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每次的闺蜜聚餐都毫无疑问的变成吐槽大会,虽说自家孩子各有不同,可我们却能从中找到惊人的相似之处。

为什么我们做这么多,孩子却不买账?为什么我们说的话,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为什么他们不懂得我们的辛苦,这么自私······

精心挑选好各种食材,健脑、维生素、增强抵抗力等,倍儿全面,给孩子做营养丰富的早餐。

然而孩子并不买账, 心情好点时,动动筷子,心情不好时,连看都不看一眼。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我们就开启唐僧模式,这东西吃了多么多么好;之后开始走苦情戏,非洲很多孩子都吃不上饭,你要懂得珍惜;最后忍无可忍,破口大骂,最后开始后悔,道歉,“那你想吃什么?妈妈做给你,好不好?”

这些问题是不是都太过熟悉了?从孩子刚懂得察言观色那一刻起,TA总能成功点起你心中的怒火并时不时的添加助燃剂,TA可以轻而易举的操纵你,为TA服务,得到他想要的结果,而我们总是被成功套路却又束手无策。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不得不承认,严厉时,会取得短暂的效果,但却并不能长期维持。

而被骄纵大的孩子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他们被训练的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力操纵大人满足他们的每一个愿望,他们把时间都花在想办法逃避,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独立和能力。

可见严厉与骄纵都是不可取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正面管教。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

孩子和大人的交流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合作的基础上,不打骂,不说教,但有原则,态度坚定而和善。

米粒妈觉得正面管教最好的例子就是吴尊一家,在爸爸去哪儿中吸粉无数,吴尊不像小春哥,动不动就来个僵尸脸,吓得人心里一咯噔。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nei nei总是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而Max虽小,却很少见他哭闹。看吴尊与俩娃的日常,就知道两人懂事乖巧的背后是爸爸管教得当。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当neinei想用卖鱼得来的钱买礼物时,吴尊对neinei说:你有没有看到爸爸工作很辛苦,所以,不要乱花钱。

neinei和弟弟也会打架,但吴尊却不会因为弟弟小而有所偏袒,还会开玩笑的说:你要不要我叫警察?瞬间化解矛盾。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他的育儿路之所以这么顺畅,主要是他符合尼尔森正面管教的四个标准: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是否长期有效?

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正面管教有什么好处?

维护双方的面子

正面管教家长和孩子双方不会撕破脸皮,更不会发展到破口大骂,亲子关系破裂,让双方都有尊严。

我见过太多家长在公众场合批评训斥孩子,大人气的撕心裂肺地大吼,孩子死活不将就,一番挣扎下来,家长拗不过孩子,还是妥协了。

俗话说:有理不在嗓门大。发泄一通后我们是爽了,但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了吗?久而久之,孩子不仅无动于衷,反而更加反感,变本加厉。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教孩子学会自律

我们可能都会有这种感受,昨天,还觉得自己特伟大,但今儿犯了个错误,听到了别人的批评,自尊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父母擅长捕捉我们的优点和长处并大加赞赏,而对于我们的错误会扩大并加以严惩,我们做所有的事无非是想得到表扬,而非自己想做。

但正面管教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不依赖于父母的惩罚或表扬,而是源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自律。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犯了错误,家长不会上来一通批,而是把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通过失败的经历,学会在问题出现时如何处理,知道如何去适应生活中的跌但起伏。

在自尊和自律的基础上,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并养成良好的品格。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如何进行正面管教?

(1)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赢得孩子。

只有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倾听了,被理解了,才会合作。那么如何才能赢得孩子呢?

尼尔森将其归为四步: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目的是核实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表达同情但不能宽恕;

告诉孩子你的真实感受;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犯错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回到家后和你分享这个经历。你该怎么做?

先是用友善的语气说: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表示理解)。

接着可以讲自己之前的经历: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上课和同学借个东西,就被老师骂了,我觉得可丢脸了,但又很生气(表示同情)。

最后再说:你看咱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免得以后又这么难堪(关注于解决问题)?

(2)其次,把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犯错可耻,犯了错误会挨批评,虽然家长和老师都是好意,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但我们的教育方法往往建立在让孩子害怕的基础上,因为我们就是被吓大的一代,且一直将这种方法延续至今,主要是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很多人做事优柔寡断,怕这个怕那个,就是因为曾经的无数次尝试被父母无情的打压了,才造成了这样的性格。

但我们把错误看成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孩子就不会关注于错误本身所带来的后果,而是关注如何去解决错误所带来的后果。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手机摔坏了,如果家里一直都是严厉型,孩子肯定不肯告诉爸妈,甚至撒谎,直到混不过了,才会说出实情。

但正面管教的孩子,一开始就会坦白,并想办法弥补自己犯下的错,制定个存钱计划等,他们将关注点更多的放在结果的补救上。

那当孩子犯错了,我们该如何做呢?尼尔森给出了三个R:

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和好(Reconcile)——“我想你道歉”

