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盛极百年的契丹族在辽国灭亡后去了哪里?为什么现在五十六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用户62771939841

有网友问:曾经盛极百年的契丹族在辽国灭亡后去了哪里?为什么现在五十六民族里没有契丹族? 首先,契丹兴起以后,建立了辽朝,并且将北方的宇文鲜卑,突厥全部融合进契丹人当中。

这也就快速形成了契丹人的大量人口。到了元朝初期,契丹人还有3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元朝当时规定,第一等蒙古,第二等色目,第三等汉人,第四等南人。

而汉人,包括的不仅仅是我们所说的汉族,而是包括了契丹、高丽、女直、竹因歹、术里阔歹、竹温、竹赤歹、渤海,八种汉人,元朝规定在关内北方地区的这八种人都是汉人,而在关外游牧,不通汉语者等同蒙古。

而八种汉人都是隶属于蒙古军籍的,其实早在成吉思汗的时候,就有大量的契丹人,因为不满金朝统治,投靠了蒙古人,并且成为蒙古军队的主要武力之一。比如,忽必烈手下的万户张马哥,万户脱察刺,万户耶律忙骨带等等。

也就是说,留在蒙古草原的契丹人,全部融入了蒙古,这批契丹人主要是融入了科尔沁,喀喇沁蒙古,也就是东部蒙古。留在北方地区的契丹人全部融入北方汉人,而留在东北的少量契丹人就成为了现在的达翰尔族。

从基因上,也可以支持上述论断,从挖掘出来的鲜卑,契丹和蒙古墓地,都发现了大量的C3北支基因,而在北方汉族里也存在着少量C3北支基因。从军事上来说,汉人八种,才是蒙古征服关内的主力军。

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其实就留给了木华黎1万蒙古军队。木华黎征服金朝,还有随后的忽必烈征服南宋,打败阿里不哥,都是依靠汉人八种军队为主力。元朝军队,主力探马赤军,不仅仅是色目人,也有很多汉人八种部队,而且还有完全是汉人八种部队组成的探马赤军。

另外,忽必烈一个决定建立侍卫亲军,就是征调汉人八种部队组成,分为万户,千户,百户和牌子等四个编制等级。并且设立蒙古达鲁花赤进行监督。比如,侍卫亲军分9个汉军卫,11个色目卫和7个蒙古卫。一共20万精锐的直属部队,其中一半都是汉人八种部队。

正因为,契丹、高丽、女直、竹因歹、术里阔歹、竹温、竹赤歹、渤海,八种汉人全部混编进军队,因此正是忽必烈的这个决定,在元朝经历了近百年以后,契丹民族也就逐渐融合进了蒙古,汉人等民族。


深度军事

契丹到哪里去了?这个曾经雄霸北亚的强盛民族,这个在许多国家语言里至今仍代表着中国的强盛民族,现在在哪里呢?

大难临头各自飞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其实用夫妻来形容契丹人虽然不合适,但也沾点边。比如,如果了解宋辽时期的历史,大家一定都知道契丹人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只有两个姓:耶律和萧。其实所谓的契丹民族,就是耶律部落和萧部落的联姻,契丹人都以部落名为姓,所以终辽一代,契丹人都只有这两个姓,而且是所有契丹皇帝都姓耶律,所有皇后都姓萧。

辽、宋、西夏也曾呈三国鼎立之势

如果说用夫妻来形容契丹人还有点不合适的话,那用后半句大难临头各自飞来形容契丹人可就没有一点不合适了。公元1125年,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在今天山西省境内的应州被金军俘虏,辽朝灭亡。之后契丹各部就开始了四散奔逃,各自寻找出路的历程。

东部契丹人

金灭辽后,将大量契丹人迁入中原定居,另一部分契丹人则投靠了蒙古和西夏。后来在中原定居的契丹人渐渐汉化,至元朝时期,中原的契丹人已经很难和汉族区分了。比如著名的元朝政治家耶律楚才,字晋卿,号湛然居士,晚年又号玉泉老人。他就是契丹人汉化的一个代表,本来耶律楚才都已经不太会说契丹语,汉语已经成为了他的母语,只是元朝灭亡西辽之后,才跟一些西辽的契丹人又学了一点契丹语言文字。

