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沒見的老同學建了一個交流群,然而卻有人退群,他們是什麼心態?

紅偉201701027

我不是退群的那個,但,是有退群想法的那個。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有同學群,初中因為分班的關係,還有兩個。

除了大學群,這些群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剛建群的時候,都很熱鬧,大家都很開心,好像有聊不完的過去,邊聊邊發紅包,根本停不下來的樣子。

但,大概就半年左右吧,這些群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樣,都變得靜悄悄的,連發紅包,如果發的數量比較多,可能都領不完。

後來跟別人聊起來,他們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我就想,怎麼會這樣呢?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相當奇妙的“同學群集體想靜靜的現象”呢?

我覺得,主要的原因,很現實,就是,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沒有這些群的,它本來就不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就好比,牙膏可以不用,用鹽也OK,但牙總是要刷的。刷牙是必需的,但牙膏並非必需的,雖然它看起來像是必需的。

但每當《同桌的你》的音樂響起,你不還是哭得像個豬頭一樣的嗎?這足以證明同學在你心裡的位置呀。

聽《同桌的你》這種歌的時候,同學是在我的回憶裡的,回憶是什麼?回憶就是現在手機的濾鏡美顏效果呀,過去的並不那麼美好的經歷,一旦成為回憶,很容易就會變成偶像劇了。

偶像劇為什麼會讓人嚮往?因為它是在一個特定時空特定時間經過特別設計的地方發生的一個美麗的故事。而我們互為同學的時光,其實不是也差不多的性質嗎?

關在學校裡,男男女女,沒有生活的憂愁,每天做的是遊戲,聊的是夢想,總覺得,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值得我們去憧憬。這不就是偶像劇的環境嗎?

當離開了那個環境之後,其實同學都是普通人,跟我們在街上遇到任何一個陌生人是一樣的,他們除了是你的同學以外,還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或者母親,還是一個在職場上忍聲吞氣的小職員或者工人,當然,還有可能是你平時最看不慣的對別人呼呼喝喝的老闆或者某總,又或者與你有玻璃之隔的裡面那個,你想一巴掌扇過去的那個。在生活中,他們就是那樣的人,那麼,他們又會因為“同學”這個身份而改變嗎?

是會改變的,不過時間大概就持續個半年左右吧,當建群的新鮮感過去了,當相互都嗅到了對方與平時所見的人並無太大不同的時候,大家自然就會迴歸到自己熟悉的狀態去了。

人一旦面對現實,分化就會出現了。

比如,A是公務員,B是老師,C是做生意人,D是無業遊民,E是作家,F是小賣部個體戶,如果這是一個數列,你覺得A和D能放到一起去嗎?他們能聊到一起去嗎?聊街頭那家饅頭店的隔夜饅頭有點硬?精神層面的距離實在差得有點遠了。

當這種情況出現,群變得靜悄悄的大概也就成為必然的了吧?

同學群的這個現象,其實不正是那一句“相見不如懷念”的現實註解嗎?

所以,我們必須認清一個現實,同學情的美好,是被包裝了的,客觀環境的包裝,年紀的侷限性,還有我們回憶時的自我包裝,如果還有一首類似《同桌的你》或《睡在你上鋪的兄弟》這樣的歌,撩逗一下你的情緒,人嘛,自然就會掙離生活的現實,去回憶裡尋找一絲絲的美好。

大學群為什麼這個現象就沒這麼明顯呢?畢竟大學真的是人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時光,人是成熟的,知道自己在幹嘛的,很清楚一旦出了那個大門,門內的美好也就會跟著消失的了,這種美好是帶著理智的,它顯然更實在,也更真實。

事實上,大學同學之間,精神層面的差距也不會大到哪裡去,哪怕一個是大官或者大作家,另一個是乞丐,他們依然有可能聊到一起去,聊一些剝開身上那層皮的東西,比如,人為什麼活著?我們這個社會為什麼價值觀如此單一?

