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將打造新時代營區營房(附答記者問)

強化以戰領建導向 適應轉型發展要求

我軍積極探索新時代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方法路子

我軍各個時期建設的營區為部隊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但還存在著佈局分散、標準不一,總量較大、餘不補缺,管理相對粗放,軍事屬性有所弱化等問題。為此,軍委後勤保障部按照“打仗後勤”要求,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軍委機關有關部門、基層部隊、院校專家等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確立我軍新時代營區建設必須堅持平戰一體、以戰領建,立足現有、兼顧長遠,分類實施、協調推進,融合創新、講求效益的原則,緊貼部隊作戰樣式、組訓模式、保障方式的發展變化,在集中部署、集成建設、集約保障、精確管理上狠下功夫,堅決去除非軍事功能,立起營房該有的樣子,推動營區營房保障更好地服從服務於軍事鬥爭準備和現代化建設。

試點營區建設堅持全面提升戰備保障能力,配套完備作戰支撐、訓練試驗、勤務保障、辦公住用、安全防護、軍事職業教育和軍營文化等各類軍事功能。完善各類勤務保障設施,積極推廣可拆卸移動、靈活組合的裝配式和集裝箱式營房。推行生活服務區集中統建,駐軍相對集中、駐地社會依託條件較好的旅團部隊,集中建設家庭公寓,實行跨軍兵種、跨建制調配,統籌解決好軍官和士官公寓住房保障問題,推動營區建設由住用保障向戰備保障轉變;大力收縮住用保障攤子,儘可能做到一個旅團住用一個主營區或相對集中的片區,有條件的一個營區可保障多個旅團住用,逐步向多軍兵種綜合基地模式發展,推動營區建設由分散佈置向集中部署轉變;著力拓展營區保障彈性,統籌考慮部隊類型、人員和裝備發展變化,科學測算建設規模和保障容量,力爭做到一個營區適應多型部隊、一類營房滿足多種需求、一棟庫房匹配多代裝備,推動營區建設由單一功能向綜合集成轉變;努力增強管理保障效能,堅持勤儉建設,嚴禁大拆大建,在滿足基本功能和實用耐用前提下去裝飾化,創新建管模式,持續加強與央企國企戰略合作,推廣工程項目總承包、全過程工程諮詢、招標代理等建管模式,全面實行工程“建用分離”,由工程代建機構組織營區建設,提高專業化水平,積極走開營區“用管分離”,加快推進物業服務管理社會化,讓“花錢買服務”形成常態,推動營區建設由簡單粗放向精準高效轉變。

據瞭解,此次試點由軍委機關有關部門統籌指導和整體聯動,各大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有關院校和軍兵種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撐,待取得三項試點成果後,適時向其他部隊推廣。

我军将打造新时代营区营房(附答记者问)

立起新時代我軍營區營房建設新標杆

——專訪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負責人

答:中央軍委批准印發《全軍軍以下部隊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在全軍遴選18個單位組織建設試點,核心是貫徹習主席“營房就要有營房的樣子”等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軍委首長把實戰化要求立起來、把備戰重點保到位、把非軍事功能去除掉等指示要求,聚焦強軍目標,對錶戰鬥力標準,重新審視和校準營區建設的方法理念,以基地化保障為目標,以標準化建設為手段,積極探索新時代營區建設特點規律,努力打造一批軍事功能完備、規劃部署集中、保障彈性適度、管理規範高效,適應我軍跨越式發展的新型營區。

答:經過幾十年建設,我軍營區營房具有相當規模,為各個時期部隊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隨著軍隊改革的不斷調整優化,加之過去長期存在重平時輕戰時、重生活輕戰備的和平積弊,戰建失調、佈局分散、標準不一等矛盾問題日益凸顯,與部隊轉型發展不相適應,與聯戰聯訓聯保不相匹配,迫切需要在組織新一輪營區建設上重塑發展理念、重構佈局體系、重立標準規範。建設大中型軍事基地,是世界軍事強國建設發展的總體趨勢,美俄等世界軍事強國持續加強軍事基地的優化佈局和配套建設,我軍在基地化建設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這次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調整改革,部隊模塊化合成化程度大幅提高,移防換防趨於常態,編成部署更趨穩定,既給軍事設施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為打造新時代營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窗口。適應部隊作戰樣式、組訓模式、保障方式不斷髮展變化,軍事設施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建管模式、破解矛盾癥結,切實提高營區營房綜合保障質量效益。

