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羌、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之间有关系吗?为什么?

阿柯的烦恼


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如果说没有关系也不可能,但是想确切的追究起源也比较困难。

北方游牧民族,先有崛起主要有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这些游牧民族在某一时刻强盛雄踞北方,随后又衰落消失、迁移或者被融合。某一游牧民族强盛起来后必然会吞并之前民族的一些部落或者残部,所以他们之间必然有一些血缘关系,但是大体应该还是隶属关系。

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入匈奴则为匈奴,入鲜卑则为鲜卑。

匈奴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第一个崛起的统一民族,曾控制很多弱小的部落及民族,比如鲜卑

鲜卑曾是匈奴帐下的附属部落,在匈奴被汉打败后,北方游牧民族重新开始一次势力大洗牌,而这个过程中鲜卑崛起逐渐吞并匈奴的地盘与残余部落,成为新一代霸主。

鲜卑后来分裂为西部鲜卑、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

西部鲜卑包括吐谷浑部、乞伏部和秃发部等;中部鲜卑包括拓跋部和柔然等;东部鲜卑包括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等

柔然民族起源众说纷纭,有匈奴说、东胡说、鲜卑分支说等,但是柔然的上层世袭贵族来源于拓跋鲜卑

柔然原先受拓跋鲜卑的奴役,在拓跋珪南下中原时,柔然崛起于更北的草原,并逐渐统一各方势力。

柔然是一个有拓跋鲜卑人统治的一群融合鲜卑与匈奴的游牧民族

突厥不是民族名称而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名称,原为柔然统治下负责打铁的

突厥带有匈奴血统(历史经过这么多年,没有才怪),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分之一。

最主要的突厥后裔民族是土耳其人,土库曼人、撒拉尔人,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鞑靼人(新疆及周边地区的塔塔尔族),阿塞拜疆人,乌兹别克人,维吾尔人,吉尔吉斯人

契丹起源东胡或鲜卑,女真为黑水靺鞨,自古生存在东北的少数民族

宋人说契丹为匈奴之种,但是南北朝与唐人记载契丹源于鲜卑或者鲜卑系别部,南北朝时契丹为游离与鲜卑、柔然、突厥等统治下的部落,不时被人欺负,最终团结起来变得强大。

女真则为黑水靺鞨,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肃慎,北魏称"勿吉",隋唐时写作靺鞨,契丹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的称呼代替了靺鞨。

羌族源于古羌是古代对居住在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商朝是就有方国“羌国”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先祖,铁勒诸部的一支,北朝后期开始处于突厥汗国统治之下

除了羌多居于西部,女真居于东北,其他民族强盛时期的活动区域差不多,一个民族兴起,必然要取代前一个势力,而这个过程中也必定会互相吞并融合。


妖鬼杂谈录


题目里这些民系既有关系,也没关系。

第一、羌人很明确,就是指西戎北三苗O3系和夏后氏西支的O1系。目前羌族成分也是这两种基因各半。究竟这两支民系哪一支才是标准的羌人,目前还不能定论。我个人认为北三苗O3为正宗,因为从流入彝族的民系看,有的还保留着羌夷的名称。周秦两代返回的羌人也反应出是北三苗。

O1系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源自夏人西逃后融入。另外一个是与O3系羌人一样是从中东一同返回的。这一支历史上是大洪水后被帝尧集团击败发配东北,然后又从东北出发去的中东。大禹这一支是发配四川,由四川经甘肃、陕北返回的夏人。由中东返回的那一支O1历史上可能不在羌方里。而是在鬼方联盟里。他们其实一直都是以回虎和龟自称的。

第二、回鹘其实就是回虎的意思,指返回、东归。而羌方是达来。来和回都是回归的意思。鬼方与羌人一样就是东归的以色列支系。所谓殊途同归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北三苗是被大禹击败后才离开中原到西部牧羊,进而去了中东埃及。他们不是一同去的,但在古埃及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返回时却是一并返回的。

