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中國操勞半生,確是最偉大的“賣國賊”

有這個一個人,中國人都罵他賣國賊,他叫李鴻章。

他是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參與,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戰爭,其一生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中日臺事條約》《中秘通商條約》《中英煙臺條約》《李福協定》《中法會訂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俄密約》。。。到《辛丑條約》共19次。

他為中國操勞半生,確是最偉大的“賣國賊”

李鴻章,簽完辛丑條約,兩個月後吐血而亡,享年78歲。

忍者屈辱和悲憤一次次簽下喪權辱國的條約。每一件都是他心中的恨,辛苦操勞一生,也沒能看到中國重新崛起的 希望。

你以為他願意成為千古罪人,簽下那些不平等的條款,讓後人戳著他的脊樑骨罵?

他為中國操勞半生,確是最偉大的“賣國賊”

他不願意啊!

但,他不做誰來做?他不當這個惡人,又有誰來當這個惡人?你們說還有誰?

李鴻章作為那個時期中國的外交官,他的努力,列強看到了,洋人看到了,世界看到了!

獨獨愚昧的國人,看不到。說李鴻章是漢奸的那一位,能夠在他的處境做得比他更好。

他們只看得到是李鴻章作為代表簽字,他們只看得到李鴻章沒有成功變革。

《走向共和》有個很經典的鏡頭,李鴻章在空無一人的會議桌旁,拄著柺杖,眼神中是無限的嘆息。

他為中國操勞半生,確是最偉大的“賣國賊”

梁啟超這樣評價李鴻章: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評價李鴻章:李鴻章保持了25年最高實力地位,是他支撐了大清帝國的苟延殘喘諸歪貨對李鴻章的信賴遠遠超過了紫禁城的皇帝,如果沒有這樣的有能之士,大清國早已被列強蠶食殆盡。

他為中國操勞半生,確是最偉大的“賣國賊”

西人謂之“當世三傑”:從左到右為德國首相俾斯麥、李鴻章、英國首相格萊斯頓。

另一說是李鴻章與德國首相俾斯麥、美國總統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這個人在那個時代、那種環境、那個位置,他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

對於李鴻章,我們儘可以說他是封建時代的舊臣,說他洋務運動是紙糊的老虎,說他在戰爭中領導不力等等;但是,唯獨不能說他是賣國賊,說他喪權辱國。對這個危難中的國家,他盡力了。

史學家唐德剛評價他,是中國有近代外交以來湧現出的兩個半外交家中的一個。(周恩來是另一個,顧維鈞算半個)。

他為中國操勞半生,確是最偉大的“賣國賊”

“我之老矣,不能效力國家,將來伐謀制敵,禦侮保國之重任皆落諸位雙肩。”在這裡,我看到一位終其一生為國家服務的愛國者,那種寄託國家希望的眼神。

1901年,清政府把這個78歲高齡的老人推到了北京去處理爛攤子,去直面八國聯軍的威逼。

這個人當時已經接近油盡燈枯了。他一邊忍著胃出血導致的瀕臨死亡的大吐血,一邊指揮著下級官員,與聯軍談判。

經過努力,將聯軍方面一開始提出的賠款10億兩白銀降到4億5000萬兩。

這已經是走到生命盡頭的他能夠為國家盡的最後一份力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到來時,他還在病榻上與俄國公使簽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