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每次的閨蜜聚餐都毫無疑問的變成吐槽大會,雖說自家孩子各有不同,可我們卻能從中找到驚人的相似之處。

為什麼我們做這麼多,孩子卻不買賬?為什麼我們說的話,孩子就是聽不進去?為什麼他們不懂得我們的辛苦,這麼自私······

精心挑選好各種食材,健腦、維生素、增強抵抗力等,倍兒全面,給孩子做營養豐富的早餐。

然而孩子並不買賬, 心情好點時,動動筷子,心情不好時,連看都不看一眼。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我們就開啟唐僧模式,這東西吃了多麼多麼好;之後開始走苦情戲,非洲很多孩子都吃不上飯,你要懂得珍惜;最後忍無可忍,破口大罵,最後開始後悔,道歉,“那你想吃什麼?媽媽做給你,好不好?”

這些問題是不是都太過熟悉了?從孩子剛懂得察言觀色那一刻起,TA總能成功點起你心中的怒火併時不時的添加助燃劑,TA可以輕而易舉的操縱你,為TA服務,得到他想要的結果,而我們總是被成功套路卻又束手無策。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不得不承認,嚴厲時,會取得短暫的效果,但卻並不能長期維持。

而被驕縱大的孩子覺得全世界都欠他的,他們被訓練的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力操縱大人滿足他們的每一個願望,他們把時間都花在想辦法逃避,而不是培養自己的獨立和能力。

可見嚴厲與驕縱都是不可取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正面管教。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什麼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

孩子和大人的交流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合作的基礎上,不打罵,不說教,但有原則,態度堅定而和善。

米粒媽覺得正面管教最好的例子就是吳尊一家,在爸爸去哪兒中吸粉無數,吳尊不像小春哥,動不動就來個殭屍臉,嚇得人心裡一咯噔。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nei nei總是主動幫助其他小朋友,而Max雖小,卻很少見他哭鬧。看吳尊與倆娃的日常,就知道兩人懂事乖巧的背後是爸爸管教得當。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當neinei想用賣魚得來的錢買禮物時,吳尊對neinei說:你有沒有看到爸爸工作很辛苦,所以,不要亂花錢。

neinei和弟弟也會打架,但吳尊卻不會因為弟弟小而有所偏袒,還會開玩笑的說:你要不要我叫警察?瞬間化解矛盾。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他的育兒路之所以這麼順暢,主要是他符合尼爾森正面管教的四個標準:

是否和善與堅定並行?

是否有助於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是否長期有效?

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正面管教有什麼好處?

維護雙方的面子

正面管教家長和孩子雙方不會撕破臉皮,更不會發展到破口大罵,親子關係破裂,讓雙方都有尊嚴。

我見過太多家長在公眾場合批評訓斥孩子,大人氣的撕心裂肺地大吼,孩子死活不將就,一番掙扎下來,家長拗不過孩子,還是妥協了。

俗話說:有理不在嗓門大。發洩一通後我們是爽了,但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了嗎?久而久之,孩子不僅無動於衷,反而更加反感,變本加厲。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教孩子學會自律

我們可能都會有這種感受,昨天,還覺得自己特偉大,但今兒犯了個錯誤,聽到了別人的批評,自尊瞬間就煙消雲散了。

父母擅長捕捉我們的優點和長處並大加讚賞,而對於我們的錯誤會擴大並加以嚴懲,我們做所有的事無非是想得到表揚,而非自己想做。

但正面管教的孩子,他們的行為不依賴於父母的懲罰或表揚,而是源於內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自律。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犯了錯誤,家長不會上來一通批,而是把錯誤當成學習的大好時機,通過失敗的經歷,學會在問題出現時如何處理,知道如何去適應生活中的跌但起伏。

在自尊和自律的基礎上,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並養成良好的品格。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如何進行正面管教?

(1)首先,我們要做的是贏得孩子。

只有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傾聽了,被理解了,才會合作。那麼如何才能贏得孩子呢?

尼爾森將其歸為四步:

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目的是核實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表達同情但不能寬恕;

告訴孩子你的真實感受;

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在幼兒園犯錯了,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他,回到家後和你分享這個經歷。你該怎麼做?

先是用友善的語氣說:我敢肯定老師當著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覺得非常丟臉(表示理解)。

接著可以講自己之前的經歷:我記得我上學那會兒,上課和同學借個東西,就被老師罵了,我覺得可丟臉了,但又很生氣(表示同情)。

最後再說:你看咱們能不能想出一個辦法,免得以後又這麼難堪(關注於解決問題)?

(2)其次,把錯誤當成學習的好時機

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犯錯可恥,犯了錯誤會挨批評,雖然家長和老師都是好意,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好。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但我們的教育方法往往建立在讓孩子害怕的基礎上,因為我們就是被嚇大的一代,且一直將這種方法延續至今,主要是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很多人做事優柔寡斷,怕這個怕那個,就是因為曾經的無數次嘗試被父母無情的打壓了,才造成了這樣的性格。

但我們把錯誤看成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孩子就不會關注於錯誤本身所帶來的後果,而是關注如何去解決錯誤所帶來的後果。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手機摔壞了,如果家裡一直都是嚴厲型,孩子肯定不肯告訴爸媽,甚至撒謊,直到混不過了,才會說出實情。

但正面管教的孩子,一開始就會坦白,並想辦法彌補自己犯下的錯,制定個存錢計劃等,他們將關注點更多的放在結果的補救上。

那當孩子犯錯了,我們該如何做呢?尼爾森給出了三個R:

承認(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和好(Reconcile)——“我想你道歉”