回鹘的前身被认定为丁零人,丁零也是鲜卑的一种。而我认为更早应该是鬼方。就是日耳曼基因R1b与夏后氏O1的联盟。其中可能还有部分印第安Q系。今天维吾尔族里很明显存在日耳曼基因R1b,但O1不见了。其实O1脱离出来自己成了一族,哈萨克人祖先可能就是,月氏就是他们,越人也确实自称海萨。然而今天的哈萨克父系基因在战争中丢失了。回鹘里的O1还变成了那个不可描述的族群。那个群体里就同时有O1和R1b。就是说他们与O3一样都是与东归的以色列有关。历史上就是随蒙古人返回的那群了。

后来的回鹘则已经是日耳曼主体远走,O1分离出来之后的了,再后来回鹘里融入了白匈奴时代的波斯基因和阿拉伯基因、蒙古基因、还有13%的汉代士兵基因。很奇怪,苗蛮体系数理就是13。

回鹘虽然成分变化很大,但是文化却保留着。你能明显看到其文化与中国古代沿海民系的类似之处。比如其典型服饰中的两色竖条纹饰在日本、台湾原住民、西南百濮民系以及欧洲都有。而是标准的两色竖条服饰是绿白两色。达板城与日本大阪、中国沿海大班是一个词,就是老虎的意思,指斑纹。舞蹈很明显是割头舞,与沿海支的猎头文化一致。

第三、突厥其实就是以鬼方、回鹘为基础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日耳曼和月氏就是其中核心。后来日耳曼带着一部分北欧基因I系去了欧洲,留下一部分日耳曼人带领着众多跟随民系,就是土耳其人的前身。

所以很容易发现,日耳曼的桀们与夏桀、突厥名称的一致,大夏阿富汗也是阿虎汗的意思。甚至奥氏在阿拉伯语里指中国,其实就是指中国沿海。但土耳其有奥斯曼、日耳曼有奥地利等等。标准的突厥还是指日耳曼基因R1b和夏后氏的O1这个联姻体,但因为存在多个高加索跟随民系,又因为草原互相兼并,所以很杂。目前土耳其里只有14%的日耳曼基因R1b,这个数字同样神奇,因为这个体系的数理就是十四。

维吾尔算是保留回鹘名称的这一支,严格地说他们文化上与哈萨克一样更接近突厥。而土耳其更多是奴隶军团后裔,而且还流入了高比例的阿拉伯基因。

第四、鲜卑如果以锡伯族作为参考应该与鬼方有关系,与突厥,与东胡里留守的白种有关系。其摸你黑习俗在西南百濮民系里还存在。这是因为颛顼时代在中国沿海搞 和九黎 时与矮黑融合留下的文化。

但后来鲜卑其实是匈奴入东胡后,形成的新鲜卑。其主要民系是羌人的北三苗O3,还有部分匈奴的另外两个民系极北基因N和白匈奴R1a。北三苗羌人O3构成的鲜卑就与汉族是同源的,汉族是周秦两代返回的北三苗。汉代楚人刘邦做主中断了与游牧民系联系。这部分鲜卑后来就兼并了东胡C系构成了蒙古族。所以蒙古族文化是以北三苗文化为主的。蒙古一词也是苗族的芒勾。

第五、契丹有些搞笑,一直都以为是东胡民系为主,匈奴系鲜卑为辅助。然而不是。其主体目前发现是楚人北逃的一支,基因O2a。与泰国老挝主体基因一致。他们不可能是随萁子北逃的,萁子族为O2b,O2就是商代的主体民系。O2a没有南逃的,其实就是楚人的一支,汉族里存在5%。这一支最大可能是楚汉争霸时代项羽的族人失败后北逃。因为如果再晚,汉文化就会很浓重。太早不可能,最早的古人是随族群统一行动的。不会轻易分开。今天契丹后裔的达斡尔族还保留着泼水文化。这也狠狠地打了那些把泼水节说成源自印度的媚洋学者的脸。

