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停发新股,才能说是跌到底了?有哪些依据?

风轻云淡77461196

关于停发新股,就说明市场已经跌到底了,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这样的证据我并没有发现。但这里可以谈一谈,新股发行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从中可以一窥趋势的判断。

最近市场一直连续调整,而且不断创出新低。这段时间独角兽企业也集中上市,而且体量一个比一个大,确实对于A股市场形成一定的抽血效应,那么是不是停发新股就预示着A股市场见底了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新股彻底停发是不可能的。A股市场作为一个融资平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发新股。如果这个真的被取消了,那么A股市场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其次,新股的发行不能停止,而且节奏会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快速的状态。最近两年新股的发行一直保持着一个很快的节奏,这种上市速度一直受到各方面的诟病,甚至有的人认为,中小创之所以处于两年的熊市就是乱发新股的过错。个人认为,中小创一直处于弱势,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趋势的推动以及交易思维的转变。新股发行速度的提升,只不过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能作为主要因素。这两年管理层一直致力于解决新股发行的堰塞湖现象,不断的提推升发行新股的速度,最近一段时间在发行新股的质量上又有所提升,可以说,管理层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奏,既能够发行新股,又不对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目前看,这种节奏的探索还在持续之中。


最后,新股的发行对于底部阶段的确认,没有直接的关联。市场底部的确认在于自身趋势的推动,比如目前大盘处于月线级别调整之中,在调整周期和调整结构没有完成之前,一切都需要耐心等待。而新股的停发与否,只不过是一个影响短线交易的因素,不能作为长周期趋势确认的标志。

总之,A股市场停发新股是不可能的,更实际的是寻找一个适应市场趋势的发行节奏。而我们广大散户交易者对于阶段底部的确认,更多的应该从技术面和基本面的角度去分析,不能简单的认为新股不再发行,就预示底部到来。


小散李大鹏

证监会为啥要停发新股?这必须要在股市跌迭不休,融资功能基本丧失的情况下,不是管理层要停发新股,而且市场信心不足,大量新股发行,根本发不出来。

停发新股往往只是权宜之计,这是给A股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后续股市行情只要稍有好转,新股IPO又要开始大量发行。A股市场为啥要建立?就是解决上市企业的融资问题,如果A股市场长期新股发不出来,那就可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过去,停发新股只能说明管理层呵护市场,让股市歇一歇,喘口气,等歇够了再来新一轮新股发行,并不是A股就要见底,A股见底的标准是新股处于长期停发状态,这倒是真的。不过,我告诉大家,以后停发新股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了,监管层最多就是在某个时间段放缓新股发行的节奏。

原因很简单,决策层已经重申了股市的直接融资功能,在高层看来,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银行给实体企业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但中国经济又要依赖于实体经济,怎么办?只能拓展多渠道的直接融资功能,而股市便是直接融资的重要市场。未来不仅是独角兽企业上市,巨无霸企业也要从海外回归,新股停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少。但你不能说股市一直不会见底的呀


不执著财经

停发新股,往往说明A股投资信心已经到达冰点,并不意味着股票市场已经发生重要性的转折点。但是,从历史走势分析,停发新股,往往属于一种底部信号,随之而至的,则是股票市场投资信心逐渐回暖,市场赚钱效应逐渐提升,但底部并不意味着最低点,这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以及时间距离,但停发新股代表着一种政策信号,非市场信号,而政策回暖信号出现之后,市场仍需要等待市场信号的回暖。


郭施亮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是这种情况。停发新股或者大幅缩减发新股的量会引起一段很好的行情。比如说2005年-2007年间的“大牛市”,虽然市场经济的飞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但是在此时间段内的新股发行也是低于历史水平的;又比如2013年-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2013年、2014年发新股的数量以及融资额度都是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可以说是减少发行新股给予了牛市的基本环境。当然,如果看一下其他的非牛市时间,发新股体量大,2017年发新股的数量达到了历史高峰:433家,而2013年为0家。

所以这么一对比,数据很鲜明的倾向于停发或减少发行新股能够达到跌到底的说法。其实这些依据并不能精准的说明什么问题,从显示中确实是可以看出停发、减少发行新股能够达到底部的效果,但是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难以预料的。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跌到底的依据有以下:

经济周期向上、宏观经济转暖、货币政策宽松或是稳健发展。这可以说是股市跌到底以后形成反转的重要因素,因为大环境将向好,作为市场经济晴雨表之称的股市理所当然也是先行一步。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就算停发新股,股市在短时间内也是无法形成底部的,因为卖出的人远远大于买入的人。

停发或低于历史水平的融资额,在相应的条件之下发生这样的事情,极大概率会是跌到底,因为没有了“抽血”效应,来到股市中的钱会逐步的推高股指、股价。


炒股哥说

其实纵观过往A股的运行历史,中间也不乏暂停IPO的例子,实际上A股至今虽然成立还不到30年,但已经出现过9度暂停IPO(停发新股),从过往数据来说,新股停发与否和市场市场跌到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能说,停发新股能满足下大众投资者心理上的众矢之的,有利于缓和市场和投资者的恐慌,利于市场反弹,但不一定能带来市场见底。比如:

2008年9月16日~2009年6月29日,A股第七次暂停IPO期间,市场大反弹,引发小牛市;

但是此后在2012年10月,A股又触发了第八次新股停发,其后市场没有大反弹,还是进一步下挫,一直到当年12月4日刷下1949.46的低点后才引发大反弹。

再参考A股第九次暂停IPO效应,那就是2015年的7月4日,发生该次IPO暂停前沪指收报3686.92,不过此后沪指也是一路下跌,虽然后来遭遇大救市反弹一波,但沪指在2016年的1月27日探下2638.30才见底,进而迎来白马蓝筹股的慢牛行情。


