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WanShare:比特幣歸零,你信?

前言:我總是想起,以前歷史老師常提起的那句話,“落後就要捱打”。這種落後不僅是技術上的落後、硬實力的落後,還包括意識形態的落後。你知道你落後別人,還有得救;你不知道你落後別人,那誰能救你呢?


區塊鏈WanShare:比特幣歸零,你信?

最近有位韭菜,在半個月前行情稍低的時候買入了一些比特幣,小賺了一筆,但總放心不下,時時關注行情,一有風吹草動非得拉我聊上一陣,慰藉一番。昨天不知從哪兒看來了“鬱金香泡沫”,便在微信上三番四次的問我,比特幣是否有歸零的風險。我想了想,刪繁就簡,回覆兩字,沒有。

什麼是鬱金香泡沫呢?

16世紀末,荷蘭的鬱金香憑著稀有性和觀賞性贏得了權貴階層的青睞和追捧。投機商借此機會高價收購鬱金香球莖,然後以更高價格倒賣給達官顯貴。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種投機行為中來。到了1634年,由於大量外國商人的聞風而來,鬱金香價格一漲再漲。1637年的1月,一支高達64盾的普通鬱金香球莖在一個月內價格猛漲到了1668盾,然而兩天後,這支鬱金香球莖的價格跌到了0.15盾。這就是鬱金香泡沫,歷史上的一次金融泡沫。

因為鬱金香事件有一些地方和比特幣有些相似,一旦行情震盪,便總有人拿這個說事。

鬱金香是一種植物,離開土壤很快就會枯萎,為了滿足狂熱的炒作,在實物交易的基礎上,商人們發明了一種用合約取代實物的交易方法。交易雙方確定交易的鬱金香數量和價格,簽訂一份交易合約,通過轉讓合約的方法進行下一次的交易。比如A將10朵鬱金香花按照時下的價格賣給B,在B確認A的庫存屬實後,雙方簽訂一份合約,B依照合約付給A 10朵花的錢,A在合約上簽字證明自己已將花轉讓給了B,然後B等到價格再次上漲之後,拿著付過錢的合同去找尋下一個買主。

比特幣歸零謠言總會時不時的冒出來,真正懂內情的人只會嗤之以鼻,因為這一聽就是一個外行人在瞎嚷嚷,不值說道。

很多新入場的朋友因為認知不足,總會聽風就是雨。

比特幣和鬱金香兩者差別在哪裡呢?

我們從經濟學原理來看,商品價值是凝結於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商品的價值可以從內在價值和使用價值兩個角度來衡量。《資本論》中使用價值的描述”The usefulness of a thing makes it a use-value...Use values are only realized in use or in consumption.” 使用價值是某物的有用性,某物越有用,使用價值越高。

鬱金香的價值量不高,一朵普通鬱金香所需的生產成本從種子、土地、肥料、人工、培育週期上來看,確實不高。其次,它的使用價值不高,只有觀賞價值。

比特幣的原點價值。

我們從目前比特幣的生產過程來看,不考慮其他生產成本的情況下,比特幣的內在價值(原點價值)錨定的是生產過程中的電費。簡單來說,比特幣的價值量跟挖礦的電費掛鉤。

那麼,挖一枚比特幣需要多少電費呢?簡單舉個例子,就拿市面上功耗較小的螞蟻s9的礦機來說,算力是13.5t,功耗是1400w。

礦機在二十四小時運行的情況下:1.4千瓦×24=33.6度;

市面上功耗較大的機器神馬m3:算力是11.5t,功耗是2150w;

二十四小時運行情況下單臺耗電量:2.15千瓦×24=51.6度;

平均一天一臺機器需要43度電。

就目前比特幣的挖礦難度來看:

btc每t收益:1T*24H=0.00003516BTC

按綜合12t的機器算力來算每天產量為:

0.00003516×12t=0.00042192btc

那麼單臺挖到一個btc的時間需要:

1/0.00042192=2370天。

全球平均電費為0.3元 kw/h,那麼一枚比特幣所需電費為:2370×43×0.3=30574元,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難度來算,現在一枚比特幣錨定的內在價值為3萬元左右。

而根據中本聰的《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白皮書中對比特幣挖礦的設計,2012年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產量減半,2016年7月,比特幣進行了第二次產量減半,目前記一頁賬本獲得的獎勵是12.5個比特幣。下一次減半會發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幣總數不會再增加,總量是2100萬枚。也就是說,挖礦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挖礦的成本將會越來越高。

比特幣的使用價值。

說實在一點,比特幣有價值儲備的價值、有價值傳遞的價值、有作為收藏品的價值;說大一點,比特幣有顛覆現有金融系統的價值、有重組社會經濟模式的價值。

比特幣的真正價值要從其本質上看。

基本沒有人會想一些常識性的問題,“1”為什麼是“1”?黃金為什麼是一般等價物?因為這是常識,大家都認為如此。但如果深入到事情本質,有些問題並非表面那麼簡單。

在經典的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中對於黃金的描述,黃金天然是貨幣。

黃金為什麼能成為天然的一般等價物?

在古代,人不知道黃金有什麼用處的時候,黃金還尚有工業價值的時候,對人類而言並無大用。黃金用來製作工具的話硬度太低,數量稀少,又不能用來穿衣保暖,也不能用來造屋住人,可以說是吃不能吃用不能用,但是中國人承認它的價值,所有擁有文明的人類形成了共識,所以黃金就是天然的貨幣。加之黃金太稀少,而且非常穩定,很軟很容易切割,所以坐實了貨幣這一名頭。

價值的本質是共識。

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一書中提到:“是貝殼還是美元,它們的價值都只存在於我們共同的想象之中……“信任”正是所有金錢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在這種信任的背後,有著非常複雜而長期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網絡。為什麼我會相信貝殼、金幣或美元鈔票?原因就在於:我的鄰居都信。正因為我的鄰居都信,所以我也信。” 黃金能成為固定的一般等價物是因為我們人類都接受一個共識,“黃金是貨幣”。

現在的比特幣比黃金更具優勢。首先比特幣的儲量比起黃金更有限,2100萬枚;其次比特幣比黃金更容易交易,可以輕鬆的從地球的一端傳輸到另外一端;比特幣可以免費匯出,可以對每筆交易收取很少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再則比特幣更容易儲存,只需要一個U盤,甚至存在網上也可以;還有,比特幣的安全性非常高,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第一次把財產的所有權真正的交還給了個人來保管。

比特幣的本質也是共識。

作為比特幣的基礎,區塊鏈如今的應用價值和前景已經得到業界的共識,涵蓋了金融、共享經濟、電力、物聯網等諸多領域,中國、美國、日本等各國政府;高盛、谷歌等各類主流機構和公司都已經在大力投資這一技術。區塊鏈的應用前景使得比特幣本身擁有一個相對堅實的生存基礎,而不是像鬱金香泡沫曇花一現。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和交易平臺接受比特幣交易,比特幣的流通性變得越來越好。比特幣的基礎建設和共識俱全,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結語

我們判斷一個事物往往需要放到更長遠和更廣泛的視角中去考慮,而不僅僅是侷限於眼前。萬丈高樓平地起,在比特幣基礎越來越牢固的今天,可以預見其前景是光明的。

區塊鏈WanShare:比特幣歸零,你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