契丹里确实存在东胡和鲜卑化的匈奴,尤其与蒙古联系紧密。但主体确实是楚人。后来耶律大石带领部分契丹去了西域建立西辽,这也使得这个没有出过中国的民系在西域也有存在。这也使得那些脑残学者把泰国人说成源自阿尔泰。后来西辽人有的随那个不可描述的群体返回。所以有名人信誓旦旦认为自己是外族,然而验了基因是O2a。这个基因在西部最大可能是西辽后裔,其次是汉族士兵后裔。最后补充一个,老挝泰国也称寮。老挝泰北还保留有楚人的偏髻发型。契丹的剃秃顶明显与匈奴一样是受到了东胡影响。与百越断发纹身一致。

第六、女真应该就是东胡了,如果与满族核心一致的话,就是东胡民系里的O1。属于发配东北的那一支留下领导两支矮黑跟随民族的群体。比如日本基础就是少量O1带领D系渡海建立的。后来的添油战术使得日本保留了沿海支的文化,与汉文化不同的那一部分就是。今天的日本当然占优的是萁子族O2b和秦人汉族的O3。

关于女真研究不多,只能说属于东胡。不排除有匈奴民系流入。比如N系。满族皇族测了基因确实是O1,这也使得他们以为是南岛民族。其实不是。东南亚的O1是百越南逃的结果。属于大禹体系,夏人后裔。就是说夏人大多数是返回江浙老家了,再后来才被迫南逃。东北的则是大鲧时代就北逃的那部分。满清和那个不可描述群体返回其实都是冥冥中注定的。估计有一天黄种老大支系N系也会有这个机会返回的。


國病


古代羌人发源于西北地区陕甘一带,一部分农耕一部分游牧。周穆王时西征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秦汉都和羌人有冲突。战败的羌人进入北方草原是一个很好的避风港。事实上,匈奴是多民族部落的联合体。北方草原上象个大舞台。东汉时,窦宪北伐打败北匈奴迫使其西迁。鲜卑人开始统治北方草原,留下十余万戶北匈奴改口自称鲜卑人。鲜卑人入主中原后,逐渐汉化,做为民族主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留在草原上的鲜卑人建立柔然帝国。突厥人为匈奴别部,即匈奴的一个支系,所以土耳其人把建军节提前到冒顿单于时代的原因。突厥人为柔然锻奴,打铁的有较高生产力。突厥人灭了柔然以后建立突厥帝国,东起兴安岭西自里海。整个北方草原突厥化,使用突厥文字,说突厥语言影响至今,属于阿尔泰语糸。柔然人失败后有一支踏着匈奴人足迹西迁称作阿兰人。向东分成两支。一支在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之间生活形成契丹人。另一支迁到兴安岭一带称作室韦,唐时室韦一支又叫蒙兀室韦或萌古子形成后来的蒙古族。所以北方草原上的民族或许血源相近,或者是多族群联合体。当一方强大时称匈奴,当鲜卑人主宰草原时又都自称鲜卑,即然都生活在草原风俗和语言有着同一性或相似性。为了生存称呼只是一种符号。女真人源自三代时期的肃慎自古和中原交往密切,以渔猎和农耕为主。汉魏时称作挹娄,南北朝时称作兀吉,隋唐时称作靺鞨。靺鞨又分作黑水靺鞨和栗靺靺鞨。其中唐代栗靺靺鞨建立了渤海郡国。辽代黑水靺鞨发展成女真建立大金国。几百年后女直变成满族。







关东侠客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们不妨以中原王朝为时间轴,从先秦时期开始梳理,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兴起和灭亡有一个大致了解。只要搞懂了这个,对于这些民族的关系也就比较好理解了。

先秦时期:羌

羌族是泛称,主要指的是先秦时期在中原王朝西部游牧部落,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青海一代。

在殷商时期,羌族建立的部落是有部分是殷商的属国,其部落首领也曾在朝中任职。

到了周朝时期,很多羌族部落开始融入中原,其中的分支“姜”与周王朝关系极为密切。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羌人建立的义渠国一度也极为强盛,其领地包括今甘肃东部、山西北部、宁夏和河套以南地区。

义渠国在于秦国经历了170多年的战争后,最终被秦国所灭,羌人就此逐渐被秦国融合。生于的部分则居住在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大部分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后迫于秦国压力,羌人再次迁徙,直到汉朝时期才有部分再次内迁形成东羌,融入中原王朝;剩余的西羌则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

