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你喜欢《后来》这首歌吗?那去看了《后来的我们》就一言难尽了。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两首歌曲,陪你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然后交给时间去沉淀,这些歌曲就能发酵成回忆的BGM,升华为情怀的代名词。

刘若英的歌曲陪粉丝走过23年岁月,18年前那首《后来》几乎触碰了大多数80后、90后的情感生活,“你都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唱进了所有失恋男女的内心。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即便这些年根据音乐IP改编而成的电影一不小心就折损了原歌曲的价值,但是当刘若英宣布要把拍摄跟《后来》一样讲述关于青春遗憾的故事《后来的我们》时,粉丝们依然相信她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她是刘若英啊,是那个唱过的歌、演过的戏、写过的书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的文艺女神。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如今《后来的我们》的票房也证明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在市场上的不负众望。虽然影片上映第一天就被爆出预售数据涉嫌造假,大批购票争取到大面积排片率后,就利用影城退票政策默默退掉。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但是这一丑闻并没有浇灭观众的观看欲望,《后来的我们》票房数据依旧称霸五一影市,从排片、场均到总票房都是第一。四天时间斩获9.25亿元票房,创华语影史女导演票房新纪录,就让人不能不重视起电影本身的“实力”,再将《后来的我们》简单粗暴地定义为靠“买票房”营造了赶超好莱坞大片的市场效果,就有点太不讲道理了。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票房当然不能代表电影本身的质量,却能代表大众的喜爱程度。就算深陷造假风波,就算豆瓣评分一路低走,观众还是愿意为影片花钱,不是因为他们钱多,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观影前先看评分的习惯,一定是他们认为电影中有比钱和口碑更重要的东西。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后来的我们》,连名字都能唤起我们小情怀的电影,其中的感悟青春和怀旧情怀绝对是引发80后、90后观众情感共鸣的利器,也是影片本身最令人无法忽视的“实力”。既然为青春情怀痴狂,既然很爱很爱奶茶,就敢为她买一张电影票。一张电影票价,为心中滋生了将近20年的刘若英情怀买单,不贵。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说,她是被五月天的《后来的我们》歌词所感动,才催生了这部电影,但是听过《后来》和《后来的我们》的人,都知道这两首歌唱的都是同样的故事。

不管是“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还是“后来的我们/依然走着/只是不再并肩了/朝各自的人生/追寻了”,都能直接拿来当电影《后来的我们》的内容注释,一对北漂男女相遇相爱,到后来遗憾分开,再到“错过了转身继续,忘不了昨日的美丽,也要一路走下去”的感悟,很平实的青春故事,没有堕胎没有出国也没有车祸。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这些紧扣歌词的故事情节,通过充满文艺感的镜头讲述出来,足够温暖又不失感动,情感表达充沛到位,可以说,刘若英把自己恬淡中带点忧伤和果敢的气质渗透到了电影的风格中。作为一位新导演,能做到拥有自己的风格,刘若英已算难能可贵。如果观众纯粹只是去感受刘若英身上特有的文艺气息,应该就心满意足了。

何况,刘若英选角的正确性也激发了这个青春故事的感染力。周冬雨和井柏然的表演都赋予了方晓小和林见清以真诚,一个随性灵动,一个真实纯粹,都将自身的表演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最令人感动的表演来自饰演见清爸爸的田壮壮,完全不见表演痕迹,却是最直击人心的存在。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但是,如果你有更高的要求,还期待刘若英将清新脱俗的感觉也体现在电影中的话,那你可能就会失望。油腻的台词一直撕扯着观影时的神经,一个平淡的故事搭配矫揉造作的对白,到底是日常表现还是文学表现?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这些台词有足够被当成心灵语录的分量,也给了那些喜欢在朋友圈刷存在感的观众提供足够多的选择,但统统不是生活中的语言。

假设那个连“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都不懂的方小晓,却时不时带着金句体质,如果当时开个博客或者微博,早就是张嘉佳级别的大V,还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台词矫情中隐约还带着算计和讨巧成分,每一句台词都被拿来当成贩卖情怀的营销方案。除了矫情得不像日常的台词,运用空镜头来衬托主角的心情、回忆是彩色、现实是黑白的画面等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刘若英刻意给这一波“情怀杀”加上砝码的野心。

而且,有些东西太刻意了,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滤镜加太厚了就会失真,情怀太多了就变成矫情。如果把情怀比喻成一件流行单品的话,那么看《后来的我们》,就犹如看一个把所有时尚元素堆积于一身的时髦人,外表越是光鲜却显得内心虚空。

《后来的我们》的内核跟大多数青春片一样,谈情怀的时候,总是绕不过回忆前任那点事。是不是少了“如果我们还在一起,我们会怎样”的假设,就不配谈情怀?

在这一点上,《后来的我们》还试探性地往前多迈出了一步。重遇后,已婚的林见清和方小晓同开一间房、在房间里巧妙地避开见清与儿子的视频镜头、回忆第一次时的姿势、感情难以自抑牵手奔跑回房间、互相跟前任确认“你爱过我吗?”……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如果没有外人的“搅局”,两人大概会上演一段“原来这就是我们又在一起的样子啊”。已婚男人和前女友的感情可以理解,但行为不能理解。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后来》的歌词里只有我和你,五月天的《后来的我们》也讲明“有再多的不舍/也要狠心割舍”,可是电影《后来的我们》中明明已有他们,当见清老婆和孩子都出现的时候,就觉得“有了现任却对前任念念不忘”这件事并不值得如此赞美。

后来,你总算学会了如何去拍戏,可惜珍贵的人生,有失有得。无论是后来电影怎么了,也要让后来人生精彩着。只期待后来的你,能好好唱歌,那就是后来的我们,最想的。

刘若英成为华语片票房最高女导演,然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