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名將成為今天門神,激烈征戰吐血上百斤被活活累死

隋末有一位絕世猛將,他一生征戰,戰功赫赫,名列唐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至今仍然被我們所熟知,甚至成為了中國人的“門神”,民間關於他的故事很多,有些被人們當成了典故引用。

此人就是隋末唐初的猛將,秦瓊。

隋末名將成為今天門神,激烈征戰吐血上百斤被活活累死

在民間故事《隋唐演義》中,秦瓊是一位義薄雲天,事母至孝,武藝高強,人緣極好的人物,他初為隋將,後歸瓦崗,最後成為大唐秦王李世民的麾下猛將。《隋唐》中的秦瓊善使雙鐧,絕招就是“撒手鐧”,又稱“殺手鐧”,這個詞彙成為我們今天對於壓箱底絕學的形容詞。另外,“秦瓊賣馬”等故事為廣為流傳。

可以說,秦瓊的其人其事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廣為傳頌。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歷史上真實的秦瓊。

歷史上秦瓊可以說是官宦世家出身,他的祖輩在漢朝就是一方太守,進入魏晉南北朝時代秦家也是世代為官,秦瓊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北齊官員,後歸北周,再歸隋朝。

到了秦瓊這一代,他成為了隋朝的一名基層將領,最早在隋軍大將來護兒手下任職。

秦瓊的母親去世,來護兒親自去秦瓊家慰問,其他將領不理解,就問來護兒:“我軍將士家屬死喪很多,你為什麼偏偏對秦瓊這個小兵這麼器重?”

來護兒說:“秦瓊驍勇善戰,又有志向和氣節,這種人將來必成大器,我不能以普通人來對待他。”

結果,來護兒的預言實現了。

隋末名將成為今天門神,激烈征戰吐血上百斤被活活累死

隋末天下大亂,秦瓊跟隨當時的隋軍第一名將張須陀討伐起義軍,秦瓊有勇有謀,很快就在軍中嶄露頭角,成為了隋軍中出名的猛將。

後張須陀戰死,秦瓊歸裴仁基節制,裴仁基投降瓦崗,秦瓊因此成為了瓦崗軍將領。

瓦崗軍首領李密組建了一支精銳的“近衛部隊”,號為“內軍”,共八千人,分派給八名勇猛的將領率領,這把個人就是赫赫有名的“瓦崗八驃騎”,秦瓊位列其中。

瓦崗軍在李密領導下風光一時,但不久就因為內訌以及消耗而走向衰亡。

瓦崗軍解散後,秦瓊先歸王世充,再降李世民,就這樣,秦瓊終於找到了自己從稱心如意的君王。

李世民組建精銳騎兵“玄甲軍”,以秦瓊為統領之一。

秦瓊勇冠三軍,戰無不勝。

據說,兩軍對壘時候,只要對方有強壯剽悍的武將炫耀武力,李世民就會派秦瓊單騎突陣,將對方斬殺於萬馬軍中,以此挫傷敵軍銳氣,秦瓊每次都能完成任務,斬將奪旗,因此秦瓊又被唐軍稱為“萬夫莫敵。”

隋末名將成為今天門神,激烈征戰吐血上百斤被活活累死

秦瓊幫助李世民統一天下,李世民對他的武藝人品都讚賞有加。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執政,冊封秦瓊為翼國公,左武衛大將軍,賜食邑七百戶。

歷史上的秦瓊使用的兵器不是雙鐧,而是馬槊。

他在生命後期常年疾病纏身,他重病時曾對人說:“我征戰一生,光流血就流幾斛,怎麼能沒病呢?”(《舊唐書》記載秦瓊語: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隋唐時代一斛為現代大約幾十斤,幾斛約等於一百多斤,正常人血液含量是體重的8%,一個重160斤的成年人全身血也就是13斤,一百多斤血等於體內的血換了幾遍。

可見秦瓊身為開國名將,其功名爵位確實是用命換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