秦汉时期:匈奴

匈奴其实和羌人大致源于同一时期,羌人生活在中原王朝以西,而匈奴则生活在中原王朝以北。

在殷商时期,随着中原王朝的扩张,很多原本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林胡、楼烦、犬戎等少数民族被迫北迁,这些民族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融合之后,逐渐形成了三个大的部落:月氏、东胡、匈奴。

先秦时期的匈奴人主要生活在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远,随着不断征服和吞并其他游牧民族,匈奴开始壮大。赵国在击败林胡、楼烦之后,匈奴趁机吞并两个部落。战国末期到秦朝时期,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大败东胡王,赶走月氏,开始成为中原王朝北方的最强民族。

汉朝时期,在北方崛起的匈奴已经成为了中原王朝的最大敌人,面对匈奴的强盛,汉朝初期选择以和亲稳定对方,积极谋求发展壮大。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对匈奴展开反击,就此拉开了中原王朝和匈奴之间长达270余年的拉锯战。而在于中原王朝的交战中,匈奴最终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内迁逐渐融入中原王朝。

东汉和帝时期,汉军大败匈奴北单于,北匈奴主力开始不断西迁。此后,北方的鲜卑族开始强盛,逐步占据匈奴故地,五六十万匈奴人从此开始自称鲜卑人。而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随着逐渐的汉化,也最终分裂融入并形成了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匈奴作为一个民族自此消失。

三国两晋:鲜卑

鲜卑的起源史学界至今没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鲜卑起源于北方部落,东汉时期被封为王侯,管辖鲜卑、乌桓等部落。后来随着匈奴的分裂,鲜卑开始逐渐摆脱匈奴控制并崛起。

东汉时期,鲜卑先是联合乌桓、丁零、南匈奴和西域各国大败北匈奴,在北熊恼怒被破中亚后,鲜卑趁势占据蒙古草原,并吞并匈奴数十万人口,开始正式崛起于中原王朝北方。崛起后的鲜卑再次对东汉北方形成威胁,于是东汉与鲜卑冲突爆发。但在鲜卑首领檀石槐去世后,鲜卑分裂为三部分,分别是云中、雁门一代的步度根集团;代郡、上谷的轲比能集团;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的东部鲜卑。

三国时期,轲比能集团开始兼并其他鲜卑各部,最终统一漠南鲜卑各部,开始对曹魏北部边境形成威胁。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刺客韩龙将轲比能刺死,鲜卑各部再度分裂为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相互征伐,其中秃发部和乞伏部也先后从鲜卑分裂出来,并开始内迁中原。

两晋时期,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崩溃,天下大乱,鲜卑各部也趁机立国,先后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七个国家。

建立北周的宇文氏同样来源于鲜卑族,乃是东部鲜卑时期的宇文部。北周灭亡后,鲜卑族国家全部灭亡,逐渐消融在其他民族之中。

隋唐时期:突厥

突厥的起源同样难以定义,早期的突厥极为弱小,归附于柔然,为其炼铁奴,后迁至阿尔泰山一代。六世纪中期开始崛起,552年大败柔然,于漠北建立了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并奴役控制周围的铁勒部落人(回纥前身)。

隋朝时期,由于隋朝的分化离间,583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其中东突厥可汗为突厥可汗的正支嫡系。隋末时期天下大乱,东突厥开始崛起,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先后归降。

唐朝时期,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命李靖等率兵10万,大败突厥军,俘虏颉利可汗,次年东突厥彻底灭亡。显庆二年(657年),唐朝派出两路大军进攻西突厥,西突厥战败,并最终被灭。

永隆元年(680年),南迁的东突厥余部北返复国,682年建立后突厥汗国,但在唐朝和回纥的联合攻击下,最终于745年亡国。后突厥灭亡后,部分并入回纥,部分融入唐朝,突厥这个民族也就此基本消失。

唐朝时期:回纥

回纥源于早期的“丁零”部落,早先生活在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北部边缘,弱小时期相继受匈奴、鲜卑和柔然等国的奴役。四世纪之后,“丁零”又被称为“铁勒”、“高车”等,主要分布在西起伏尔加河,东至兴安岭的东西万余里的欧亚北方大草原上。

