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賜弘時自盡的是雍正帝,真正要弘時命的到底是誰?

十三爺在臨終前,告訴雍正最大的秘密就是看到“弘時身上有八哥的影子”。作為雍正皇帝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在臨死前透露這樣的言語,無疑給雍正內心重重敲了一錘:他必須提防弘時。

寶親王弘曆一直都是雍正皇帝最得意的兒子,因為弘曆年幼都得到康熙的歡喜,留在宮中培養。這也成了雍正皇帝在“奪嫡”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籌碼。

而隨著康熙的年老,太子胤礽二次被廢,“九子奪嫡”愈演愈烈,雍正皇帝在鄔先生的輔佐下一步步得到康熙的信任,最後成功擊敗實力最強的“八爺黨”,繼承了皇位。而八爺也迫於無奈,只有接受這個結果,但是“八爺黨”始終都沒有放棄對雍正皇帝的對抗,於是他們有組織有紀律的對抗雍正的“新政”,彈劾年羹堯,彈劾田文鏡,拉攏隆科多,“八王議政”逼宮等等。

特別是“八王議政”,差點讓雍正皇帝難以招架,關鍵時刻是張廷玉和胤祥救駕,化解了朝堂危機,隨後雍正皇帝徹底擊垮“八爺黨”,特別是八爺胤禩,雍正對其恨的咬牙切齒,將其改名為“阿其那”。

隨後,八爺胤禩被圈禁,但是他卻無時無刻不對雍正進行干擾。而他最大的干預就是對弘時的影響。

《雍正王朝》賜弘時自盡的是雍正帝,真正要弘時命的到底是誰?

弘時本來是對繼承人沒有太大的期望的,雖然他是雍正的三子,弘曆的哥哥,但是雍正各種示意讓所有人都明白未來的繼承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弘曆。

而後,隨著弘時與八爺胤禩的不斷接近,胤禩的為人處事風格影響了弘時,因為胤禩向來的風格就是一個字:爭!

在康熙年間,胤禩就是沒有機會的,畢竟他出身低微,但是他心存野心,明白只有去爭才有機會,不爭是永遠輪不到自己。於是,他就不斷拉攏人心,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但這一切卻讓康熙更為忌憚,絕不允許他這樣去做。最終雖然沒有成功,但給四爺製造了最大的麻煩。而四爺對其也是甚為懼怕。

弘時受到胤禩的影響,說白了就是激發了他內心對皇位的渴望,這種渴望要是沒有倒還無關緊要,一旦被激發就如同洪水猛獸,一發不可收拾。隨後,他就開始謀劃,當然他的參謀就是胤禩。

從“科考洩題”開始,弘時就圖謀不軌,而胤禩就借審案之機與弘時有所勾結。他就想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意來藉助弘時來實現,故而導致的後果就是弘時被老謀深算的胤禩所擺佈。

而後,胤禩就攛掇弘時除掉弘曆,因為只有除掉弘曆才能掃清最大的障礙,那麼皇位就唾手可得。而在弘時還沒定心時又是胤禩告訴他“心不狠站不穩”的道理,於是他就在弘曆外出辦事時安排人手刺殺,當然,弘時陰謀沒有得逞,而雍正卻已然明白了弘時的浪子野心。

回來之時,二兄弟心知肚明,表面一團和氣,弘曆也是城府極深,絲毫沒有挑破弘時的陰謀,但是雍正心急如焚,當得知弘時的所作所為,卻已然動了殺心。

《雍正王朝》賜弘時自盡的是雍正帝,真正要弘時命的到底是誰?

隨後,雍正把弘時叫到列祖列宗的牌位前,一一說破弘時的所作所為,歷數其罪惡,弘時心驚膽戰,不斷求情。雍正卻不為所動。

“朕不殺你的八叔胤禩,是因為你皇爺爺康熙臨終說了話,朕再苦再難也不敢違背了他老人家的意願。可也因為如此,這幾個人給朕和祖宗的江山社稷帶來了太大的後患。為了給弘曆留下一個安定的基業,朕不能留你”。

賜死弘時以後,雍正也是心痛異常,癱倒在地,被圖理琛揹回。

其實,弘時的死罪魁禍首其實就是八爺胤禩,他喚起了弘時的內心的慾望與野心,導致弘時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而他與八爺胤禩的勾結更讓雍正忌諱莫深,萬分忌憚,雍正覺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跟自己的敵人站在一起。

而相比弘宙,不斷的逃避,甚至“活出喪”,實乃高明的保命之舉!而弘時卻沒有做到,慾望害了他。

所以,真正要了弘時的命的就是八爺胤禩,直接是讓他萬劫不復。

《雍正王朝》賜弘時自盡的是雍正帝,真正要弘時命的到底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