耶律楚才像

因为在中原的契丹人在元朝时就已经基本和汉人无异,所以元朝时把他们都统一归入汉人之列。中原契丹人也就此汉化,后来更是纷纷改汉姓,完全融入汉族。一些资料显示,契丹人所改的汉姓包括吴、张、何、陶、白、黄、贺、胡、金等等,另外现在汉族里还有个别人姓耶律,这些人自然也是契丹后裔无疑。

而另一些契丹人则投靠了西夏,后来西夏灭亡后,他们又融入了蒙古族,和一百年前在辽朝灭亡之后就投靠蒙古族的契丹人也算殊途同归了。

另外还有一小支契丹人在辽朝灭亡后逃到黑龙江流域生活,后来他们与当地一些民族融合,渐渐形成了现在的达斡尔族。近年有学者通过DNA研究,发现达斡尔族的DNA和古契丹人比较接近,所以达斡尔族可以算是现代世界和契丹最为接近的民族了,但是恐怕也还不能说他们就是契丹人。

西部契丹人

而辽朝灭亡之后,四散奔逃的契丹人里,对后来历史产生了最大影响的一支却是向西逃亡的契丹人,也就是跟随耶律大石建立西辽的契丹人。

耶律大石字重德,是终辽一朝唯一一个契丹族进士。他熟读儒家经典,可以说也是契丹人汉化的一个代表人物。辽朝灭亡之时,耶律大石带领200骑亲兵西逃,最终在今天新疆地区建立了西辽政权。而西辽政权复兴辽朝的努力虽然没能成功,也没有对中原历史产生太大影响,却在之后不到100年里威震西域,耶律大石的威名甚至远播西亚乃至西欧,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之后,东征复国的努力很快遭受挫败,于是只能接受现实,转而向西发展。而很快西辽就成为了中亚地区各突厥汗国的宗主。西辽的迅速崛起震动了当时西亚最为强悍的帝国塞尔柱突厥帝国。塞尔柱苏丹桑加尔为遏制西辽的扩张,整合了伊斯兰诸国10万大军东征讨伐耶律大石。而耶律大石也集中了国内所有契丹、汉、蒙古和突厥勇士对塞尔柱大军迎头痛击。公元1141年,双方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卡特万草原展开血战,结果是西辽军大胜,《辽史》记载塞尔柱军队横尸数十里,仅在一个名叫达加姆的峡谷里就战死上万人。

西辽也曾称霸中亚

这次战役被伊斯兰世界称为史上最大战役,塞尔柱帝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不久后就走向了灭亡。而塞尔柱帝国在卡特万战役之前几十年曾经一度占领耶路撒冷,成为持续200年的十字军东征的直接诱因,是欧洲各国高度关注的东方强敌。因此塞尔柱在卡特万大败的消息传到欧洲后,欧洲甚至盛传耶律大石是基督教传说里的“祭司王约翰”,认为他将率大军进军耶路撒冷。这种信念甚至成为了后几次十字军东征的精神动力之一。

刚才说到耶律大石本人汉化程度极高,因此他建立的西辽也有着很浓的汉化色彩。西辽建立时,西域地区伊斯兰化已经非常深入,民间的主要语言已经变成了回鹘语。但西辽的建立再次把汉人和汉文化带入西域。西辽君主从始至终始终使用汉文年号和庙号,汉语也始终是一种官方语言。后来长春真人丘处机去西域见成吉思汗铁木真时,路过中亚名城撒马尔罕,还见到大量“汉人工匠杂处城中”,甚至农村都有许多汉人地主农民。

西辽所铸汉文钱币

但西辽毕竟身处西域,很难不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因此在西辽末期,其皇族也逐渐伊斯兰化和突厥化。公元1218年,铁木真率蒙古大军攻灭西辽。契丹贵族八刺黑带领一部分契丹人逃到了伊朗东南部的起儿漫地区,再次建立了一个小王朝,汉文史籍称为后西辽。但这个王朝已经基本没有汉文化的特点了,而是完全伊斯兰化。后西辽前后总共延续了86年,一直持续到公元1308年,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契丹人政权。最后后西辽被蒙古伊儿汗国灭亡。后西辽的契丹人也渐渐融入当地民族之中。

