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戰場熱血已燃,“後《這就是鐵甲》時代”何去何從?

文 | 珞思 ( 珞思影視研究組)

一開始籌備《這就是鐵甲》時,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鄭蔚心裡也沒譜,只敢定位於A級,“這個內容太新了,我們內心也有猶豫和不自信的地方。”

最終,《這就是鐵甲》以 S+ 級超級網綜的身份,成為優酷綜藝“這!就是”系列王牌的一份子,揹負起平臺深耕年輕文化、打造圈層爆款的重任。

上週五,被粉絲們稱為“ 機器人格鬥競技世界盃 ”的《這就是鐵甲》正式收官。總播放量超17億,微博主話題閱讀量超20億,網友討論量達245萬,豆瓣評分 8.1 ,全面吊打隔壁同款,充分詮釋了什麼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兩檔鐵甲節目差距明顯

《這就是鐵甲》的神奇之旅,在外人看來頗有些“萬萬沒想到”。而能夠掀起這樣的熱度,也超出了節目聯合出品方創客星球創始人茹晨的心理預期。

年初,創客星球就聯合浙江衛視打造過《鐵甲雄心》,豆瓣評分8.2,同樣品質上乘。兩相對比,《這就是鐵甲》引入“明星經理人”元素,在娛樂化的包裝和年輕態的表達上,作出了更貼合網綜屬性的升級。

生產成功的頭部綜藝,並不是創客星球對“鐵甲文化”的終極野心。“ 從《鐵甲雄心》到《這就是鐵甲》,技術變成了內容的重要構成和內核驅動,並夯實起極高的壁壘。 如今,市場逐漸開始了對硬科技領域的搶佔,根據我個人的預判,這股熱度還將持續,甚至出現越來越多的硬科技娛樂形態。”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創客星球創始人茹晨

基於機器人格鬥和科技娛樂IP矩陣,《這就是鐵甲》的短期爆點只是預熱,接下來,以“ 娛樂+賽事+消費及教育 ”為支柱,一個數百億級的商業生態正鋪陳開來。

我們甚至可以說,《這就是鐵甲》所代表的,是國產綜藝迄今為止最具產業生態未來前景的超級IP。

覆盤《這就是鐵甲》成功密碼

深諳社會心理和時代背景,

歸根究底是“價值觀的勝利”

節目開播之初,一群小白嚷嚷:“這難道不是掃地機器人打架?”

事實上,自《機器人大戰》於1994年在美國舊金山誕生,機器人格鬥已經是一項有著20多年悠久歷史的賽事了,自1998年被英國BBC包裝成節目形式首播之後,其鼎盛時期不但連續數年斬獲收視冠軍,並在全球40多個國家發行。相信一些小夥伴至今都還記得央視曾轉播相關比賽,也算是獨特的童年回憶了。

伴隨著人工智能的熱潮和題材創新的需求,機器人格鬥開始進入中國。

2017年,創客星球開始打造機器人格鬥領域的“世界盃”——KOB(King Of Bots)機器人格鬥大賽。繼2018年1月8日推出《鐵甲雄心》首次將KOB機器人格鬥大賽搬上國內熒屏之後,《這就是鐵甲》作為創客星球與優酷、天貓出品聯合打造的又一檔鐵甲系綜藝,集結了54支國際頂級格鬥鐵甲戰隊,使之成為全球參與國家最多的中國鐵甲格鬥節目。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第一季冠軍在微博中表達開心和激動

相比於純賽事風格的KOB機器人格鬥大賽,《這就是鐵甲》兼具賽事的專業性和綜藝的娛樂感,用盲選、獵機、復活等跌宕起伏的多變賽制,為觀眾獻上了一場名副其實的熱血盛宴。

