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木馬別搞我!我是憑自己本事吃的雞

當加數字密貨幣身價暴漲,再到幣海里的跌宕起伏,一小撮紅了眼的礦工們竟將魔抓伸向了單純可愛的“吃雞”遊戲!這是多少宅男宅女們消磨時間的神器啊,你們也下得去手…那些令人夢寐以求的三級頭,98K,空投箱,吉利服…就這麼被挖礦木馬荼毒了!簡直男默女淚,喪心病狂!

也不知列位對於“礦工”這個“新興職業”是否瞭解。但如果你跟得上潮流,瞭解區塊鏈與加密數字貨幣的話,至少對這個詞彙是絕對不會陌生的。

挖礦木馬別搞我!我是憑自己本事吃的雞

不過以防萬一,還是做一下簡單的科普吧。

比如:我們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鐘就會記錄一個數據塊。

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數據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酬勞。最初,大約每10分鐘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酬勞。但是會每4年減半,以此類推。

而要成功生成數據塊,就需要礦工找到那個有效的哈希值,而想要得到正確的哈希值, 挖礦速度,也叫“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hash碰撞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手裡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的hash碰撞。算力就是挖比特幣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得的比特幣越多,回報也就越高。簡單理解就是利用物理設備的"計算"能力來得到數字貨幣,再提取到數字錢包裡。

挖礦木馬別搞我!我是憑自己本事吃的雞

PS:礦機投資回本後剩下的收益都是穩定的。

那麼,可想而知,“礦工”就算不是“黑客”也算是計算機互聯網領域的佼佼者了,可想而知,當他們紅了眼發了瘋,網絡,就倒黴了。

比如:通過木馬病毒來控制他人電腦,通過隱蔽的消耗被害主機的資源來獲得虛擬數字貨幣,而通過木馬傳播而莫名淪為“礦工”的受害者電腦們,則會出現大量的耗電,顯卡、CPU等硬件也跟著急劇損耗,等等一系列的糟糕情況,比如:CPU資源佔用突然飆升到75%以上、電腦性能急劇變差,發熱量持續上升,不但嚴重的影響到了計算機的正常工作,長時間挖礦還會縮短無辜硬件的使用壽命。

挖礦木馬別搞我!我是憑自己本事吃的雞

常見的“挖礦木馬”形式大致可分為兩類:本地挖礦和雲端挖礦。

本地挖礦木馬的代表當屬KMSpico Windows的“激活”工具,由於盜版Windows、office在國內屢禁不止,網絡上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激活工具,尤其更換Win10系統的熱潮,導致了搜索Win10激活工具的指數迅速飆升,如果這些工具中暗藏木馬,難以想象“受害者”會有多少。

而除了本地挖礦木馬之外,還有一種更高明的木馬植入形式——雲端挖礦。

它指的是黑客通過植入帶有挖礦木馬的腳本來竊取用戶資源,進行在線挖礦。通俗點說,就是一些採礦平臺專門為網站開拓的一種收入來源,不必在網頁上夾帶大量廣告,只要在網頁內嵌入開採Monero的代碼即可,這些代碼就會使用訪客電腦的運算資源來開採,而Coinhive會從開採出來的Monero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其餘歸網站所有,還真是互惠互利。

而當“無敵金身”與“入局神裝”等外掛(PS:風格還很玄幻,充斥著各種靈異視頻。)讓無數吃雞達人咬牙切齒之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挖礦木馬就這麼悄咪咪的潛伏進了“雞神”隊伍。

挖礦木馬別搞我!我是憑自己本事吃的雞

可能是因為《絕地求生》、《荒野行動》等吃雞遊戲對玩家電腦的配置要求較高,“紅眼礦工們”一經發現此絕佳挖礦機器們便控制不住的下了黑手了。

去年12月,騰訊電腦管家已經發現了一款名為tlMiner的挖礦木馬藏身於《絕地求生》輔助程序中,影響機器高達數十萬臺。此外,同期發現的另一款門羅幣挖礦木馬利用《荒野行動》輔助二次打包程序進行微量傳播,並在今年呈現了不斷上漲的趨勢。

其實對於外掛氾濫的問題,荒野行動官方也曾多次表示一定嚴打,並積極檢測推出新的反外掛機制,且每週強化。

可是…我想說:諸位雞友們…咱憑自己本事吃雞不好嗎???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