突厥崛起之后,铁勒部受突厥的奴役,为了与突厥对抗,“韦纥”、“仆固”、“同罗”、“拔野古”等东部铁勒中较大的九个部落结成地域性的“回纥”部落联盟,被称为“九姓铁勒”。

唐朝时期,天宝三年(744年),骨力裴罗率领的回纥联盟在唐军配合下推翻突厥汗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漠北回纥汗国。回纥汗国早期与唐朝关系极好,在安史之乱中还曾出兵帮助唐朝平乱,并在贞元四年(788年),改回纥为“回鹘”。

九世纪中期,回鹘被黠戛斯击败,回鹘诸部就此分裂,有的被黠戛斯俘虏,有的则南迁至内地,有的迁至甘肃西部投奔了吐蕃,大部分则迁至西域,进入安西都护府辖地和于阗以西的地方,这部分回鹘在融合了突厥各部、汉人、操焉耆、龟兹、于田语,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之后,最终形成了维吾尔族。

迁往西域的一部分进入了中亚草原地区,并最终联合葛逻禄、样磨等族建立起了喀拉汗王朝。十二世纪初,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迁至中亚,征服了喀拉汗王朝和高昌回鹘王国,建立了西辽。而在西辽末期,高昌王则脱离西辽归顺了成吉思汗,高昌回鹘成为了蒙古的属国。

唐宋时期:契丹

关于契丹的来源,主要有鲜卑和匈奴融合和鲜卑系别部两种说法,不过总体来看,契丹是和鲜卑密不可分的,是在此基础上融合多民族后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

契丹崛起之前,虽然号称契丹八部,但总体仍然比较弱小,天保四年(553年),北齐高洋亲率大军攻击南下契丹,俘获10余万人,契丹损失惨重,后又遭受突厥侵扰,导致部落离散,八部已然不全。隋初时期则分别依附于隋朝和突厥,逐渐获得恢复,但在大业元年(605年),契丹南下时再次遭到隋朝毁灭性打击,4万余人被俘。

唐朝时期,契丹在唐初形成部落联盟,但仍臣服于突厥。虽然一度崛起,但在唐朝的攻击下又迅速衰败。突厥灭亡后,契丹又依附崛起后的回纥。直到唐天佑四年(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可汗,契丹这才迎来了真正的崛起,在历经“诸弟之乱”、“盐池之变”后,耶律阿保机清除了内部反对势力,重新一统契丹八部,并在神册元年(916年)建立“大契丹国”,年号神册。

五代时期,辽天显十一年(936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请辽国出兵攻击后唐,后唐灭国。后又灭掉了石敬瑭建立的后晋,辽国开始占领大部分中原地区,并在辽大同二年(948年)二月,改国号为大辽。

两宋时期,辽国后期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辽天庆四年(1114年),完颜阿骨打(女真族)起兵反辽,并在1125年攻灭辽国。辽国灭亡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补,建立西辽政权,意图恢复大辽,然而却不想成吉思汗崛起,最终在1218年被成吉思汗灭国。

西辽灭亡后,大部分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契丹人沦为了金国的臣民,后来这部分契丹人不仅频繁起义,且积极参加蒙古灭金的战争,并随着蒙古的征战,最终遍布中国、朝鲜、中亚和西亚等地区。少部分西辽贵族则在八剌黑的带领下,在今伊朗南部临近波斯湾的克尔曼地区建立了起儿漫王朝,史称“后西辽”,最终这部分契丹人融合于回鹘、蒙古和中亚当地人。

明清时期:女真

根据《金史·世纪》记载,女真应当起源于靺鞨族,宋朝人称女真为朱里真,后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真。

宋朝时期,女真臣服于辽国,后来完颜阿骨打一统女真各部,在收国元年(1115年)建立金朝,国号“大金”,领导当时东北的汉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共同反辽,1125年攻灭辽国后获得辽国大部分土地,随后金国与宋朝联盟破裂,金国开始大举攻宋,最终灭掉北宋,占领了北方大片土地。但随着北方蒙古的崛起和南宋的反抗,加上金朝自身的腐化,金国开始迅速衰败,最终在天兴三年(1234年)被蒙古所灭。

