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刚开始还不如弓箭,为何中国人早早放弃,洋人却能坚持使用

两宋时期的中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因而有财力和物力对武器装备进行研发与改进,使中国率先进入热兵器时代。自北宋开始,我们的祖先把火药应用于军事,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在南宋和元代,中国早期的火器有了突出的发展。

火枪刚开始还不如弓箭,为何中国人早早放弃,洋人却能坚持使用

明朝时,火器开始普遍配备于军队中,例如著名的戚家军,就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包括弗朗机和火枪。此外,明朝的时候还引进了红衣大炮。但那时由于没有成熟的工业技术做基础,火药的力量和现在的炸药威力并不能同日而语。并且火绳枪的安全系数不高,用来点燃火药的火绳,如果火星掉落很容易引爆士兵携带的黑火药。而且在潮湿、有风的环境下很难发射不说,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这东西跟条木棍子差不多,根本没法射击。最关键的是它不能适用于夜战,因为点燃后的火绳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士兵自己就变成了靶子。

火枪刚开始还不如弓箭,为何中国人早早放弃,洋人却能坚持使用

此外,早期的热兵器射速较慢,“临阵不过三发”,而骑兵来去如风,不见影踪。与冷兵器相比,在战场上也只是占有相对的优势而不是绝对的优势。这些问题让传统的中国士兵对此很厌恶,因此他们宁可用弓箭也不喜欢使用这玩意。

但努尔哈赤之死让清朝统治者认识到火器的重要性,八旗中的汉军,就是以火器为主的,到了雍正时期,清军中火器的比重已经超过50%,不光是八旗军,绿营也有装备。但是,天朝并没有发展火器,恰恰相反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为了增强满足政权对民间的威慑力和控制力,政府严禁民间研制和使用火器。清廷大学士舒赫德曾上疏,“其民间现存藏在家者,请力定期限,交地方官查收。如有逾限不缴,及地方官不能查察者,并请皇上饬部严定科条,示以惩儆。”在清朝,《天工开物》等涉及军事和科技的书籍一概被列为禁书,威远将军炮的发明者戴梓也遭到了政治迫害,再加上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闭关自守,进一步阻断了与欧洲的军事科技交流。

火枪刚开始还不如弓箭,为何中国人早早放弃,洋人却能坚持使用

直到鸦片战争时,清朝的火器制造仍然还是遵循康熙时的“祖制”,但技术全面退化。鸦片战争爆发前,东南沿海地区为加强海防,按照祖宗的老法式赶造了一些大炮,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明显还不如乾隆、康熙时期。

火枪刚开始还不如弓箭,为何中国人早早放弃,洋人却能坚持使用

明清时期,东方人除了日本外都对不看好火枪,但是欧洲人却认为这玩意会超越弓箭,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欧洲军团抛弃了传统的冷兵器,而改用火枪,并且有了更多的使用方式和设计创新。很快,大清王朝的腐朽就给自己带来了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