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婚姻還是親子關係,擁有“愛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動權!

前幾天有個女網友來諮詢婚姻問題:婚姻中,感覺自己總在付出,很累,但老公卻不領情,完全不以為然,不認可自己的付出,自己內心充滿了委屈和怨恨,由此,婚姻也岌岌可危,瀕臨破碎。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的就是“愛的能力”,很多人很想愛,但卻不會愛。

同時,若愛錯了方向,則越用力,往往越疏遠。

其實,育兒和婚姻真的很像,父母如果具備愛的能力,那麼非但孩子會特別幸福、快樂的成長,以後他們長大了,也會成為一個“會愛”的人。

無論婚姻還是親子關係,擁有“愛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動權!

愛的表現方式

1,擁抱

擁抱是人與對方的最大身體接觸,而大人擁抱孩子,更是如同包裹一般,傳遞出強烈的安全感。

在擁抱中,孩子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被父母接納、包容、關愛。

當然親子間也可以親吻,但在中國,異性親子間,一般到孩子讀幼兒園,就會越來越含蓄。

而當大人對孩子的索吻要求半推半就的時候,孩子對愛的確定性就不那麼強了。

因此,親子間愛的表現方式,首推擁抱,無論孩子多大,都可以擁抱。

這麼個小小的動作,有時勝過千言萬語。

無論婚姻還是親子關係,擁有“愛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動權!

2,肯定

育兒觀念的普及,讓現代父母都明白“肯定”孩子很重要,但具體怎麼做,卻還是困惑。

比如:處處有心經常會在遊樂場裡聽到父母們一個勁兒的對孩子說“寶寶真棒!”,但這樣貧乏的語言,在傳達愛時,實在效果不好。

那麼該怎麼肯定、表揚孩子?這裡推薦我一篇舊文: ,大家可以過去看看。

家長經常用正確的方法肯定孩子,孩子會更有價值感,更有方向,更有自信,而這正是被愛滋養著的孩子的典型特徵。

3,禮物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現在孩子受禮物已經成常態,生日、春節、兒童節……都能受到來自父母的禮物。

但父母在送出禮物的時候,有沒有精心安排過相應的場景呢?還是隨手遞給孩子就結束?

這裡就涉及儀式感了,父母適當的安排一些小小的,但精緻的送禮場景,會讓孩子更珍惜這份禮物,同時,對禮物背後的愛,記憶更深刻。

而這一安排也解決了,現在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玩具很多,卻不珍惜的抱怨。

無論婚姻還是親子關係,擁有“愛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動權!

4,互動

分2部分:和父母的互動、和周圍人的互動

  • 和父母的互動,包括雙方共同完成一個項目,在完成的過程中,孩子和父母相互幫助,一起出主意,共同克服困難,最後,享受成功的喜悅。

這便是一整個親子互動,傳遞愛的方式。

  • 和周圍人的互動,則是鍛鍊孩子付出愛。

孩子收穫愛是生活中的大部分時光,在收穫的時候,學習如何愛。

而對周圍人的互動,則給了孩子一個付出愛的實踐機會。

其實不必刻意要求孩子對周圍人如何,孩子在家裡習得如何愛別人,自然就會體現在行動中。

無論婚姻還是親子關係,擁有“愛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動權!

瞭解孩子的個性化需求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們有自己的需求和性格,因此對父母來說,平時要多觀察孩子如何向別人表達愛;多聽孩子提出的要求;多問孩子的具體想法。

如果父母不去了解孩子的需求,而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以為是的關心、愛護孩子,那恐怕就是孩子眼中的“嘮叨媽媽”,“強勢爸爸”了。

具體該怎麼做?很簡單,父母保持一點敏感度就行,不需要很多,因為孩子的表達都很直接,只要留個心,就能瞭解到孩子對愛的渴求方式。

舉個例子:

小紅,經常對媽媽說“媽媽好漂亮!”、“我媽媽最美了!”。

小蘭,經常對爸爸說“爸爸,我今天做了個手工勞動,送給你,希望你喜歡!”

小明,經常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我們晚飯後一起去散步好嗎?”

這樣三句話,你聽出了什麼?

小紅,喜歡讚美、肯定的誇獎;

小蘭,喜歡禮物;

小明,喜歡互動、陪伴。

所以,對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側重,雖然你給孩子擁抱、表揚、禮物、陪伴,他們看起來都很開心,但細心留意過生活後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側重點

而這些側重點,其實也是讓父母喘口氣的時機,也就是說,當孩子最重視的一條,得到了充分滿足,孩子便能減少其他需求。

比如,當孩子特別渴望禮物時,給一個玩具作為禮物,他能自己玩好幾小時,這時孩子對愛的陪伴需求量就少了很多。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學校門口,等待接孩子的家長們經常聚一起聊天:

甲:我們家孩子就是黏大人,一刻都不能自己待!

乙:我們家倒還好,只要給他樂高,他能玩一下午。

這便是不同孩子的個性化需求,父母要有針對性的滿足。

無論婚姻還是親子關係,擁有“愛的能力”,便是掌握了主動權!

如果孩子心中充滿愛,消極情緒和壞脾氣便會遠離他,面對問題,以積極的心態,泰然處之,沉著應對,並能在任何情景下體會美好,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大概便是如此了。


大家好,我是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市心理學會會員。致力於青少年行為問題、親子關係、婚姻情感、個人成長等方面的諮詢和研究。


新浪微博:處處有心·青少年行為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