金朝灭亡后,女真人仍三局在关东,并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

明朝前中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收回了辽东领土,并与高丽划界于鸭绿江。永乐年间,明朝开始经略辽东,并在辽东陆续设置384卫、24所、7地面、7站、1寨,并设奴儿干都司统管。永乐以后,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各部被迫南迁,到英宗时期,逐渐稳定定居在浑河上游地区,迅速发展,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等“建州三卫”开始崛起。面对女真的发展,明朝采取“分其枝,离其势,互合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的策略,导致女真各部相互牵制、陷于分裂婚战不休。


明朝中后期,万历十一年(1583年),出身建州左卫指挥使世家的努尔哈赤因祖、父被明朝误杀,以先人所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并最终一统女真各部,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开始公开与明廷对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自立为帝,改元崇德。

后金崛起于辽东后,一面与明军对抗,另一面拉拢攻击蒙古各部,最终一举占领漠南大片领土,开始从长城以北全面威胁明朝北疆。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灭亡,后吴三桂与李自成农民军在山海关激战,吴三桂向清廷求援,多尔衮随即率满清军队入关参战,击败李自成军,并正式迁都北京,征服全国,开始了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此后满洲族改称“满族”,解放后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满族到了今天仍主要聚居于中国东北、华北一带,散居全国。


【写了三个多小时,已经凌晨两点了,实在没精力校正了,大家见谅】

香茗史馆


古代羌族,原居住在陕西西部,甘肃南部,以及青海河湟流域一带。东汉时期,董卓镇守的凉州经常和羌族交战,每次战胜对方都会把俘虏往关中迁徙,陆陆续续,日积月累下来,到三国时期已有五六十万的规模。五胡十六国时期羌族建立后秦政权,因为和汉人长期杂居,久而久之融入了当地。另一部分则合鲜卑族合成吐谷浑,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礼佛信教,后被藏族融合。

匈奴崛起于河套阴山,控弦三十万,雄霸漠北,屡次伺机南侵中原。宼边抢掠,杀人夺物更是不计其,秦汉两朝都视之为心腹大患。最终在汉朝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卫青,霍去病等一干天纵奇才的能臣武将,经年累月,不遗余力的打击下。把匈奴一分为二,一部分投降称臣,被迁入关内,逐渐融入汉族。一部分则在北单于的带领下深入不毛,远走西方,建立了匈奴帝国,纵横欧洲,号称上帝之鞭。

突厥是匈奴后裔,原居住在阿尔泰山南麓。本来臣服于柔然,后期强大之后反噬其主,击败柔然。占领了漠北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巅峰时期,横扫草原,形成了突厥王超。疆域之大,东起辽西,西连西亚,北至贝尔加湖,虎视中原。后来被唐朝先后击败,投降之后被迁入关内,和汉族融为一体。一部分则西迁至阿富汗,在中亚成立了塞尔柱王朝及奥斯曼王朝。

回纥,契丹,鲜卑,女真也都是北方草原,雄霸一时,辉煌无二的强大民族。每当一个部落的兴起,就会有其余部落在刀枪剑戟下的臣服,草原悠久的历史,伴随着部落的兴衰荣辱,此兴彼亡,上演了不计其数,你死我活,的民族存亡大战。几千年的分分合合,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时至今日,早已分不清。

至于斯坦人则先后被大草原的匈奴,突厥,以及他们的后裔建立的王朝征服过,占领过,其中绝大部分血液里流淌着大草原,经血与火洗礼的血脉。


小魔225694741


这个真不好说,他们世代居住北方草原,都有各自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他们属于不同民族,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关系,就算有也是后期不断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关系,就好比契丹这个曾经非常强大的民族后来被融入到汉族和其他民族当中。

在中国境内各个民族到了后来都相互融合了也就很难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了,很多少数民族跟汉人接触以后都接受了汉族思想和文化,连姓氏都改成汉人的姓,很多北方汉人其实早期都是少数民族。但不管怎么演化,我们都是中华民族,都是血浓于水的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