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風起雲湧,國民黨集結八十萬精銳,為何一敗塗地?

伴隨著三年的內戰,解放軍開始與國民黨軍隊展開了大決戰,1948年11月,國共兩黨爆發了淮海戰役,解放軍集結了中野,華野兩大野戰軍,兵力達到百萬;而國民黨方面,更是集結了八十萬精銳,可是說,國共雙方都十分重視。


淮海戰役風起雲湧,國民黨集結八十萬精銳,為何一敗塗地?

在解放軍的每一項條件都不具有好處的情況下,與國民黨重兵集團進行了戰略性大決戰,最後還是解放軍勝利了。在戰後的許多年以後,仍然被人稱讚為奇蹟;國民黨之所以會失敗,不僅僅是因為解放軍英明的戰略戰術,更主要的還是他們已經失去了人心,內部分裂,各兵團互不配合,就知道看熱鬧。


淮海戰役風起雲湧,國民黨集結八十萬精銳,為何一敗塗地?

國民黨在徐蚌地區集結了八十萬精銳,這些軍隊可以說是國民黨的嫡系部隊,而且有很多身經百戰的老兵都是參加過八年抗戰的,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並且,他們所裝備的是美式武器,其武器性能是解放軍的好幾倍,他們的失敗,不是偶然的,先不說解放軍的原因,就是國民黨本身也是問題重重,他們的內部

早已腐敗得無可救藥,並且派系林立,相互拆臺,在戰場上,互相不配合,看著友軍被消滅,卻無動於衷,這樣的軍隊怎能不敗?


淮海戰役風起雲湧,國民黨集結八十萬精銳,為何一敗塗地?

在淮海戰役中,解放軍一共投入了兩大野戰軍,近一百萬人,兵力實際上是國民黨軍隊的兩倍,再加上軍委的英明指導,最終的勝利自然屬於解放軍,而且,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百姓對解放軍的支持,在淮海戰役期間,共有大約近五百萬的民工為解放軍提供著各種後勤支持,淮海戰役的本質是人民戰爭,其戰役勝利也是依靠人民取得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