答:率先在軍以下部隊組織開展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重點圍繞“全面提升戰備保障能力、大力收縮住用保障攤子、著力拓展營區保障彈性、努力增強管理保障效能”的目標任務,努力實現新時代營區建設的4個轉變。一是在軍事優先上下功夫,推動營區建設由保障住用向備戰打仗轉變。主要是基於戰法訓法加強建法體系設計,配套完備作戰支撐、訓練試驗、勤務保障、辦公住用、安全防護和軍營文化等各類軍事功能。二是在優化佈局上下功夫,推動營區建設由分散佈置向集中部署轉變。主要是適應我軍戰略前沿前推、戰略佈局調整和部隊移防換防需要,搞好土地資源整合利用,聚力優化營區佈局體系。三是在通用兼容上下功夫,推動營區建設由單一功能向綜合集成轉變。主要是統籌考慮部隊類型、人員和裝備發展變化,科學測算建設規模和保障容量,力爭做到一個營區適應多型部隊、一類營房滿足多種需求、一棟庫房匹配多代裝備。四是在管理效能上下功夫,推動營區建設由簡單粗放向精準高效轉變。主要是以效能為核心、以精確為導向,不斷更新理念、完善體系、優化機制、強化執行。

答:試點營區建設要全面提升戰備保障能力,聚焦實戰化訓練,搞好共同基礎、軍事體育、專業訓練場等訓練設施建設,具備條件的營區建設分隊戰術訓練場;加強體系化防護,分級分類建好防護設施,增強重要目標防控抵禦風險和抗打擊生存能力;著眼野戰化保障,積極推廣可拆卸移動、靈活組合的裝配式和集裝箱式營房,預置戰備物資器材和野戰化工事;推開區域化統建,駐軍相對集中、駐地社會依託條件較好的旅團部隊集中建設家庭公寓,統籌解決好軍官和士官住房保障問題;濃厚戰鬥化氛圍,營造練兵備戰、尚武習武的軍營文化,走開簡約、數字、開放式史館建設路子。要大力收縮住用保障攤子,突出集約保障,儘可能做到一個旅團住用一個主營區或相對集中的片區,有條件的一個營區可保障多個旅團住用,逐步向多軍兵種綜合基地模式發展;突出聚散為整,通過建制整合、區域整合、跨區整合方式,把分佈零散、要素不全、使用受限的空餘房地產,整合置換成適宜整建制集中部署和戰備訓練建設的大塊土地;突出調餘補缺,通過調配使用儲備和停償收回房地產、調劑部署調整後空閒營區,最大限度保障新調整組建部隊住用,嚴格控制新徵土地,做到以結餘補不足、以閒置補急需。要著力拓展營區保障彈性,規劃上預留接口,按功能分區預留髮展用地,按設施設備類型留有擴容接口,合理配置固定營房和移動設施;功能上互通共用,整合歸併公共保障設施和周邊訓練場地建設,相鄰單位和毗鄰營區實現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建設上彈性適度,推行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組合、裝配化施工,空間靈活組合,樣式按需擴展,營區通用性、兼容性和動態適應性明顯增強,讓“鐵打的營盤”適應“動起來的部隊”。要努力增強管理保障效能,堅持勤儉抓建,嚴禁大拆大建,在滿足基本功能和實用耐用前提下,建設樣式簡潔實用,裝飾裝修簡約適用,不搞“花園式”營區、“賓館式”營房;堅持按標抓建,健全完善建設、管理、監督、評價標準體系,增強標準剛性管控,深化精準精細管理;堅持融合抓建,持續加強與央企國企戰略合作,推廣工程項目總承包、全過程工程諮詢、招標代理等建管模式,加快推進物業服務管理社會化,讓“花錢買服務”形成常態。

答:按照基本部署確定、保障需求緊迫、基地規模較大、建設條件具備的要求,結合落實“十三五”規劃任務,從中遴選覆蓋各軍兵種、各類型部隊的18個試點項目。按照“統籌推進、按級負責,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計劃今年完成試點項目的建設方案審批並展開建設,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拿出3項試點成果:一是形成一套建設理論,深化拓展“兩化”建設的主旨要義、內涵外延和特點規律,建立起新時代營區建設的新模式;二是構建系列建設標準,加強差異化、精細化設計,重建重構各類型軍以下部隊營區建設管理標準體系;三是打造一批示範項目,覆蓋諸軍兵種、多類型部隊,在各戰略方向都建有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營區。

答:開展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是軍事設施建設向打仗聚焦、向備戰用勁的大實踐,是挖掘現有資源保障潛力、盤活配置利用戰略資源的大契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朝著集成化、集約化和軍事效能最大化邁進的大跨越,我們將以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和軍委決策部署的政治站位,以開拓創新服務改革強軍的責任擔當,聚力為新時代軍隊建設發展提供一流的基礎設施支撐。一是軍委機關整體聯動,搞好作戰、訓練、裝備等建設需求頂層設計,出臺《技術指南》指導試點任務單位科學論證營區建設方案,組織相關領域專家現地調研和聯合評審,確保任務目標落細落實。二是軍種主責推進實施,結合試點任務單位實際和不同類型部隊特點,抓緊啟動項目建設實施,分類展開相關建設標準研究,探索優化建管機制,系統總結建設規律。三是科研機構技術支撐,軍委直屬院校和軍兵種研究院全程參與,從勘察設計到標準研編跟進搞好諮詢服務和技術支持,全力保障試點任務落實。

我军将打造新时代营区营房(附答记者问)

推薦關注

監 制 | 陳國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