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五色糯米飯:來自植物原色的美食密碼

奶奶是壯族人,關於壯族的許多傳統習俗,因著奶奶的恪 守,給我留有許多的記憶。不過我的印象中,童年裡關於壯族 三月三的記憶,並非人山人海的歌圩,而是香香甜甜的五色糯 米飯。用奶奶的話說是,年輕的時候年年盼著歌圩,現在老了, 趕不動歌圩了,給你們做五色甜糯米飯吧。

壯鄉五色糯米飯:來自植物原色的美食密碼

蕉葉上的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又叫花米飯或青精米飯,是壯族人的傳統美食之一,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紫、白 5 種顏色而得名,杜甫曾為之寫下“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之佳句。五色糯米飯由紅蘭草、黃飯花、楓樹葉、紫番藤提取的彩色汁液,與糯米調染後蒸熟而成。

那時候,老家後山的竹林裡,有一棵高大的楓樹,已經 有近百年的樹齡。每年春天的時候,楓樹在暖風中抽芽長葉, 待到 4 月份就已經枝繁葉茂了。到了農曆三月三前夕,十里 八鄉的人們開始來到樹下,採楓葉。樹太高,有些膽大的男 孩子爬到樹上,接住人們遞上來的長竹竿,竹竿頭劈開一點 岔,方便用於夾住楓葉細枝,然後一扭,便扯下一叢枝葉來。 人們在樹下等著楓葉,同時不斷地叮囑樹上的人務必小心, 抓牢了可別摔下來。

在一片熱熱鬧鬧的歡笑聲中,人們的籃子裡裝滿了翠綠 的楓葉,心滿意足地回家了。對孩子們來說,接下來就是漫 長等待的一夜。等天一亮,就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五色糯米 飯了。而對大人們來說,接下來還有很多工序要做,清洗、搗爛、 過濾、浸泡、蒸煮......

壯鄉五色糯米飯:來自植物原色的美食密碼

植物濾汁後浸泡糯米

做五色糯米飯十分講究技巧,也很耗時間。那時候,因為好奇,我總是會跟在奶奶身邊,看著她做五色糯米飯。奶奶一般先是從比較容易做的黃色、紅色和紫色的糯米飯做起。 黃飯花和紅蘭草是白天時候在菜園子的田埂上採回來的,先 將這兩樣染料分別浸入水中煮開,轉慢火再煮十分鐘,濾出 黃飯花和紅蘭草後得到黃色、紅色和紫色的染料液,放在搪瓷臉盆裡備用。

紅染料、紫染料其實是用同一品種、但葉子形狀不同的 紅蘭草經水煮而成。記得奶奶曾教過我們辨別,葉片稍長點的紅蘭草,顏色稍深,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就成了紫色;葉片較圓、顏色較淺的紅蘭草,煮出來的顏色較淡, 泡過的米即成鮮紅色。

但是要做出又香又亮的黑色糯米飯就不那麼容易了。首 先需要將楓葉放入石臼中搗爛,然後浸入一定量的冷水,浸 泡兩個小時以上,之後用慢火一邊煮一邊用雙手不斷地揉搓 楓葉才能得到黑色的染料液(楓葉水)。楓葉水不能煮開, 一般到八十攝氏度時就停火,把葉渣撈出濾淨即可。

奶奶在做這些工序的時候總是一邊做,一邊對我們唸叨著該注意些什麼,而我當時年紀小,聽過了就算了。現在想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已經基本不會做五色糯米飯了, 一是工序繁瑣,二是對於一些傳統風俗,我們正在不經意間漸漸遺忘了。

當煮好的染料水冷卻後,將糯米泡入其中至少 4 個小時 才能上好色。上好色後就可以將糯米放到蒸籠屜裡蒸煮了。 而每到上色階段,我眼皮子已經打起架來,迷迷糊糊地在藤 椅或沙發上睡著了。夢裡是顏色豔麗的五色糯米飯,咬一口 糯糯的,甜甜的,夢裡都可以笑出聲來。

經過一夜的繁瑣工序,三月三當天的清晨,壯家村莊便四 處瀰漫濃香。天一亮,孩子們聚在一起,個個手中捏著一團團 糯米飯,邊吃邊比,看誰家的糯米飯顏色更鮮豔,味道更香甜。 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大人們的心裡也樂滋滋的。

壯鄉五色糯米飯:來自植物原色的美食密碼

紅蘭草汁液浸染的糯米

當孩子們美美地吃著五色糯米飯,年輕人歡快地趕歌圩去的時候,老人們還有一樣事情要做,就是將採回來的楓葉, 挑一枝插在門口, 壯鄉人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 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記得那時候,奶奶會把做五色飯的染 料渣,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為幸福吉祥的象徵。除了農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 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裡,也要蒸煮 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

壯鄉人愛吃五色糯米飯,還因為它是壯族養生藥膳。糯 米味甘、平,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暖脾胃等功效;紅 蘭草有生血功效,清代《侶山堂類辯》記載:“紅花色赤多汁, 生血行血之品”;黃飯花有清熱涼血等功效;楓葉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有“止洩益睡,強筋益氣力,久服輕身長年”, 用楓葉煮成的青精飯,人食之能“堅筋骨、益腸胃、能行、補髓”。

如今,對於傳統的五色糯米飯,壯鄉人也是變著花樣地 創造出了多種吃法。奶奶會把糯米飯蒸好後,將花生、芝麻 炒熟炒香放到石臼中舂碎,再把花生芝麻碎末灑入五色飯中 拌勻。還有的則是將五色糯米盛入新鮮竹筒,再把竹筒放在 篝火上慢慢烘烤,隨著竹筒劈里啪啦地裂開,那植物的自然 芳香彌散開來,讓人不禁垂涎。

時代變遷,四季流轉,人們吃到的美食每日皆新。但對於壯鄉人家而言,五色糯米飯就像是壯鄉色彩鮮明的記憶標 籤,承載著許多壯家兒女的特殊記憶,是縈繞在舌尖味蕾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