暴涨暴跌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取复利更加艰难。

数据显示,从2007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两市涨幅最大的标的10年累计上涨了198倍,年化收益率为59.84%。从收益指标来看,这样的结果是令人心驰神往的。但是,与其丰厚的年化收益率并存的是:58.39%的历史最大回撤、6次超过20%的回撤、3次年度收益为负。

面对这样的波动数据,投资者能够忍受期间的煎熬,坚定的持有吗?

很显然,无波动的高收益并不存在。但是,近乎无风险的高收益是存在的。当然,这需要两个前提——坚守长期投资,以及忍受期间的波动。

查理·芒格有句名言:一些非常好的公司股价的波动率非常大,而一些糟糕的公司表现却差得出奇的稳定。波动性本身是一个被过分宣传的概念,真正聪明的投资者不应该受困于波动性。

汉和资本创始人罗晓春认为,长期忍受波动的痛苦,正是换来长期看无风险高收益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整体而言,想要长期丰厚的投资收益,需要面对的有:期间因极端市场而发生巨幅回撤;不低的波动率;甚至在某些不景气的年份忍受着亏损

“我们公司的投资策略相对比较单一,就是一根筋,选择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我们认为这是最有效的盈利手段,也是最有效的风控。”

为何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罗晓春认为,从博弈的角度看,一种正确的方法,如果使用的人越少,使用者的优势就会越大。在浮躁的A股市场,正是因为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极度缺乏,所以给了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以巨大的优势。

在投资领域,预测长期趋势比预测短期趋势容易的多。

一部分伟大的公司,他们拥有着代表人类社会最高水平的科技水平、人才资源、组织管理能力,持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长期的维度看,他们创造的价值一定会得到体现,会反应在公司价值的长期上涨趋势中。

相反,短期公司价格则可能受到市场竞争、产业政策、宏观经济甚至只是单纯投资者预期的影响,并不时时刻刻都真实准确的反映公司的价值。

公司作为一个组织,一个整体,其价值是由包括产品、人力资源、公司组织管理等众多因素构成的系统决定的,长期来看是确定的因而易于预测。即使短期的偏离,最终也会得到纠正。

如何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罗晓春认为,“超长期价值投资”蕴含着两重意思,即“价值投资”和“超长期”,分别体现的是理念和时间。

理念:价值投资

投资理念决定投资结果的上限。价值投资本质上是寻找被低估的标的,等待价值兑现的过程。

真正的价值投资不是拘泥于PE、PB、PEG这些简单的指标,更不是简单的买便宜货。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长期看结果一定好于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平庸的公司。

首先价值是基于常识的洞察力。做好投资也许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常识的深刻理解。自然界的事物以及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都有其内在规律,是平衡的。做好投资就需要掌握这种平衡,而对这种平衡的理解就蕴含在基于常识的敏锐洞察之中。

第二价值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投资是关于人的活动,无论投资人的行为方式、投资标的的兴衰更迭,乃至市场潮起潮落都是人参与的结果。因此,只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才能逐步触及投资的本质。

第三价值是对国家和产业未来长期发展趋势高屋建瓴的预测。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压着韵脚。只有用一个足够高、足够广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才能发现在一个较长时间维度下的真正价值所在。

时间:超长期

时间衡量的是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股票最好的周期是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周期远低于半年,甚至低于一周。

短期市场无法预测,短期频繁换仓和赌博差别不大。预测一家公司未来半年会不会比现在更好很难,但把时间拉长到三年或五年,预测起来会容易的多。能够真正做到长期投资,胜算就已经非常大了。

汉和资本罗晓春:市场波动剧烈,如何获取无风险的高收益?

汉和资本收益曲线

私募君此前提到,为了贯彻“长期持有”的理念,汉和资本去年6月起所有新产品(汉和7号、汉和8号、汉和9号、汉和11号)都是三年锁定期。目前,汉和资本总收益为153.68%,年化收益为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