你是不是覺得我否定了同學情,並將它分了個三五九等?對不起,這不是我分的,那是群自己分的。想靜靜的是群,非我。

而我,不過是把這個事實,或者接近事實的事實,碼在這,賺這個猴子一分幾毛的。謝謝嘍。


我是陸以外,我寫人生寫電影寫娛樂寫體育寫書寫段子講段子,寫一切我有興趣的東西,我的興趣真的好廣好廣。我看的書不少,但絕對不是什麼專家,創過失敗的業,做過失敗的生意,至今最大的成就是沒餓著自己和我愛的人,一直很努力地活著,我最大的興趣就是一本正經地扯談和輕度裝逼,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和態度,可以關注我一下噢,我們一起看電影,一起看娛樂八卦,一起看人生和世界繁華。我也是夠了,這麼肉麻的話都寫得出來。


陸以外

前段時間,我的失散已久的小學同學建了一個群,把我拉進去,頭一兩天,大家在群裡嘰嘰喳喳,特別熱鬧也覺得特別的溫暖,到第三天就開始有發廣告的,有拉投票的,有請幫忙介紹客戶的,同學關係也變得俗了,俗不可耐。即使這樣我還是沒退群。又過了幾天有幾個同學特別喜歡在群裡扯淡,私人有事不私信,在群裡聊個沒完,一天下來的幾百幾千條新語音信息,我被煩的不行,他們除了吹牛扯淡開黃葷段子,就沒正事,我終於不堪其擾,退群了。

通過這件事我想明白了,沒有共同未來的人,光靠有共同的過去即使再聚會到一起,也沒法走的長遠。

即使小學時候的我們不懂勢利不懂社會上的那些虛與委蛇,可是現在我們都長大了,我們的生活早就沒有了交集,而過去再美好也有限,不適宜總咀嚼回味。

所以保持聯繫,很多時候只是別人的一句客套話罷了,千萬不要當真,當真了就會覺得自己真蠢!

就像我從加入小學群又退出也不過幾天時間。因為我們已經失散了,除了回憶過去,我們一無所有。而過去往往少的可憐,一味地回憶過去,又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已經蒼老的沒有未來。

當我們都終於認識到“尬聊”進行不下去的時候,我們會說保持聯繫。但是我們都應該知道,我們真的不會再聯繫。因為我們已經於彼此的生命中失散,即使再相遇也是偶然和短暫的。

現在物質生活改善了,我們也從關注外在事物轉移到關注自身的內心世界。

時間寶貴,我們實在無力維持那麼多無謂的關係。

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朋友越少!但好在我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有自己作伴,就不會孤獨!

我們對於真正會聯繫的人,不會說這句話,因為我們對彼此都有需要都有信心都有默契,而當我們說出保持聯繫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往往並不是真的要聯繫,只是因為這句話會讓我們從彼此的“尬聊”光陰中解脫了自己。

就像很多時候對很多人,我們會說再見,那再見也不是真的要再見或者真的能再見。

現實是如此殘酷,人生就像一列火車,中途無數站點,上來無數人,下去無數人,又上來無數人,下去無數人,歸根到底都是生命中的過客罷了。

生活要認真,但不要太認真。有時候保持聯繫這種話,聽聽就好了,別往心裡去!


異域少女小漁


陽光明媚190829339

二十多年沒見面了,你知道老同學這二十多年發生了什麼?經歷了什麼?二十年光陰似箭,足以把同一批青春少年分化成天壤之別。老同學輕易再深重,也逃不過門當戶對的客觀規律,也繞不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發展規律。有人退群很正常,那些常年潛水,除了搶紅包從不冒泡的人,還不如退群的人心態磊落呢?

普通的同學群,非常符合“二八定律”,總有20%的人混的比較出色,60%的同學混得一般般,20%的人混的悽悽慘慘。混的好的這20%d的人,往往還不是當年最拔尖的那20%。你發現沒有,當年混的差現在混的好的人,特別喜歡搞同學聚會,那是“青春補償心態”在作祟。所以,那80%的同學心態就比較複雜了,原來學習好的、現在混得差,心理比較失衡。那些原來中不溜的,就比較羨慕那些逆襲的同學。你想想,同一班出來的,就那麼多心態,怎麼可能保持同一的心情呢?有幾個人退群,實屬正常中的正常。

我們來分析一些哪些人容易退群?

一是混得特別好的人,與同學拉來了三個檔次的人。比如,你們80%都是科長級的,他已經是市長級的了,他一般不在群裡混了,他的眼睛是向上的,圈子和層級都不在一個頻道上了。要麼,他會悄悄退群,要麼,他永遠不會說話。再說,他混在群裡,也怕那些刺頭同學,給他出難題啊,比如,找他辦事,找他出面。還不如退出同學群。

二是混得特別差的人,基本屬於倒數10%的人。一個班級總有10%的人,由於行業職業原因,就是不提拔不進步,收入不高;也有遭遇挫折,心灰意冷的;還有就是家庭變故,生活不幸的人。如果這個人的內心不堅強不強大,他一定會攀比同學,不願意看到同學意氣風發、如魚得水的樣子,這樣對他就是一個反向刺激,他會想同樣一個班級出來的,我怎麼混的這麼不堪呢?命運如此不平,何必自尋煩惱,不如退群了事,眼不見心不煩。