然而,打造這樣一檔看似題材小眾又很工業氣質的節目,討得觀眾歡心並不容易。連經驗豐富的節目總製片人彭正圓都說,這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難的節目,既得有真人秀的衝突和看點,又不能破壞比賽的公平性和專業度,但是從結果來看,即便戴著“鐐銬”,這支舞也跳得相當精彩。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節目氛圍始終很燃

收官之際,節目聯合出品方創客星球創始人茹晨接受筆者專訪。通過他的分享,我們得以一窺節目成功的關鍵密碼。

第一,暗合技術自信和社會心理,節目所做的事情就是輸出未來感。

每一種文化的流行都不是偶然,《這就是鐵甲》的風靡同樣如此。“從時代背景來說,現在我們談技術革命,聊自主創新,我們已然進入了一個技術自信的階段。就連電影創作也是如此,以前是純科幻,構建的是無比超前的想象力;現在是硬科幻,以《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為代表的作品,都更接近我們的現實,這一類型的迅速走熱,是大眾技術自信對內容生產的全新要求。 不再是空想主義,而是切身體驗 ”。

中國的科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正展示出強烈的“趕超欲”。機器人格鬥大賽作為“技術對抗”的載體,自然而然激發了國人在世界賽場上角力的微妙勝負心,也暗合了年輕一代尤為崇尚的科技感和未來感。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粉絲評價精選

第二,以小眾硬核撬動大眾審美,專業性和娛樂性1:1調和,成功構建機器人格鬥的全新工業體系。

高達兩個億的成本,足見從優酷對《這就是鐵甲》寄予厚望,從內容角度一切都是頂配。鄭蔚在接受採訪時說:“ 要有起碼的敬畏之心,尊重它才能駕馭它 ”。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楊偉東也表示:“ 只有製作水準完全到位,才能叫大片。

可是,一檔看似冰冷的對抗賽事,取悅小眾人群比較容易,但是如何激發大眾的追看慾望?

茹晨坦承,“ 節目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精準調和專業性和娛樂性。 優酷團隊也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思考,明星參與進來之後界限在哪裡,如何既不干涉比賽又讓觀眾覺得有趣?尤其是這十期節目裡面如何去設計賽制才不至單調,真正想要打造成超級網綜,起承轉合的情緒調動,在操作上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我們甚至可以說,節目構建的是全新的工業體系。”

《這就是鐵甲》由鄭爽、張一山、吳尊、撒貝寧擔任戰隊經理人,集結榮耀廠牌戰隊,54支國內外機械師隊伍集結PK,採取專業感和賽事感五五開的比例。

節目開播以來,不僅以鄭爽為代表的明星火力圈粉,國外大神暗影獵手、極速代碼、沙塵暴,以及國內的貪吃蛇、俠客、金箍棒都獲得了極高人氣,“從我們的數據分析來看,人氣效應突出的選手一是實力強,二是長得帥。像是沙塵暴的那幾位帥哥,擁有好多女粉絲。 比賽層面我們會聚焦專業,但是他們的魅力標籤會通過綜藝手法立起來。

每支隊伍的名字甚至造型,都是我們和選手、和製作團隊一起做的界定,同時希望有一定的延續性。”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帥氣的沙塵暴小哥哥們人氣極高

第三,“暴力對抗”永遠只是一面,如果認為這一面就是全部,那就大錯特錯了。

用尊嚴與汗水鑄就激烈戰事,用鋼鐵和火花定義英雄誕生——《這就是鐵甲》賦予了節目一個極燃的精神內核。茹晨特別強調:“我們和優酷達成了深度的一致,用向上的期待去激勵更多年輕人的慾望,才是節目的核心,我們基於此去構建節目的調性和審美、設計賽制流程和視覺輸出,以及甄選選手和明星。”