而在现在阿富汗的主要民族中,有一个名叫哈扎拉的民族自认为蒙古后裔。这个民族有八个主要部落组成,但其中一个部落却叫达尔契丹,目前这个部落也被认定是契丹人的一支后裔,他们的祖先就是随耶律大石流徙中亚的契丹人,后来西辽被蒙古灭亡之后他们又随蒙军征战,最后在阿富汗落脚。这个部落和达斡尔族一样,也成了契丹这个发源于中国东北,终结于伊朗腹地的民族历史的一个注脚。


桃花石杂谈

契丹族从鲜卑族一支转来,兴起于辽河上游,是唐朝培植大以压制西边突厥的,武后时曾经起兵造反,几乎灭唐,后来被剿平,唐亡后藩镇割据,中原内乱,北方契丹九部,趁机做大,耶律阿保机利用诡计,除掉了诸部首领,统一了契丹,建立辽国,阿保机即辽太祖,在唐朝时契丹人就汉化了,唐灭后又恢复了契丹族,虽然他们都精通汉文化,但却创立了契丹文字,但语音还是汉语,辽国兴盛三百年,几乎占有中国整个北方,五代时频繁南下,几欲入主中国,都因中原人反抗强烈而作罢,那时中原虽乱,却是武人当政,骁勇善战,辽人无可奈何,只能遥制梁唐二代,后晋的石敬塘认辽太宗为父,可他比辽太宗还大二十岁,意为一家两国,又割了长城以南十六州之地,从未收回,以后北宋建立,仍然受制于辽,北宋有恐辽症,每战必败,虽称一统,其实河北山西之地,不完全属于北宋,辽兵随意来往,后来北宋联金灭辽,但文官当政,不仅没有收回十六州之地,反而连失自己的城池,但金兵甚是厉害,也不讲什么战略战术,只凭蛮力就把辽国灭掉,辽国灭亡后,其国士分属金,北宋,西夏,蒙古,当然,国土上的人民,自然归了这些国家,契丹族本已汉化,只是后来又烣复了契丹族号,也没有自己的文明,而且历史上已多次改族了,据说契丹人在辽亡后大致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南迁归宋,直接汉化,成为北方汉人,也有迁到江南的,一部分归了金,变成了女真人(在东北地区)或是蒙古人或西夏人,另一支往西,在耶律大石率领下,建立了西辽,即今中亚广大地区,一般所谓民族,都是互相同化,其实历代出现了那么多民族,其实都还是原本土地上原来的往民,只是不断地在改变自己的民族名号,为什么要不断地改来改去呢?因为总有某个小部落出来一个杰出人物,他带领本部落崛起壮大,所以不断扩张兼并周围的部落,这样一个新的民族就出现了,给自己的部众起个族名,弄个国名,弄得好的就去统一中国,弄得不好被人灭掉,部众被人家分散开,分别安插,如五胡内迁,防的便是复族复国,女真兴起,不就是完颜部落由于出了个完颜阿古达而勃兴百年吗?现在女真人不也消失了吗?其实人都还在,只是换了个族名而已,他们先是蒙古化了,后来又恢复了女真,以后又改称满族,现在虽仍称满,实已汉化,看来民族同化,如水走下,总是文明程度高的一方同化文明程度低的一方?所以民族同化具有方向性,但不知将来同化中华者为谁?


缥缈孤鸿影45

契丹民族在公元907年建国,到公元1125年灭亡,享国218年。此后契丹部分皇族逃亡西域地区,建立西辽,在1303年又被蒙古所灭,又享国178年,总计契丹建国时间长达396年,应该算是寿命比较长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了。

契丹从唐末开始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在整个五代和北宋时期,契丹逐渐做大做强,建立了一个强悍的大帝国,与北宋南北对峙,最终先亡于女真,后亡于蒙古。而契丹民族的子民因为战乱原因也不断分散,融入到了很多民族之中。一个强大的民族自此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竟然连本民族最基本的融合力都没有办法保持。

那么,契丹民族到底去了哪里了?根据学者的研究,这个民族的去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契丹族与回鹘族融合】

大辽帝国的灭亡,使得契丹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分化阶段,由于位于中原地区的大辽国被女真所灭,部分契丹族跑到西域地区建立了西辽,和当地的汉族、回鹘(维族的祖先)等民族杂居,最终融进了这些民族之中,完全丧失了本民族的凝聚力。