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承認與和好是為了營造一個解決問題的氛圍,因為在一個充滿敵意的氛圍中是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反而事情會越來越糟,這個我們都應該深有體會。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我們不要強化錯誤本身,誰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幾歲的孩子,狀況百出是難免的,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承認錯誤並道歉,然後一起想出補救的辦法。

(3)用鼓勵代替讚揚和懲罰

德雷克斯說:“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

雖然鼓勵如此重要,但是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鼓勵,甚至有時與讚揚搞混。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更重要的是,“懲罰才能長記性”在我們腦海中太過根深蒂固了。

但鼓勵是孩子成長中所必須的,鼓勵是給孩子機會,更是培養能力的關鍵。

但鼓勵也得掌握要領。

要把握住時機

當衝突發生時,大人孩子都在氣頭上,肯定說啥也聽不進去,這時最好找個地方冷靜下 。

也就是先解決情緒,之後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方面

我們應該著眼全局,而非只關注孩子缺點,並努力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

避開社會壓力

當我們面對壓力時,很難做出公正的裁決,往往急於了事,傾向於家長權威,有失公平,所以一定要避開社會壓力。

另外,鼓勵孩子要這樣做:

更多的指向行為

,而非人,比如:“做的好!”,而非“好丫頭”。或者孩子取得了好成績該說:“這個成績反映了你的努力,而非我為你獲得好成績而驕傲”

對孩子的做法表示認可,比如:“你盡力了,或者你對你的成果感覺怎麼樣?”而非:“你做的對,非常好”

我們要更多的尊重孩子,引導他們去做,比如“誰來讓我們看看這個該怎麼玩?”

用我的句式表達感受或意圖,而非批判或責備。比如;“我感謝你的合作”

鼓勵的目的是讓孩子瞭解自己是怎麼想的,學會自我評價,覺察到自己的價值。

(4)最後,將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們的做法卻通常違背了初心。

孩子蹣跚學步時打碎了我們最珍愛的花瓶,訓斥一頓是難免的;

快兩歲的孩子,還是無理取鬧,甚至咬人打人,大聲訓斥少不了,回打過去都是有可能的;

3歲到了社交的年紀,更是狀況百出,捱打成了家常便飯;

······

我們嘴上說著愛孩子,可行為上明明顯示著:你乖,媽媽就愛你,你不乖,媽媽就不愛你。孩子小小年紀,卻常常經歷愛的撤回。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有時孩子真的不知道我們有多愛他們。

一位媽媽問自己3歲的孩子:“你知道媽媽真的愛你嗎?”

孩子的回答是:“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愛我。”

我們希望孩子變得更好,所以,我們會對他們各種約束,各種要求,覺得這樣他們以後才會更幸福。

但孩子獲得的信息卻是:我永遠做的都不好,我達不到你們的期望,你們想讓我做好是為了你們自己,而不是我。

當你聽到這些時,你可能回感到震驚,甚至難過,但這的確是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雖然我們在心理愛孩子,但口頭與行為寫滿了嫌棄、不滿甚至憤怒。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只有孩子感覺更好時,才會做的更好,而沒有什麼比父母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感覺更好了。

把一個孩子教好真心不易,我們真的是負重前行,怕家人的埋怨,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怕耽誤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有太多時候我們束手無策,甚至會崩潰大哭,嚴厲也不對,驕縱也不對,中間的這個度太難把握了,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你們的迷茫和無助米粒媽都經歷過,讀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淺,裡面有太多的反面事例似曾相識,這不都是我曾經對米粒做的嗎?

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正面管教反面教材!

我們都知道驕縱和嚴厲是不可取的,所以正面管教的方法趕緊操起來。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首先得贏得孩子,讓孩子知道我們和他是同一佔線的戰友,這樣才能套近乎進而達到管教的效果。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孩子犯錯誤真的可以說是“天經地義”了,與其嘶吼不如將錯誤當成一個學習的大好時機,本來犯錯誤,我們該做的就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非關注錯誤本身。

放眼全局,不要過分著眼於孩子的優點或缺點,而是要有效地運用鼓勵,將孩子的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

最後一定要向孩子傳遞我們無條件的愛,不要讓他們覺得,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如果自己不乖了,成績不好了,做錯事了,就會被隨時撤回,讓孩子活在心驚膽戰中。

正面管教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自信、自律,他們做任何事的動力源自於自己的內驅力,而非外在壓力。關注於解決問題,而非抱怨逃避,有責任感,熱愛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正面管教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更幸福,在未來走的也會更遠。

想要一個懂事、自信、自律、有責任感的萌娃,你自己就得付出努力,正面管教的方法趕緊學起來!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在沒讀《正面管教》之前,米粒媽也曾在驕縱和嚴厲之間來回搖擺,對米粒的管教有很多不當之處。這本書猶如當頭棒喝,打醒了我。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的行為甚至表情卻經常衝賣自己,孩子真正體會到的根本不是愛!是父母源源不斷的要求,是父母的自私。

這本書不僅羅列了我們經常會犯的錯誤,還教會我們正確的方法。如果孩子正面臨任性、調皮、自私、打人等問題,米粒媽推薦大家讀讀,受益的不僅是自己,更是孩子。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驕縱是不對,嚴厲又不行,那該怎麼管?

相關閱讀

語言發育黃金期,米粒媽“五個手指法則”成功搞定孩子英文啟蒙

陳冠希都是好爸爸了,你家的豬隊友竟然還在打遊戲?

因為擇校,一鍵切換窮爸爸富爸爸

一年能省3萬塊!如何在家自制早教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