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射殺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而是此人

水滸傳是一部古典文學 也就是小說 那麼小說的情節如何肯定就得依據原著所描素的實際情況而定 而在原著裡面 晁蓋是在梁山征討曾頭市的時候被亂箭射傷 中毒不治身亡 而射傷晁蓋的箭頭上有個明顯的史字 由此可見 射箭之人為曾頭市的教師史文恭 故 晁蓋是死於史文恭之手 。

《水滸傳》裡射殺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而是此人

史文恭

雖然書裡的答案表面上是史文恭,但作者一直都在暗示是另有其人。

一、在半夜撤退中一箭正中面門,他是背朝史文恭的。

二、除了他沒有其他人中毒箭,只有晁蓋中了箭,半夜裡這等於是盲射,史文恭要有這本事還在曾頭市當什麼教師啊。

三、箭上刻有史的名字,但他又不傻這樣殺了梁山老大勢必會遭來暗殺報復(事實也如此)。

四、在出徵曾頭市之前宋和晁矛盾已明顯分化(晁蓋已經意識到了危機他被架空了,要不也不會冒進打曾頭市),有晁蓋在一天,梁山就不可能被招安。

《水滸傳》裡射殺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而是此人

晁蓋

晁蓋作為梁山老大,手下眾將卻都以宋江馬首是瞻,晁蓋對宋江不滿;晁蓋稱為“天王”有明顯的造反意圖,而宋江卻一心想著招安,給自己一個好前程,對於招安的態度,也可見兩人關係不會太好,只是礙於宋江在眾頭領中的威望,晁蓋也不好發作,晁蓋生前屢次要將寨主位子讓給宋江,自己快死了不正好能讓位給宋江嗎?“捉得史文恭的,便為山寨之主”這樣的話。這話對於宋江的政治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削弱,對梁山未來的前途是非常大的負面影響。這話可以看出晁蓋對於宋江的憤恨,也同樣可以看出晁蓋把私人恩怨凌駕在整個梁山之上。 想那宋江,武功平平,他生擒史文恭的難度不比中國足球拿世界盃冠軍小。

《水滸傳》裡射殺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而是此人

招安還是對的

宋江謀殺晁蓋的動機是客觀存在的,再看曾頭市那邊,從一開始就揚言要活捉晁蓋宋江去領賞,過了幾天就放毒箭了。而且只一箭,只射到了晁蓋自己,沒射到旁人,不太科學。再說史文恭好像並不知道晁蓋中箭了,否則陣前射殺梁山老大,曾頭市早就到處吹牛去了。後來宋江帶兵打曾頭市的時候,曾頭市好像壓根不知道晁蓋死了,所以還派人來講和,試想如果史文恭真的射殺了晁蓋,曾頭市還有講和的餘地嗎?

《水滸傳》裡射殺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而是此人

此時的宋江悲喜交加吧

花榮是宋江最倚重的人,他以箭術聞名。先說花榮這個人,他跟李逵一樣,都是宋江的忠實僕從,也幹過不少傷天害理的事。花榮為了幫助宋江收服秦明,他使用了極其卑鄙的手段,派人穿了秦明的衣服冒充秦明去洗劫青州,殺死好多無辜的百姓、焚燒了好多房屋,並有意陷害秦明,慕容知府將秦明一家滿門抄斬,秦明報國無門只好入夥。為了使秦明死心塌地,花榮把妹妹許給秦明做妻子,秦明又說服了黃信,建立了宋江有戰鬥力的武裝隊伍,為日後宋江在梁山站穩腳跟打下了堅實基礎。

《水滸傳》裡射殺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而是此人

小李廣花榮

執行射殺晁蓋任務,很多人紛紛說是花榮,花榮箭法出眾,宋江的心腹。正因為如此,宋江才不會讓花榮去,因為萬一沒射中反而被抓到了的話,宋江就名譽掃地了。這時候二龍山的楊志才是最佳人選。

《水滸傳》裡射殺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而是此人

青面獸楊志

1、楊志和晁蓋有仇,楊志是將門忠烈之後,晁蓋不截取生辰綱的話,楊志就能升官發財了,這是楊志的夢想,晁蓋害的他落草為寇,令祖上蒙羞,自己也差點上吊死了。從書上可以看出楊志上山之後面對晁蓋,心裡一直有一種說不出的痛楚,兩人根本沒有任何交流。

2、楊志屬於二龍山派系,不屬於宋江派系,所以即使事發,宋江也能來個死不認賬。站在楊志的角度上,宋江主張招安,晁蓋沒表過態,楊志必然支持宋江,只有這樣他有朝一日才能洗脫汙名。

3、楊志的箭術十分出眾,在大名府和周瑾比試的時候,已經證明了具備百步穿楊的真本事。

4、楊志從他第一天落草那一刻起,他自身揹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上了梁山之後基本上隱身了。他不想一輩子窩在山裡當強盜,渴望回到體制內。

《水滸傳》裡射殺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而是此人

招安是少數服從多數的結果

如果晁蓋不死,梁山不主張招安,後面的關勝、呼延灼、董平他們怎麼會答應入夥?書還怎麼往下寫?晁蓋的死是必然的。施耐庵已經不在了,他的真實想法到底怎麼回事我們也不知道,我說的只是有這麼一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