《這就是鐵甲》的錄製地,是位於上海碳素工廠面積約為5000平米的大棚。採訪中,茹晨沒有過多細談網友讚不絕口的極致酷炫,而是重點闡述了視覺風格的重要,“審美非常關鍵,它是和價值觀、世界觀、大眾心理有密切連接的。從《鐵甲雄心》開始,導演有一類方案會被我否掉,那就是暗黑系,當時有一位導演給了我一些廢土氣質的設計,包括蒸汽朋克的,看似很搭,但是這類設計只是看到了部分元素的契合,並沒有理解比賽的真正內涵,關於未來期待、技術自信這些都是往前看而非向下壓的。 認知決定一切,價值觀的判斷決定了審美的輸出、運作的方式和一整套工業流程,所以觀眾會發現,《這就是鐵甲》總體是明亮的、向上的色調。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現場被稱為“全球鐵甲節目的巔峰勝地”

機器人格鬥,的確屬於“暴力對抗”,但是茹晨認為“暴力對抗”只是機器人格鬥的一面,“拳擊也很暴力,但是拳擊也很向上,本核的價值觀一定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眼睛裡不是隻有暴力這種元素,而一味去放大;也不會因為強調明快和向上而弄得風格綿軟。暴力永遠只是一面,如果認為這一面就是全部,那就大錯特錯了。”

參與機器人格鬥的選手,大量都是工程師出身,具備相當水準的知識和素養。既是一檔承擔著為年輕人做價值輸出的節目,能讓更多孩子熱愛創造,本就是一件很酷的事。

小眾賽事的“燎原者”

中國不僅成為機器人格鬥的中心舞臺,

也成為規則和標準的制定者

機器人格鬥誕生多年,中國一直缺席。2017年,創客星球打造的KOB舉辦中國首屆110公斤重量級機器人格鬥世界盃,將這項賽事推向了一個全新高度,如今成為與美國博茨大戰(Battle Bots)、英國機器人大擂臺(Robot War)並列的全球三大重量級機器人格鬥賽事之一。

起步雖晚,發展速度卻是空前的。

今年5月,茹晨和團隊一起去美國觀摩博茨大戰,“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項運動的核心已經不在歐美而在中國了。他們的機器和選手,已經很久沒有變過了,從賽事運作、內容生產的角度來說,你要理解這項運動帶給觀眾的激動是什麼。 這項運動開始的那幾年,不斷有新的東西出來,匪夷所思的機型和設計,創造了屬於鐵甲的黃金時代。可是一旦固化,就會失去吸引力。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第一季節目帶給了觀眾強烈的衝擊力

誠然,第一季《這就是鐵甲》帶給了中國觀眾前所未有的新鮮感,但是也不免讓人擔心:緊隨其後的第二季以及更多季,節目又拿什麼來吸引目光?

對此,茹晨和團隊顯然有著相當成熟的考量。歐美機器人格鬥賽事的發展困惑,給了團隊許多啟示:“我們不同意一些賽事的思路,好像比賽就是我為了把你打敗,F1就是這樣的思路,其背後是車廠之間的工業競技,機器人格鬥所不同的是這項運動本身具備多樣性,之前之所以小眾就在於過度強調輸贏,幾十臺長得差不多的在那裡鬥,小孩子是不喜歡的,而且它無法產生創造力帶來的激動感。”

當中國正在成為機器人格鬥的中心舞臺,也順理成章可以成為規則和標準的制定者。

讓茹晨非常欣喜的是,大量國外選手非常認可KOB,“因為我們一直在做一套標準,讓這項運動重新回到激動人心的階段。大家可能覺得金箍棒很菜,但是很多老外覺得它很棒,因為從沒見過。 未來,純粹的暴力旋轉我們一定會去限制,通過規則的引導,重點激發選手去創造新的機型,將這項運動的精髓扳回到新的想象力、新的技術運用,讓運動的生命力重新煥發出來。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粉絲評價精選

