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終始說”是什麼意思,它和戰國秦漢時期的歷史、政治有何關係?

青年史學家

“五德”就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之所以改名為“德”,主要原因在於創立這一理論的

戰國時期陰陽學派的代表人物鄒衍將“行”視為每一朝代的“德運”,故名。“終始”:結束和開始,循環往復之意。“五德終始說”是鄒衍提出來的有關歷史和社會發展規律,或在鄒衍看來是終極真理的學說。

“五德終始說”的理論基礎,實際上是大致於西周初(或更早)形成的“五行”觀念,《尚書·洪範》篇記載了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屬性,功能等,謂之“五行”。

隨著人們實踐和思想的日益豐富,建立在“五行”基礎上的“五行相生”、“五行相剋”的理論,也逐漸形成了。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 。

另外,大致在春秋時期,人們還把“五行”與五季、五方、五色、五味等元素一一對應起來:

鄒衍正是根據上述理論,將其運用到人世間朝代的更替規律的探究問題上,進而宣稱自己掌握了朝代更替、歷史和社會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那就是人間朝代的更替,都是前個朝代“德”被後一個朝代的“德”剋制消滅的結果,五行相剋的循環,導致了人間朝代的更替:

《呂氏春秋·有始覽》:“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yin,蚯蚓)、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衘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黒,其事則水祥徵應也。”

鄒衍正是憑藉掌握的這一具有神秘主義色彩的理論,引起了當時諸多諸侯國統治者的重視,甚至是畏懼。《史記》卷74《孟子荀卿列傳》:“是以騶子重於齊。適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適趙,平原君側行撇席。如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身親往師之。其遊諸侯見尊禮如此,豈與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於齊梁同乎哉!”

秦始皇統一後,為給秦朝尋找神道依據,神化皇權,就選用了“五德終始”說。

《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自齊威、宣之時,騶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採用之。”

秦定本朝的“德”為水德,一切措施制度,均遵循水德及其相配的各種元素。如秦朝制度中的數字,皆為六,或六的倍數,或六的約數(如秦統一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秦始皇泰山、琅琊等地刻石字數皆為六,或六的倍數等);秦朝尚黑色,故名其民曰“黔首”。等。

西漢初,劉邦依然宣稱漢朝的德為水德。《漢書》卷25上《郊祀志上》:二年,東擊項籍而還入關,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高祖曰:“吾聞天有五帝,而四,何也?”莫知其說。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名曰北畤。

劉邦的用意很明顯,實際上是藉此否定秦朝的正統性,而將漢朝視為周朝火德的後繼者。

漢文帝時,承認秦的正統性,定其為水德,按五行相剋的理論,以漢朝為土德。《史記·封禪書》:“魯人公孫臣上書曰:‘始秦得水德,今漢受之,推終始傳,則漢當土德,土德之應黃龍見。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黃。’是時丞相張蒼好律歷,以為漢乃水德之始,故河決金隄,其符也 。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內赤,與德相應。如公孫臣言,非也。罷之。後三歲,黃龍見成紀。文帝乃召公孫臣,拜為博士,與諸生草改歷服色事。 ”

王莽篡漢前,變漢朝的“土”德為“火”德。原因有四:

第一,王莽自稱是舜的後裔,舜為土德,故王莽認為自己建立的新朝,也應該是土德。

第二,漢朝被新朝取代,與以往秦滅周,漢滅秦皆採用暴力手段迥然不同,是採取和平的“禪讓”方式,故有血腥暴力色彩的“五行相剋”理論不適用,具有“禪讓”性質的“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理論,非常適合現實需要。

第三,依據“五行相生”理論,新朝要為土德,則漢朝必須為火德。

第四,漢朝皇帝自願“禪讓”皇位予王莽,與歷史上的堯、舜禪讓非常吻合。那麼,漢朝劉氏皇室的祖先,應為五帝之一的“堯”。

所以,《史記》《漢書》中就有了漢高帝劉邦斬白蛇起義,有神靈曰劉邦為“赤帝子”的傳說。《漢書》卷1上《高帝紀上》:

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願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為兩,道開。行數里,醉困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嫗曰:“人殺吾子。”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苦之,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顧頡剛先生等認為此段文字當是王莽等人杜撰出來,竄入《史記》,班固不察,加之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亦附會火德神靈來神化自己,於是班固抄錄成文。

鄒衍“五行相剋”理論建立的古史體系:

黃帝(土德)—夏(金德)—商(水德) —周(木德) —秦(火德)—漢(土德)—新(金德)

王莽依據“五行相生”理論撰造的古史體系:

太昊伏羲氏(木德)—炎帝神農氏(火德)—黃帝(土德)—少昊金天氏(金德)—顓頊(水德)—帝嚳(木德)—堯(火德)—舜(土德)—夏(金德)—商(水德)—周(木德)—漢(火德)—新(土德)