三是特別較真的人。每個班級總有幾個特別較真的人。比如,我們同學群,總有幾個人愛抬槓,對一些熱點事件,爭吵不休。有一個人,總要辯論贏才行,否則決不罷休。經常是三四個人對付他,他就發一些長篇大論,然後就受到抨擊,生氣了就退群。過一段時間,有忍不住加入,然後在吵架,吵不過又賭氣再退群。較真的人,有時候心眼比較小,有的是自尊心特別強,這類人就容易生氣,經常退群。

四是四大皆空的人。一個班級過去20年,也差不多40多歲了。人到中年,總有一些人看破紅塵了,經常發一些茶語禪言、心靈雞湯的文章。群裡的人,大多數都是務實派,都在為職場和生活忙碌,就特別煩這種雞湯文。這類人呢,說服不了同學,就覺得人家不開悟,道不同不相為謀。心態不好的就退群了。說明了他們的禪悟都是假的,如果你修煉的這麼開悟,何必在乎別人的觀點呢?

綜上,一個班20年後,人已經不是當年那批人了,大家的差距已經十萬八千里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一些退群的同學很正常。那些從來不發言的人,沉在同學群的湖底幾年都不冒泡,想一想也挺瘮人的,還不如那些乾乾脆脆退群的人。


職場火鍋

我就是那個退群的

前年參加一個朋友婚禮,這才知道朋友嫁的竟然是我初中同學。婚禮上也來了好多初中同學,當時因為那種場合出於禮貌和幾個同學聊了幾句,婚禮結束後被朋友的老公加進了同學群。

我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哪個時期父母的通病吧,她就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對我的要求特別嚴格,嚴苛到近乎變態那種。

我媽不知道聽誰說的,小孩子身上不能給錢,尤其是女孩—有錢就學壞,不好好學習天天想著處對象,所以我整個中學時期身上都沒有帶過零花錢,穿的衣服也永遠都是校服。以至於同學們都以為我家境多貧寒。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敏感的時候,同學們都不跟我玩,自己也特別自卑不敢去主動接觸誰。大家都不理你、你也不和群 到後來班級能瘋的一些同學開始拿我出醜來逗樂。

我沒有受到過被打罵的校園暴力,但受到的是冷暴力。他們會把我的水杯裡倒進沙子、在我的本子上畫的亂七八糟、把我的書扔到水盆裡看著我拿起溼漉漉的書,他們在一旁哈哈大笑、早自習老師還沒到學校的時候在黑板上寫字各種侮辱我,用刀片把我搭在椅子上的羽絨服刮個窟窿、趁我吃飯的時候抓個蟲子扔進我的飯盒裡……等等好多讓我現在想起來依然氣憤甚至心有餘悸事。

不要跟我說什麼他們是你同學,大家在一起讀書那麼多年,你應該原諒他們年紀小不懂事。

我原諒他們年紀小不懂事,誰彌補我那些年受到的各種委屈。

後來畢業到高中,我的成績沒有多好本來是和大部分同學一樣按照配額上一所很普通的高中,我爸執意讓我去讀省重點。

我們這一所省重點高中每年都會招收一些自費生,說的好聽是自費生說的通俗些就是家裡有人脈又不差錢用錢把孩子送進去。

高中開始徹底離開以前那批同學,新學校裡的同學都是各所初中裡的尖子生,每天想的就是怎麼好好學習考所好大學,在高中裡尤其是高二分文理科之後我才徹底放開自己。

從初中畢業一直到後來走上社會,除了大學四年離家遠,基本上這些年沒怎麼在外面呆過,即便這樣也沒有和初中同學接觸過,中間偶爾聽別人提起初中同學聚會了、誰誰誰結婚了、聽到了也都是一聽就過不會在詳細問一下。

一直到前幾年很好的朋友嫁給我初中同學,婚禮上看到好多老同學,也都是隨便和他們打個招呼就又回到一起參加婚禮的那些朋友的圈子裡。

後來朋友的老公和幾個初中同學小聚的時候,因為和那個朋友特別熟悉,他們多少知道了我的近況。

後來情況不對了,今天有人說找你辦個什麼事、明天又一個說能不能給家裡誰安排就業……都給我滾邊玩去,基本來的全推掉。對不起,沒哪個能力。

陸續有人找過幾次被我拒絕,開始有人不說好聽的了“XX現在可狂了,不理人瞧不起這些老同學”

