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云一生没有中箭,关羽却总是中箭?这里告诉你答案

为啥赵云一生没有中箭,关羽却经常中箭?

冷兵器时代,箭是常用远程杀器,赵云又经常冲锋陷阵,身处危险境地,但从三国演义描述看,没有见到赵云曾经被箭射中的记录,可以说是奇迹吧!反观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多次被射中。至于为啥,细细分析如下:

第一,两人的性格差异。这与关羽赵云的兵器有关。关羽用的是大刀,在交战中都是大目标。比如,一刀下去是连头带肩,还是砍腰部,或者光砍脑袋,从杀敌角度没有区别。赵云使枪,出枪讲究猛,准,狠,如果一枪扎空,不仅留敌一命,而且可能回枪不及,被敌人杀掉。这样长期地职业习惯,加上关羽“敬君子而不屑小人“,这里的小人,不能单纯理解只是小兵,还应包括人格有缺陷的人,一些下作行为等。这形成关羽不太关注那些下三滥动作,而赵云则观察比较细心。

有个例子,吴国太在甘露寺召见刘备,孙权听属下建议,暗中埋伏刀斧手。准备一旦国太不中意,就送刘备上西天。但赵云通过观察,看出吴国太很满意刘备,悄悄建议刘备把实情告诉国太,结果国太大怒,要立马杀掉设伏的贾华,孙权尴尬不已,还是刘备出面求情,才把事摆平。要换成关羽,就可能直接闹僵。

为什么赵云一生没有中箭,关羽却总是中箭?这里告诉你答案

第二,总结改进差异。赵云本身射箭技术一流,熟悉射箭技术原理,平时就注意钻研射敌与规避,既擅长射敌, 又善躲避。而关羽从未用箭射击敌将,说明关羽对射箭比较陌生,如此一来,关羽就谈不上研究射箭了。赵云在诸葛亮借东风后奉命接应,周瑜派徐盛丁奉带兵捉拿诸葛亮,徐盛丁奉大船借风帆之力,就要追上诸葛亮时,赵云佔弓搭箭,一箭射落徐盛大船蓬索,帆落船横,赵云小船则升起蓬帆,乘风破浪,快速脱离危险境地。再比如,截江夺阿斗一段,赵云为追上带走刘禅的孙夫人大船,令两军士驾驶小船追赶,孙权派来的周善,令大船吴军一齐射箭,但赵云一杆枪舞动如风,前后左右,四面遮挡,箭矢纷纷落水。关羽由于认为射箭不是君子作为,自然不会留意。

为什么赵云一生没有中箭,关羽却总是中箭?这里告诉你答案

第三,观察战场细节差异。赵云比较注意敌将一些特殊动作。比如,有的交手没有失误,却假意败走;有的虚晃一枪,暗取弓箭;有的假挡枪锋,实抄暗器等,在这些异常出现时,赵云提前做好了预防。而关羽没有观察经验,以致屡屡被射。

第四,特别境遇差异。在长坂坡,赵云为救阿斗,剑劈枪刺,骑撞马踏,枪舞梨花,剑轮似风,杀夏侯恩,慕容烈,钟晉,钟坤等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曹操为想俘获赵云,以为自己所用,下令赵云到的地方,各军不许放箭,这在客观上保证了赵云不被射中。而关羽不在长坂坡战场。

第五, 防护意识差异。赵云比较注意保护,一般出战身穿铠甲带头盔。而关羽出战,却只穿绿袍,带头巾,这在防护性能上就差了很多。

第六,敌军应对差异。关羽赵云都是高级将领,开战前敌军通过侦查情报,对两人的性格特点,早有了解。对赵云知道射箭作用不大,就很少用。而对关羽知道射中概率大,就重点预备。另外,战场上的事,具有很大偶然性。赵云战场上遇到的敌军,也可能存在射箭障碍。比如射箭技术比较差;弓弦断了,箭不配套;箭刚好射完没箭了;厮杀激烈弓箭遗失在战场,缺少射箭器具等,而关羽则恰好相反。

为什么赵云一生没有中箭,关羽却总是中箭?这里告诉你答案

总之,赵云一生没被射中,是赵云之幸,没有身体残损,善终人生,保留了长胜将军名号 ,堪称完美。关羽屡屡被射中,不仅是关羽个人,也是蜀国的不幸,说明上战场还是要遵循战场规律,不能单凭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