【契丹族与汉族的融合】

战乱造成了民族的大迁徙,有的契丹族入居中原或南徙南宋,和汉族杂居,逐渐汉化。比如在元朝末年,部分契丹人的后裔,如石抹帖木儿定居浙江台州,已完全汉化;又如耶律楚材父子已完全成为一个真正的儒者,接受汉文化了,其他契丹人在元代散居各地与汉族杂居,也逐渐汉化。因此这部分居汉地的契丹人最后融入汉族之中。

【契丹族与女真族的融合】

契丹族因为分化严重,散居各地,有的在东北地区,被金朝分迁到上京、济、利等路和女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女真化。

【契丹族与蒙古族的融合】

早在辽帝国时代,契丹已开始了分化过程。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契丹族就已大量接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而被汉化,主要从事农业。而居住西北的契丹人则受蒙古族各部的影响,仍以畜牧狩猎为主,这些契丹人的语言和习俗本来就和蒙古各族相近,逐渐被同化。金代的契丹族,一部分入西辽,入西夏,部分留居女真统治的地盘,部分进入南宋,但到了13 世纪,蒙元尽灭诸国,所有契丹统归于元朝。

【契丹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

在元代的契丹人或入蒙古、或入汉族,或在西域,并有少量入朝鲜,甚至在伊朗也有极少量的契丹人。部分少数契丹族人与满族、土族、彝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基诺族、傣族、景颇族进行了融合,契丹族消亡殆尽。

【契丹族部分演变成达斡尔族】

辽代契丹人曾有相当数量迁移到以后达斡尔的居住区,早在939 年,因为东北地区的乌古部水草丰美,就徙三石猎户居之,成为今天达斡尔族的祖先。据统计,目前国内 有13 万达斡尔人,在国外,罗马尼亚有 2 万达斡尔人。这算是契丹族幸运存下来的比较纯正的孑遗。


作家王麟

契丹族建立的辽(或契丹)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鼎盛时期其疆域面积东到日本海,西过阿尔泰山,向北控制整个蒙古高原,向南控制燕云十六州,据《辽史》记载最多时曾有59个附属部落或附属国,包括吐谷浑、铁骊、靺鞨、突厥、高丽、西夏、女真、室韦、回鹘等等,北宋也向其纳贡。由于影响力广播中亚和欧洲,因此在今天的阿拉伯语和俄罗斯语里,“中国”这个单词的读音仍然是“契丹”。


那么,在辽被女真推翻后,契丹族人都去哪了呢?个人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向。

1,跟随契丹贵族耶律大石逃往西域建立了西辽帝国。由于辽国疆域辽阔,女真人虽然将辽灭掉,但并未统治此前辽国的所有领土,耶律大石逃到当时金国人还未触及的西域地区,并在那里集合当地驻军,重整兵马,在额敏(今天新疆塔城)重新建立辽国,史称西辽。西辽一度征服中亚大部分国家,连花拉子模都归附在西辽的势力下,西辽对于东方文明向全世界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一部分人北上逃往蒙古,成吉思汗的大谋士耶律楚材,就是前朝的契丹贵族。

3,一部分人逃到东北边陲,形成今天的达斡尔族。

4,其他人留在故地接受宿敌女真族的统治,但为躲避女真人的报复,大部分隐姓改名,不再自称契丹,从此逐渐消失在史书里。

虽然今天已经没有了契丹族这个民族,但仍旧可以找到契丹人的影子,刚才也说到了,辽灭亡后,一部分契丹人逃到东北边陲躲避敌人,形成了今天的达斡尔族。目前大部分史学家都认为,达斡尔人就是契丹人的后裔。


