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梁家河,大国领袖的青春是这样炼成的

6月6日下午,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在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后,首次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了总书记曾经插队的地方——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79名学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寻访总书记的青春足迹,深切感悟他在青年时代就埋下的为民情怀。

走进梁家河,大国领袖的青春是这样炼成的

走进梁家河,大国领袖的青春是这样炼成的

在总书记生活过的地方驻足观看

走进梁家河,大国领袖的青春是这样炼成的

听当年的村民口述历史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习近平

曾经的迷惘与两次逃离

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少年习近平登上了开往陕西的知青专列。

整个专列上,除了他没有不哭的。他不哭,是因为下乡插队对他来说是一种逃离。逃离北京!如果不走,自己的命还有没有都不知道了。

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早年与刘志丹等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62年,习仲勋因所谓的《刘志丹》小说反党问题,受到审查、关押、迫害,长达16年之久。年少倔强的习近平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被作为黑帮家属揪了出来。对方恶狠狠地说,他的罪够枪毙一百次了。

他先是被抓进派出所,然后被改送少管所。当时少管所床位已满,要排一个月才能进去。正好他此前在学校报名要求到延安插队。对方一看,是去延安插队,基本属于流放,就让他去了。

那时,延安还不通火车,知青专列开到铜川后他们又改乘卡车。1月16日,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

梁家河当时有60多户200多口人。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们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地,能看到的最大平地不足100平米。

15名知青分成两组,习近平等6名小伙子分到二队,他们合住在一个窑洞里,挤在一个炕上睡。

干涸的黄土地,贫瘠而陌生的环境,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习近平,感到十分孤独。生存还是毁灭?他每天都挣扎在这个追问中,精神上十分苦闷。他很快学会了抽烟。

在迷惘和彷徨中,他选择了再次逃离,这次是逃出梁家河。

3个月后,他请假回北京探亲。没想到北京风声正紧,因为失去了北京户口,他被当作“倒流”人口抓了起来,再次被送进派出所,并被强制干重体力活,在海淀一带埋下水管道、挖防空洞。

当他再次出现在梁家河时,是5个月之后的事了。他向大队支书梁玉明表示: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

从此,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干活从不耍奸

农村的道德评价标准简单明了,能吃苦,干活不耍奸,人实在,就会得到尊重。

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习近平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主动请教。刚开始,他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一年后,他就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了。

夏天担麦子,两大捆100多斤,他能一口气走完10里山路。冬季打坝,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

他还学会了自己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尽管针脚不那么齐整,看起来有模有样。

那两年,习近平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从沉默忧郁的少年成长为吃苦耐劳、踏实稳重的青年。

读书修身

习近平一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边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精神上的营养。他是带着两箱书下乡的。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他就深以为耻,所以求知若渴。

上山放羊,他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他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他常常看书到深夜。煤油灯烟大,为凑近光亮看书,他的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

当时,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在他心中引起很大震动。书中的主人公拉赫美托夫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为了磨炼意志,甚至睡在钉板床上,扎得浑身是血。

年青的习近平觉得锻炼意志就得这么炼。他们几个知青干脆把褥子撤了,就睡在光板炕上。一到下雨天、下雪天,他们就出去摸爬滚打,淋雨、搓雪、洗冷水澡。

他到处找书看,包括延川当地的文学报《山花》。通过《山花》,他认识了本地作家路遥,两人曾彻夜长谈。路遥惊叹比自己小4岁的习近平知识面比自己广得多、志气高得多。

团结观

父亲习仲勋经常给子女讲团结的道理,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人是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是不行的。

带着这样的“团结观”,习近平开始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

当时,村里有个社员不爱参加集体劳动,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被列为公社的管制分子。一次,他偷集体的葱时被抓个正着,按惯例要召开社员大会批斗他。所谓批斗,就是社员们轮流骂他。

轮到习近平时,习近平没有骂他,而是一条一条跟他讲道理,要他改正错误。对方听了直点头。习近平见他点头,就说:“那你唱个信天游吧。”这句话立刻化解了批斗会紧张的气氛。