真對不起,我可不是現在才不理你們的,上學那會也不願意跟你們接觸。這種話說的多了後來忘了是誰起的頭,開始在同學群裡批判我,說我清高瞧不起老同學。

隨便你們怎麼理解吧,我就是不願意理你們,直接退群,都別跟我說話,我還是當初那樣就是不想和你們接觸。


趙大貓225732726


伊春美食美客

去年,我剛從老同學交流群退出,我來說說是什麼心態。

這個話題要扯到同學聚會,從剛開始的熱衷組織者,到現在基本上不參與,不是不想花費,是真的覺得越來越乏味了。一群少時不甚交流的同學猛然聚到一起,大家很難調動共同的認知和感官,而且又是差了20多年,期間大家的生活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的純真已不在,多了幾分滄桑倒是真的。


最真實的感覺是,各種曬,曬老公,曬娃。男同學曬仕途,混的不如人的掩飾不住失意,混的好的一臉春風得意。少年時代,大家都是青一色的純真,經常一包瓜子幾枚糖果可以幸福很久。沒有攀比,沒有歧視,青澀的歲月一片祥和。

可是,現在不同了。同學場也是一種江湖。他們總是明裡暗裡比劃來比劃去,當初孱弱的感情支撐不住劇烈的現實衝突,突然覺得所有的語言都有那麼強的針對性,甚至暗藏玄機。多想回到過去,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可是,回不去了。畢業後,大家天南海北,阻隔我們的是長長的人生。張三離婚了,李四生了二胎。王五提拔成科長了,趙六下崗了。每一分澀苦,每一分甘甜,沒有同學的參與,這份緊靠的感情實則因為距離太近而彼此感到明顯不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可以拿出的共享的東西越來越少,可是,當初我們可是一瓶啤酒分著喝的年紀。同學建了群,我被拉進去,聊著聊著,不再從容和淡定,說的多了好像在炫耀,說的少了又像是不夠熱情。許多人生故事只是屬於自己的故事,到頭來發現所謂的同學只是歲月長河中一段明亮和美好的存在,僅此而已。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可是,是人就有情緒,是情緒就有傾向性,我賺了500萬不偷不搶,也累的死去活來,可是,在別人眼裡就是高危人群,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人仰馬翻。我只有幾千元的收入,住的是平房,一不小心,我就會卑微的隱藏起自己的想象。有時同學在一起是一種實力的比拼,輸贏的權衡,總有幾個刺毛的愛較真的,一不小心就鬧騰開了。過往的友誼解決不了現實的衝突。同學中也是人性的大比拼,而且最難以統一的就是成年人長期形成的人心。


所以,玩不起就退出來,因為這樣江湖只會掃蕩過往的美好,一個人走得快了,走的久了,一定是大家不認得的,打著同學的旗號無距離的門洞大開,會出問題的,做人還是需要那種合適的磁場,可以讓彼此舒服的待著,而同學群就不是,所以,我果斷退群。


野鶴林情感夜話

我初中同學就建立了一個群,已經20年過去了,和許多人一樣,許多同學忘記名字了,不只是忘記名字,就是見面都不認識。群主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做汽車配件的,資產過億吧。我分析了一下之所以他領導建群,因為他初中畢業了就出去打工,初中是他的最高學歷。

我很佩服同學的任性,為了找到我的電話,加我入群,有一個同學在市內農貿市場賣菜,販賣活雞的。搭出租跑了30公里,立在小區等我下班,真的非常感動。

我們群主是真有錢,幾乎天天發一百塊錢紅包,他一說話眾星捧月。各種讚美之詞。然後許多自認為現在混得差不多的,也經常出手很大的紅包。我就說過一句話。“各位同學,我是XXX,你們的老同學,前來報到”,我沒有想到的是還有很多同學記起了我,當然,主要是男生,然後就是各種回憶我的往事,非常尷尬。其中最尷尬的是群主的回憶。他說:像當年我暗戀你三年,最後體育活動,我摸了一下你的手,你罵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讓我記恨這麼多年。然後許多同學都哈哈大笑,說我沒有福氣,要不然現在就是總裁夫人。說實話,我真記不起有這事,根據我的性格,我應該沒有對男生說過那麼傷人的話。2015年春節在雙龍酒店搞同學會,我也去了。群主一個人報銷了所有消費,臨走的時候每個人3克的鈀金戒指。群主把每個人擁抱了一下,擁抱我的時候,其他同學都起鬨大笑,讓親一個。真的非常尷尬。

已經20年過去了,同學的收入差異顯而易見,雖然都穿了新衣服,然而穿著品味顯而易見。其實更難接受的是文化素養差異,雖然知道是一起生活過的同學,但是仍然難以接受那種貧乏語言,粗魯話,各種暴露性的語音聊天。開始都很矜持,如果聊天超過一個小時,男生的各種性語言,無恥的內容就滿屏都是。群主自己都看不過眼,要求大家照顧女生的感受。還有最難接受的就是各種是非,小道消息。赤裸裸愛國的聊天,辱罵美國,攻擊開日本車。最後我屏蔽了同學群,再也不看群內聊天。過了三年我看看群,65個同學群,只有40個同學了,退群了25個.

