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獨特“雙份文化”的玻利維亞,它的總統來中國了

有着独特“双份文化”的玻利维亚,它的总统来中国了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資料

獨特的國名

在國人眼裡,玻利維亞這個國家可算上是真正的遠在天邊,光是飛行時間就得二三十個小時,中間還得轉機兩次。我第一次前往這個高原國家時,途中的深刻感受就是:“真遠啊!”

當今世界,遠行的人們總能從任何一個到訪的國度裡發現一些獨特之處。比如印度人的點頭不算搖頭算,比如歐洲的宏偉建築,比如阿拉伯世界的時間觀。但於我看來,這些比起玻利維亞的特色來還是略遜一籌。

玻利維亞國家全稱是多民族玻利維亞國。放眼全球,國家名稱一般是先從最為獨特的那一部分開始,然後是政體(外文往往順序相反),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凡此種種。玻利維亞國名的西班牙文是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那麼,按漢語習慣,應該是玻利維亞多民族國。我想發現這個問題的大有人在,只不過既已約定俗成,權由它作為“獨一份”而存在吧。世界上多民族國家很多,但把多民族放在國名中加以強調,除了玻利維亞,可能找不到第二個,這是總統莫拉萊斯執政後於2009年修憲的成果,是對印第安土著族群政治上長期被邊緣化的一次宣言式的修正。

大難不死的總統

再說莫拉萊斯這個人。現年59歲的莫拉萊斯出身礦工家庭,以古柯農利益代言人進入政壇,在2005年的大選中高票當選。此時距西班牙人開始殖民玻利維亞470多年。

作為古柯農政治家,莫拉萊斯早年險些喪命於美國禁毒部隊在玻利維亞的聯合掃毒行動。莫拉萊斯篤守印地安土著對古柯的崇敬,認為這是印第安文化的一部分,可為人體提供能量。去玻利維亞的政府部門辦事的外國人,絕大多數都會享受到“古柯茶”的禮遇,當地老百姓嚼食古柯葉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本人親身體驗,挺管用,至少有安慰效果。莫拉萊斯對中國革命的“農村包圍城市”十分推崇,坦承他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和平的農村包圍城市之路。

有着独特“双份文化”的玻利维亚,它的总统来中国了

拉巴斯總統府門前的穆裡略廣場,兩面國旗在風中飄揚。

“雙份”文化

玻利維亞有兩個“首都”。海拔接近4000米的拉巴斯(意為“和平”)是行政首都,政府和議會在此辦公;海拔2800多米的蘇克雷是憲法首都,最高法院設立於此。當然,兩個首都的說法是大眾認知,玻國2009年的憲法只說蘇克雷是首都,卻沒有提及拉巴斯。蘇克雷作為首都是老資格的,1826年獨立戰爭後成為臨時首都,1839年正式定作首都。拉巴斯則是20世紀初才發展起來的,那時蘇克雷附近的波託西銀礦走向枯竭,而拉巴斯周邊不斷有新的礦藏發現。礦產就是經濟,經濟就是政治,拉巴斯成為行政首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玻國還有兩面國旗。一面是旗齡160多年的紅黃綠三色條紋旗,中間綴以盾徽,盾徽中央有一頭可愛的羊駝,徽頂有安第斯神鷹飛翔。另一面是七色方格旗,名為威帕拉(Wiphala)。七色方格旗共有49個沿對角線排列的彩色方格,據考證源於印加時代的土著旗幟,是各種重要慶典場合的必備品。2009年,威帕拉在新憲法中被增列為玻國第二國旗,此舉初衷是強化多民族的融合團結。在現實中,兩種國旗的使用往往可以看出一個地區和部門的政治傾向和態度。在拉巴斯總統府門前的穆裡略廣場,兩面大旗在高原的勁風中飄揚,蔚為一景。但在東部省份聖克魯斯,兩旗迎風招展的景象也許就不太容易看到。

玻利維亞的國花也指定了兩種:一種是生於西部常見的高原品種三色魔力花(Cantua),另一種是東部熱帶常見的垂花火鳥蕉(Patuju,Lobster Claw)。高原人和東部人各取所愛,裝點自家花園,賞心悅目自然放在首位。

以上種種,我姑且把它稱為“雙份文化”。這樣的安排,他國少見。一位土著總統,在這種或歷史形成,或新近塑造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治理一個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任務艱鉅。而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自這位土著總統執政以來,玻國經濟發展速度在拉美每每位居前列,已經成功甩掉了拉美倒數第一的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