后来,这个社员说:“我老汉以后要向北京娃娃学习,可不敢再偷了。”果然,这个大家眼里的二流子开始转变,积极参加集体劳动。

事后,支书梁玉明和习近平聊起这件事,习近平说:“他只是犯了一些小错,完全可以改过来,还是可以团结的人,应该以教育为主。”

尊重人,帮助人,进而团结人,支书梁玉明看中了这个北京娃娃。

走进梁家河,大国领袖的青春是这样炼成的

青年习近平给人的印象是白净、文气、平和

八份入团申请,十份入党申请

在那个年代,“黑帮子弟”的帽子足以压垮任何一个挺直的脊梁,尽管在梁家河,这顶帽子终于被换成“可教育好的子女”。

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开始追求上进。他写入团申请书,一份,两份……不停地写着。他坚信自己的父亲是好人,自己也是好人。

此刻,他的内心没有凄苦感或者自卑感,他只是认为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就会越少。

第八份入团申请书递上去后,终于获得了批准。1972年冬,他成为一名共青团员。

1973年8月,梁玉明问习近平:“你想不想入党?”梁玉明主动当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当他把习近平的入党申请书上报公社时,受到领导训斥:“你胆子真大,敢介绍黑五类!”

“上面有政策、有文件,父辈有问题不该影响孩子,关键看孩子表现。你不批是你的事,但我不能不对他负责。”梁玉明辩解道。

他回来对习近平说:“你应该要求进步,不要怕人家不批。”

习近平再次拿起笔,一份又一份,一直写到第十份入党申请书。

1974年1月10日,公社党委批准了习近平的入党申请,接收他为共产党员。随后,梁家河大队推选他担任党支部书记,梁玉明转任大队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

21岁的习近平终于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曙光。

建沼气的技术能手

就在入党前两天,习近平看到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四川省大办沼气的两篇报道。沼气又能做饭、又能点灯、又能做肥料,梁家河群众要是也能用上沼气该有多好。春节一过,习近平就借了路费,带上两个人前往四川取经。

取经回来,他马上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开始试验。经过反复测量,试验池最后选在他们知青居住点旁边,因为这里的土壤密度相对大一些。

没有石头,习近平带队去河滩挖石头;没有沙子,他们去15里外的山沟挖,一袋一袋往回背,每天两趟;没有石灰,他们向有经验的师傅讨教,四处寻找石灰石,办起了一个小石灰场……

这时有村民过来说:“好后生,四川暖,延川冷,沼气过不了秦岭。”

面对质疑声,习近平相信事实是最好的答案,建好的池子会说话。

当年7月,一个容量约8立方米的沼气池建成了。可是输气管接好后,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出气。

习近平反复检查,沼气池水位在上涨,不断有水泡往上冒,下面一定有气呀!池壁没有发现漏水漏气;拆开输气管,管子也没问题……

是不是导气管堵了?他找来一根铁扦子捅了捅,没反应。他又用力捅了一下,一股粪水喷射出来,“哧哧”的出气声紧接着响了起来。

他顾不上洗脸洗手,赶紧重新接好导气管,打开沼气灶,轻轻擦燃火柴。“呼”的一声,期待的一幕出现了:灶台上蹿起约一尺高的火焰,轻盈地舞动着。

成功了!这不仅是延川县还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到第二年,梁家河大队共建成34口沼气池。延川县提出全县实现沼气化的目标。

1975年8月22日,陕西省沼气利用推广现场会在延川召开,年轻的梁家河支书习近平在大会上作经验介绍。他也因此被评为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大寨先进个人。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1975年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他被组织上推荐到清华大学,结束了7年的知青生活。走的那天,面对全村送行的人,他第一次当众流泪。他人走了,但把心留在了这里。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习近平

走进梁家河,大国领袖的青春是这样炼成的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携夫人彭丽媛回到梁家河,和乡亲们在一起。

走进梁家河,大国领袖的青春是这样炼成的

如今,梁家河不仅通了电,还用上了互联网。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一直保留下来,旁边的墙上复制的是当年的宣传画。

后面的一排窑洞是当年村里人专门为6位知青建的,青年习近平就住在右数第二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