耶律萧

首先什么是汉人?沙陀人的宋朝,鲜卑人的随唐,五胡中原三百年,汉朝人早以淹没在北方胡人,南方越人的海洋里,直到蒙元定义北方金国人包括女真,党项,锲丹等为汉人,汉人这个概念才出现,所以:汉人不是汉朝人,不是夏朝人,更不是皇炎部落人,汉人是蒙古统治者定义的北方金国境内多民族的总称,决不是日本同盟会16岁娃娃邹容所篡改的汉人内涵为为汉朝人,夏朝人的纯血统皇汉人种的天真童唱。汉人是古代北方中原胡人因99%的文盲率促使其学习使用中原文化人群的总称。从五胡三百年到隋唐,大诗人李白为代表的胡人对中原文化的认识与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别忘了一千多年来直到今天我们的英文国号叫契丹。日本侵略中国不是来统一的,日本为了消弱大陆势力从培养孙中山汪精卫同盟会开始,目的是分裂中国,搞乱搞垮中国。为他独霸亚洲作为殖民地做准备,日本不会学习中原汉语也不会把首都搬到北京,日本只会在殖民地强迫人们学习使用日语,我们就是胡人后代,我们就是越人的后代怎么了?我们就是要和这个标榜自己是正统,皇汉,皇民的日本鬼子斗到底,如果数典忘祖的汉奸们觉得鬼子才是正统请你们不要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去说你们鬼子话写鬼子假名去吧。


我爱祖国的碧水蓝天

辽国被灭,契丹人分裂了,耶律大石领一部分人在中亚建立西辽,后来融入中亚突厥语民族。留在东部的契丹人被女真人压迫,不断反抗,后来在耶律留哥的带领下建立东辽国。但是蒙古崛起,东辽逐渐被蒙古兼并了,作为蒙古军队四处征战,一部分驻守云南。留在东北的一部分就是今天的达斡尔族,也有一些人融入了蒙古族。契丹人融入汉族的比例并不高,原因是契丹和蒙古语言相近,被蒙古收编后更容易被同化为蒙古人,另外当时蒙古人地位更高,契丹人同化成蒙古人显然获益更多。


佛山无影拳

最早听说契丹是小时候听刘兰芳老师的评书《杨家将》,知道了契丹建立的大辽国,沉迷于杨家将忠心耿耿、保家卫国的故事。那时候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听《杨家将》的评书,每天不落,不小心暴露年龄了,呵呵。

契丹族发源于中国东北,907年契丹杰出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大契丹国。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形成北宋、辽、西夏并立的局面。1125年,为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所灭,享国210年。1132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建立西辽,称霸中亚,到1218年被蒙古灭国,又存在了87年。契丹先后建国超过300年。

那么辽国和西辽国灭亡以后,契丹的族人到哪里去了呢?很多人对此都有心存疑问。

第一、留在中国北部的契丹族人,这些人在金国和蒙元等政权200年的统治之下,逐步被同化。当然,蒙古人在征服北方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屠杀,很多契丹族人也难逃厄运。

第二、一些契丹族人跟着耶律大石逃往了中亚,辽国是对佛教的尊敬达到了痴狂的程度。从辽国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例如萧观音、耶律和尚等等。但是这个政权被伊斯兰世界包围着,这个信仰佛教的国家显得格格不入。在西辽国灭亡之后,中亚地区的契丹人逐渐也被同化,不过他们是被伊斯兰化的而已。

第三、大多数的契丹人还依旧在他们的祖籍东北蒙古这边,与汉族、蒙古族、满族等等民族都融合在了一起。

第四、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英勇善战的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后者是最难寻找的,因为,契丹族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不复存在了。

经过不断地迁徙、隔离和融合,多数契丹人如扔在大海中的冰一样融化了,用一个专业术语命名即“分子意义上的后裔”。


枫火恋城

女真灭辽,契丹人3支流向:

1.汉地契丹人,逐步汉化、女真化,元朝时被归为色目人,并于元明时期全部汉化,融入汉人族群;

2.西迁契丹人,建立西辽,逐步突厥化、伊斯兰化,融入新疆、中亚族群;

3.东北契丹人,逐步女真化、蒙古化,融入后起游牧民族。根据DNA分析,现今东北达斡尔族与契丹人最为接近,有较高概率是契丹人后裔。


Alexhan

公元1125年,辽朝灭亡。此前一年,辽朝宗室耶律大石带领部分契丹人北走。公元1134年,辗转迁移到中亚的耶律大石带领部分契丹人重建辽政权,史称西辽,逐渐淡出中华各族,融合为中亚各族的一部分。辽灭后,一部分契丹人融入蒙古、高丽等少数民族,其余则进入河北和山西,本民族的特点渐渐褪尽。蒙古灭金时,他们和女真人一起被蒙古统治者视作汉人。契丹作为一个完整的民族在元代已不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