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徐利明,1954年2月生于南京,汉族,祖籍江苏江都,笔名徐午,号存我阁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南京印社社长,江苏致公书画院院长,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第五届全国展“全国奖”,篆刻作品获全国篆刻评比一等奖。

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江苏徐利明主攻行草,而且出道很早,良好的院校氛围也为他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滋养的土地。

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看过他的创作视频和大量作品图片,我觉得他的草书线质不过关,用笔为了追求畅达总喜欢甩,“洒落”过甚,线条虚飘而没有力度;在结字上左低右高的惯常化运用也使草书的笔势、结字之“变”受到了损害。

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草书贵在整体感的把握,一笔、一字、一行都要有全局观念,如果有全局观念,那么他的结字不可能总是那么雷同化,用笔也不可能总是那么虚飘。

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很多人写草书,尤其是大横幅,全局观念不够,笔线是在文字简单排列下的流走,在书写中他们会牢记保持激情、保持笔势不断线,以为这就足够了,其实是错误的,起码是不完善的。

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我们可以看看历代草书家的杰作,那些精彩之作从整体来看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矛盾对立又统一。所谓矛盾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横画,泛常的草书家写的横画总是左低右高朝一个方向使劲,很少有其他对立方向横画的运用;而高手则在大量运用一种常规斜度的情况下适时融进左高右低对立角度横画以调和、以丰富、以完善。

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王羲之行草书有很多横画是左高右底而打破常规,一般的临摹者把它临成左低右高人为统一起来以满足已有的庸俗审美观,大错。

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限于篇幅我不可能一一说明,但仅就这一个横画的变化去观徐利明的草书,就可看出其对于草书形式的理解尚需深入。

徐利明,虽然成名比较早,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还很片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