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承认与和好是为了营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氛围,因为在一个充满敌意的氛围中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反而事情会越来越糟,这个我们都应该深有体会。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我们不要强化错误本身,谁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几岁的孩子,状况百出是难免的,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承认错误并道歉,然后一起想出补救的办法。

(3)用鼓励代替赞扬和惩罚

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虽然鼓励如此重要,但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鼓励,甚至有时与赞扬搞混。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更重要的是,“惩罚才能长记性”在我们脑海中太过根深蒂固了。

但鼓励是孩子成长中所必须的,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更是培养能力的关键。

但鼓励也得掌握要领。

要把握住时机

当冲突发生时,大人孩子都在气头上,肯定说啥也听不进去,这时最好找个地方冷静下 。

也就是先解决情绪,之后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方面

我们应该着眼全局,而非只关注孩子缺点,并努力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

避开社会压力

当我们面对压力时,很难做出公正的裁决,往往急于了事,倾向于家长权威,有失公平,所以一定要避开社会压力。

另外,鼓励孩子要这样做:

更多的指向行为

,而非人,比如:“做的好!”,而非“好丫头”。或者孩子取得了好成绩该说:“这个成绩反映了你的努力,而非我为你获得好成绩而骄傲”

对孩子的做法表示认可,比如:“你尽力了,或者你对你的成果感觉怎么样?”而非:“你做的对,非常好”

我们要更多的尊重孩子,引导他们去做,比如“谁来让我们看看这个该怎么玩?”

用我的句式表达感受或意图,而非批判或责备。比如;“我感谢你的合作”

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学会自我评价,觉察到自己的价值。

(4)最后,将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的做法却通常违背了初心。

孩子蹒跚学步时打碎了我们最珍爱的花瓶,训斥一顿是难免的;

快两岁的孩子,还是无理取闹,甚至咬人打人,大声训斥少不了,回打过去都是有可能的;

3岁到了社交的年纪,更是状况百出,挨打成了家常便饭;

······

我们嘴上说着爱孩子,可行为上明明显示着:你乖,妈妈就爱你,你不乖,妈妈就不爱你。孩子小小年纪,却常常经历爱的撤回。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有时孩子真的不知道我们有多爱他们。

一位妈妈问自己3岁的孩子:“你知道妈妈真的爱你吗?”

孩子的回答是:“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爱我。”

我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好,所以,我们会对他们各种约束,各种要求,觉得这样他们以后才会更幸福。

但孩子获得的信息却是:我永远做的都不好,我达不到你们的期望,你们想让我做好是为了你们自己,而不是我。

当你听到这些时,你可能回感到震惊,甚至难过,但这的确是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虽然我们在心理爱孩子,但口头与行为写满了嫌弃、不满甚至愤怒。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只有孩子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而没有什么比父母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更好了。

把一个孩子教好真心不易,我们真的是负重前行,怕家人的埋怨,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怕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有太多时候我们束手无策,甚至会崩溃大哭,严厉也不对,骄纵也不对,中间的这个度太难把握了,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你们的迷茫和无助米粒妈都经历过,读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浅,里面有太多的反面事例似曾相识,这不都是我曾经对米粒做的吗?

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正面管教反面教材!

我们都知道骄纵和严厉是不可取的,所以正面管教的方法赶紧操起来。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首先得赢得孩子,让孩子知道我们和他是同一占线的战友,这样才能套近乎进而达到管教的效果。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孩子犯错误真的可以说是“天经地义”了,与其嘶吼不如将错误当成一个学习的大好时机,本来犯错误,我们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非关注错误本身。

放眼全局,不要过分着眼于孩子的优点或缺点,而是要有效地运用鼓励,将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

最后一定要向孩子传递我们无条件的爱,不要让他们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自己不乖了,成绩不好了,做错事了,就会被随时撤回,让孩子活在心惊胆战中。

正面管教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信、自律,他们做任何事的动力源自于自己的内驱力,而非外在压力。关注于解决问题,而非抱怨逃避,有责任感,热爱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正面管教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幸福,在未来走的也会更远。

想要一个懂事、自信、自律、有责任感的萌娃,你自己就得付出努力,正面管教的方法赶紧学起来!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在没读《正面管教》之前,米粒妈也曾在骄纵和严厉之间来回摇摆,对米粒的管教有很多不当之处。这本书犹如当头棒喝,打醒了我。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的行为甚至表情却经常冲卖自己,孩子真正体会到的根本不是爱!是父母源源不断的要求,是父母的自私。

这本书不仅罗列了我们经常会犯的错误,还教会我们正确的方法。如果孩子正面临任性、调皮、自私、打人等问题,米粒妈推荐大家读读,受益的不仅是自己,更是孩子。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骄纵是不对,严厉又不行,那该怎么管?

相关阅读

语言发育黄金期,米粒妈“五个手指法则”成功搞定孩子英文启蒙

陈冠希都是好爸爸了,你家的猪队友竟然还在打游戏?

因为择校,一键切换穷爸爸富爸爸

一年能省3万块!如何在家自制早教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