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你的饭碗还好吗?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出现的AI同传无疑是一大亮点。与会者可以现场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就连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对此表示强烈关注。虽然AI同传被爆出把热词“一带一路”翻译成“一条腰带和一条公路”,还出现了大量乱码之类的bug,甚至传言现场不得不再次寻找人工同传接盘……谈起这些新闻,吃瓜群众们大多只是呵呵一乐,但翻译行业的专业人士都在暗自感叹:自己的饭碗算是暂时保住了。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人工智能翻译还存在缺陷,暂时无法取代人工同声传译。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你的饭碗还好吗?

其实不仅仅是翻译,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焦虑,自己的职业是否会有被机器人取代的一天。

其实类似的焦虑早在两个世纪以前的工业革命时期就存在。因为机器的大范围普及,许多人担心这将导致大规模失业,进而引发社会不平等与动乱。当时的人们甚至把机器比作恶魔。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的纺织工人中多次爆发暴动,工人们通过打砸织布机宣泄自己失去工作的焦虑与愤怒,史称“卢德主义运动”。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你的饭碗还好吗?

现在,人工智能正在促进社会转变,而且这种转变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约8亿人因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而失业。其中大约3.75亿人转至全新的领域工作,而中国将有大约1亿劳动者面临转行。

面对严峻的形势,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比较容易保住饭碗?BBC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对365种职业进行了分析。虽然这项研究仅仅分析了英国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的结论:如果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交能力、协商能力;同情心,创意和审美能力有较高要求,那么这类型的工作被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反之,如果所从事的职业是大量的重复性劳动,需要使用到的技能依靠大量训练即可获得,那么这类型的职业未来很有可能被取代。由此看来,一些服务行业,比如邮政和快递员行业,陆上交通和食品服务行业以及农业,制造业等行业都有被机器人取代的高风险。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你的饭碗还好吗?

我们应当清楚的一点是:技术变革往往更多地影响工作性质,而不是参与工作的机会。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技能本身。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取代一部分职业,但必定会有新职业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性质,我们必须加快学习领域内的新技能。

对于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导致的失业问题,过去的经验表明,弱势群体必须得到相应的保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保障他们的利益,例如建立相应的福利保障系统。在工业革命时期就有专家提出过类似的想法: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享有基本保障收入,这样人们能自主决定自己想从事的工作,在失业后愿意参加就业再培训。

比如,由政府通过税收支配调解的国民“无条件基本收入”(UBI),就是其中之一。要保障基本收入,国家必须有收入,这必然导致更高的税负。有许多人批评这样的福利保障安全网会催生不愿意劳动的懒人,进一步加重纳税人的负担。丹麦为我们作出了成功的示范。丹麦政府实行一种“灵活安全系统”。失业人员每月可领到相当于失业前工资80%的补贴,条件是必须参加就业再培训,失业人员在两年内都可以享受到这项福利。该系统完美地结合了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为所有民众提供技能再培训的强大的社会安全网络。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是社会的主流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初衷,是帮助人类提高工作效率。在许多专业领域,人工智能扮演的是“助手”的角色。对于此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面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需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更迅速地掌握领域内的新技术以适应工作方式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