茹晨之所以將《這就是鐵甲》形容為一個重新架構機器人格鬥工業體系的過程,是因為這不是一檔單純的綜藝,也是通過綜藝形態驗證賽事設計的過程,“雖說這項運動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從規則到標準都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機器人的電池能耗只能堅持三分鐘,但是調動觀眾需要足夠的情緒週期,所以我們不能說1V1的三分鐘對抗就是比賽,四機混戰就是娛樂。這次我們的入坑站,設計了一個下沉式的陷阱,國外選手非常喜歡,這就是節目模式而激發的比賽創意,將來很有可能會在專業比賽當中看到。”

專業和娛樂的調和問題,也是未來機器人格鬥大賽的破題方向,茹晨認為,“節目創意會反過來影響比賽,最終大家看到的比賽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職業機器人比賽,最終會有一種形態會在反覆調試中誕生出來。”

事實上,除了大家所見的《這就是鐵甲》,大熱的“無人機競速”也在創客星球的籌備之中。

茹晨透露,“硬科技的玩法還有很多,但是就機器人格鬥來說,終極形態一定是巨型機器人,不過五米高左右的機器人,一臺造價就高達300萬左右,中間還有維修成本,太燒錢了。技術不是門檻,關鍵是對戰的娛樂性和商業的支撐度。”

無限可能的生態產業鏈

一個真正的IP,應該養成一大批有忠誠度的人群

《這就是鐵甲》的火爆程度超乎了茹晨的心理預期,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女粉絲佔據了一大半,“我們原本認為選手包裝和經營社群不是那麼急切的事情,但是現在已經有了百萬級的核心粉絲量,這一部分比我們想象的來得要快。”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粉絲性別構成

不久前,創客星球在武漢“鬥魚嘉年華”上搭建專屬舞臺,5000多套周邊全部搶售一空,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採訪中,茹晨數次提到漫威。在他眼中,漫威的周邊是做得最好的,“很多人認為好的內容就是IP,其實不是。在我的理解裡: 一個真正的IP,三年、五年乃至十年都能持續保持品質和更新,在這個過程中養成一大批有忠誠度的人群,然後大家有共同的文化和表達。

創客星球的真正野心,正在於此。 《這就是鐵甲》成功打造了一個短期爆點,更為重要的是未來的商業體系如何搭建,這注定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

在筆者看來,《這就是鐵甲》應該是當下的國產綜藝之中在生態化、產業化上最具想象力的一個看節目。茹晨透露,“這也是優酷致力在推動的事,背靠阿里的整個生態體系,除了天貓出品,我們也在和優酷體育嫁接。今年八月,節目衍生玩具會在天貓上線。機器人格鬥賽事轉播也在洽談之中。”

目前,KOB機器人格鬥大賽已經設計了自己的體系,“底部最為基礎的一層,是線下高頻次、高密度的區域賽、城市賽和高校賽,我們今年十月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校園賽的第一站,門檻會稍微降下去一些,畢竟110公斤造價太貴、週期又長,所以線下比賽是13.5公斤級的,造價5000元到10000元左右,我們的實驗室也會從技術上為他們進行支撐,希望通過這樣的比賽不斷去驗證標準、發現選手,包括人氣選手的高頻亮相;中間一層是職業比賽,明年上半年會推出詳盡的賽事模型;頂部的一層就是我們每年一次的“世界盃”,綜藝真人秀相當於全明星賽,成為一次氣氛集中的賽事狂歡。”

硬科技战场热血已燃,“后《这就是铁甲》时代”何去何从?

2018年KOB13.6羽量機器人格鬥大賽武漢站

基於賽事,有了節目,並不斷豐富化和清晰化整個產業鏈條的構成,創客星球顯然已經蹚出了一個熱點品類,茹晨表示,“現在很多公司也在跟進,我認為最終會機器人格鬥會構成一個技術+文娛+教育的生態,我們希望可以在其中站穩頭部的位置,去制定標準、搭建平臺、輸出IP、塑造品牌,成為一個引領者的角色。”

雖然做的是一件超級超級難的事,但是茹晨非常認可這樣一個觀點——接下來,

內容公司只能靠把內容越做越難,壁壘越高,越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