20年前的同學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生活環境差異很大,指望曾經的同學情誼已經不能聚到一個群了,不是矯情,是真的貓有貓道狗有狗道,已經無法走過同一條道路了。發表這些話語,請各位同學諒解。

關注飄飄妖冶,分享不一樣的人生經歷


飄飄妖冶

算起來,大學畢業也十幾年了。但是除了一個大學宿舍群的六個哥們,其他同學群都沒有加入。高中好哥們想拉我高中同學群,拉進去,我默默退出來了;中學同學也拉我入群,我也悄悄離開了,小學同學——都記不清是誰了,還加什麼群。

倒也不是對同學群反感,打個比方,不說在群裡,就是在高中的班級裡,你也不是八面玲瓏的人,我們每個人的人際交往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這點到什麼時候都一樣。高中班裡,你玩的好的也只有兩三好友,你也不是班級裡的明星,登高一呼,應者雲集,人人都前呼後擁。實際上,你身邊一直都有兩三個死黨,你們一起上下課,一起吃飯,一起回宿舍。就算畢業多少年了,死黨依然還是那兩三個死黨。就算你同學聚會的時候,你仍然是跟那三四個死黨最熟悉,跟其他同學越來越陌生。

所以,問題來了,既然一直跟你打的火熱的只有三四個死黨,你們一起可以愉快地玩耍,你加入同學群有啥意思,你又跟他們沒啥說的。現在的同學群裡,有曬娃的,有炫富的,有做微商的,有每天發小廣告的,還有每天都在群裡吹牛逼的。一個同學群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社會,其中每個人都是社會人,都是社會人的 嘴臉。不要以為同學的情誼有多深。你在群裡看著你的初戀每天曬娃,你說心裡啥滋味,看著別人過得好與不好,你冷眼旁觀,世態炎涼,都在群裡折射了出來。

一句話,無論你加入多少個同學群,都覺得沒意思,聒噪,你不會覺得有個同學群你的幸福生活指數就升高了很多吧,相反,你會默默對比自己生活與其他人的差距,心裡會愈加不平衡。生活啊,自己知道多幸福就行了,不需要都展現給別人看,換個角度看,生活啊,自己知道自己的不幸就足夠了,也不需要展現給別人看。與其,每天在同學群裡互噴,互相炫耀,倒不如過自己實實在在的生活。


說書人思鬱

都有老同學,我也退群了,我來回答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同學少年,自然覺得親切。但是現在同學聚會卻變味很大。從初中同學群到大學同學群,真的目不忍視,所有退了。後來想想,確實也有道理。

退群原因1:大家現在溝通問題起來問題不少。因為相隔十幾年甚至更久,大家除了曾經同窗的經歷,很難再有共同話題。曾經少年,現在人到中年,閱歷差別很大。

再有就有群內總有人拿唸書時候的話題撩人,沒意思,還有物料的,一直佔女同學口頭便宜或者不停調侃陳年舊事,除了這些好像沒有其他有建設性的話題。在這裡提醒下參加同學會的朋友,珍惜這種關係,別讓他失去了美好的記憶。

退群原因2:從群相互加了,什麼問題都出來了。有組織吃盒飯局的,有借錢的,有亂搞的,什麼花頭都出來了。真的作為成年人,到了這個歲數還在消費自己的同學關係,這真的是一種退步。所以退群了。

退群原因3:很多人期待老同學在一起,因為同學關係的純粹的,也是乾淨的。這種熟人關係不是其他關係能比的。但大家在一起,也要有現在的起點。沒有現在的起點,只有回憶,很難維繫或者發展出新的關係。同學會也是社會關係的縮影。大家不是相互求能獲得幫助發展的,但可以在這個很好地信任上去建立新關係。

好幾次退出又被拉回去,還有一個不停的讓我打紅包,才告訴我是誰。最後我放棄了,覺得特別無聊。為什麼好好地關係群就不能繼續那種單純的關係呢。

相信大家慢慢有了一個答案:圈層會發生轉變。同學群也會考量你和你的同學。層次對等的會一直玩下去,層次偏差太大的,就只能慢慢退出了。

只能說,很遺憾。

希望同學少年,初心仍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