自此漢朝“德”變為“火德”,後人稱漢朝為“炎漢”、“炎劉”。如《三國演義》第八十回標題就是“曹丕廢帝篡炎劉”。

以後每一新朝代建立伊始,就忙著從事改正朔,易服色等禮制改革,主要就是奠基於“五德終始說”理論的結果。

或許會有人問:既然無論根據“五行相生”,還是“五行相剋”,每一朝代都必然會被另外一具有相生或相剋屬性的“德”所代表的新王朝取代,這是本朝的統治者(尤其是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們,如劉邦、李淵等,或某王朝有作為的皇帝們,如西漢的文、景,唐朝的太宗、玄宗等)為何還要選擇本王朝的“德”呢?這不是預示著本朝必將覆滅嗎?原因有二:

第一,制度慣性的力量,無法違背。不管怎麼說,秦漢時起,“五德終始”成為王朝正統性的象徵符號之一,不選擇吧本朝的“德”,“皇權神授”理論就有了缺失。

第二,更重要的是,“五德終始說”理論認為,只要某一朝代的天子遵行“天德”,實行德治,該王朝就會始終得到上天的眷顧和護佑,該王朝的“德”就永葆生機和活力,不會孕育其它的“德”,或被其它的“德”所剋制,該王朝就可統治萬年,沒有極限。所以即便“五德終始說”有理論上的缺陷,卻依然被秦漢時起歷朝統治者推崇。


青年史學家

“五德終始說”是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簡單來說, “五德”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所對應的五種德性,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任何王朝的運勢都對應一種德性,然後王朝的更替,就遵循五行相剋的理論,源源不斷的循環運轉下去。

舉個例子,A王朝是金德,後來被B王朝給滅掉了。為什麼B王朝能滅掉A王朝呢?因為B王朝是火德,火克金嘛。那以後誰又會滅掉B王朝呢,那一定是一個水德的王朝,因為克火的是水。所以,在“五德終始說”的理論框架下,B王朝只要能證明自己是火德,那他的起兵造反,弒君犯上就不再是卑鄙無恥,罄竹難書的大罪大惡了,而是替天行道,奉天承運的合理合法行為了。

這樣的理論學說,非常的符合始皇帝當時的需要,所以他決定依照“五德終始說”,為新生的秦帝國找一張合法的準生證。

鄒衍在“五德終始說”中說,虞舜是土德,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以後代替周朝的必定是一個水德的王朝。

所以,始皇帝說,秦朝取代周朝,是因為秦朝是水德,理由是當年秦文公外出打獵時,曾經捕獲過一條黑色的龍。而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徵。

所以,始皇帝要讓這個帝國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都徹底的刻上水德的烙印。而水德的主要代表是黑色和六這個數字。所以,始皇規定,秦國的國色為黑色,所有的衣服、符節和旗幟都用黑色,就連普通百姓的統稱都改名為黔首。所有一切有尺寸的東西,都已數字六為標準:秦國使用六進制;傳遞命令的符節,官員頭上的戴的冠都規定是六寸;車寬為六尺,由六匹馬來拉等等。廢分封行郡縣,也是設置了六六三十六個郡。還把黃河改名為得水,以此來表示水德的開始。始皇徹底的將秦國印上了水德烙印,他堅信在這樣連臣民的毛孔裡都散發著水德氣息的國家是絕不可能有任何的土德因素產生的,他的秦帝國一定能萬世相傳,垂於無窮。

劉邦起於草莽,在本質上,從來不相信那些華而不實的理論;高祖信奉的是叢林法則,堅信“我得到的,就是我的!”而對給皇朝配什麼德這種虛而無用的事情並不十分在意,但為了證明自己王朝的合法性,說明自己並非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他必須否定秦王朝的正統性,所以劉邦宣稱秦算不上一朝,繼周為水德的應該是漢,所以漢初也是水德。

漢武帝時採納了董仲舒的新儒學,藉著新的理論,漢武帝忙著改正朔,易服色,那意思就是在昭告天下:對不起以前算錯了!秦朝算一朝,是水德,漢朝不是水德而是土德!

後來王莽又將此理論進行了創造性的突破發展:輪迴是沒錯,但只在通過武力獲取政權時,相尅的原理才起作用;若通過禪讓這種和平演變的方式時,相生的原理就會起作用。同時,根據這套最新理論,王莽將自古以來的三皇五帝全部重新排序,並確定漢朝為火德。最後,自稱黃帝之後的王莽,不費一兵一卒,便“火生土”,如願以償地從漢朝接過皇帝玉璽,建立了土德的新朝。

說到底,“五德終始說”不過是為新往常披上合法外衣的理論工具而已。

敬請諸位指教。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