风生焱起

停发新股同股市到底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a股成立以来,一共经历了8次较长时间的新股停发,而停发期间大盘表现也是有涨有跌,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规律,只不过最近3次新股停发,同大盘见底时间都比较吻合,所以市场才普遍发出了停发新股,股市见底的声音,最近三次停发新股的时间分别为:

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总计停牌时间:264天 , 对应2005年998点的底部。

2008年9月16日-2009年7月,总计停牌时间:191天, 对应2008年1664点的底部。

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2月,总计停牌时间:260天,对应2013年1849点的底部。

可以看出虽然见底发生在停牌期间,但这主要由于这三次停牌时间都较大,而且正好是在大盘下跌调整已经非常充分的情况下停发的,说明说服力并不是很强。从历史经验来看,新股发行对市场更多是一个短期影响波动,并不能改变市场的大趋势,只不过大盘下跌过程当中,如果新股发行频率较大,投资者习惯将下跌原因归咎于新股的发行,其实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担忧,更多来自于心理层面,其中的逻辑当然来自于新股发行带来新资产的供给,吸引资金分流到一级市场,则供求格局改变,市场下跌。

如果新股募集的资金额度较小的话,那么对市场的冲击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比如今年募集额度非常大的独角兽集中上市(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宁德时代等),那整体抽血效应就比较强了,对于市场的冲击力度肯定就会比较大了。

鉴于股市存在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融资,如果长时间停发,那股市存在的意义何在呢?所以近期我们看到新股发行的节奏还是非常快的,尤其在去杠杆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下,股市的直接融资功能更应该体现出来,此前高层也多次强调了要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从去年发审委的成立,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股停发几乎不可能,但是加强对新股过会的审核是肯定的,从源头上规避更多垃圾股进入a股。


侯贤平

跌到底的信号有很多,比如地量的出现等,其中,停止新股发行,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这一信号,透露以下信息:

一、这是一个政策信号,监管层表明态度了,希望股市不要跌了,再跌就会引起系统性风险。比如,有的企业将本公司的股票进行质押,如果股票跌倒一定价格的时候,银行就要将股票抛出,用于抵扣贷款,不然银行会赔本。为此,就要维护市场的稳定。通常来说,监管层维护市场的手段中,有两个手段比较容易操作。一个是国家队进场拉指数。另一个就是停止新股发行了,给市场一个信号。告诉投资者,底部到了,可以投资了,希望投资者进场,维护市场稳定。

二、技术上看,当停止发行新股的时候,肯定技术底部也到了。一般来说,停止发行新股的时候,市场也是跌得很惨的时候。不管是市盈率,还是破净数量,还是其他技术指标都会处于可投资的位置。比如,现在很多银行股破净了,此时投资,盈利的概率就很大。

三、停止新股发行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就不跌了。股市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尽管监管层发出底部信号了,但由于踩踏效应,很多资金夺路而逃,造成股市惯性下跌。同时,由于股市没稳定下来,场外资金出于避险的需要,也不会贸然入场。由于散户一般是右侧交易,在此情况下,就应该准备好子弹,一旦市场发出开始上涨信号,及时入场。

当前,新股发行仍在进行,说明监管层仍认为现在的指数,处于安全区域,继续发行新股,不会引起金融风险,但个股又跌不停,那么散户朋友就应该审时度势,规避风险。


小不点333

  • 在大A股有个熟悉的规律。就是每周来一次新股。从不例外。如果有一周不来了,你会感觉到非常不适应了。

  • 现在的股民是非常期待停发新股的。在之前,在行情不好时往往会停发新股好长一段时。而在行情疯狂时会发盘子较大的新股来警醒市场。事实上停发新股和股市的涨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也仅仅是一种态度。
  • A股成立以来,一共经历了8次较长时间的新股停发。在停发期间大盘有涨有跌。这和世界杯魔咒是一个道理。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并不是停发了新股,大盘马上就会上涨了。也不是说发行了新股,大盘就一定要跌。最近3次新股停发,都是在大盘底部区域,因此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只要停发新股,股市就会见底。

最近三次停发新股的时间分别为:

  • 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总计停牌时间:264天 , 对应2005年998点的底部。

  • 2008年9月16日-2009年7月,总计停牌时间:191天, 对应2008年1664点的底部。
  • 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2月,总计停牌时间:260天,对应2013年1849点的底部。

  • 事实上,最近在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的背景下,直接融资就成了中小企业壮大发展的一条路子。发挥股市这个直接融资的功能成为一种共识。而且,排队的IPO也是非常多,如果停发一段时间,这些排队的企业可能就会延缓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上市了。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才会不断发行新股。发挥它应有的直接融资的功能。现在看来,停发新股可能不现实。只有从源头上把控上市公司的质量才是必须面对的。在大盘不好时只能做到尽量减少发行数量和金额,已经是不错了。停发新股也不一定会让股市见底。不过带给股市的就是一种比较大的心理上的利好。

股海重生2015

这个规律在以往可以适用……停止发新股,然后股市见底,现在不同了。

1,发新股决心很大,股灾都没有停。您觉得现在还会停吗?

2,有人说跌到2000点就停发。列位,现在国家队护盘,3000点坚决护住,您跌到2000点!有难度啊!

3,市场资金虽然缺乏,但是的确有新增资金入市。

4,主力资金还在三四线城市炒房地产呢!等调控一紧张,资金没地方去,只有来股市!

飞刀觉得新股不停发,发不停……源源不断抽血,真的是罕见…这也是股市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



飞刀47号

对于新股发行与股市是否见底,我有一些自己的研究和分析,与有缘人分享实战的答案。


一,新股停发。


新股停止发行,这个情况在过去股市28年的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几次。当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之后,当新股上市开始跌破发行价的时候,就会暂停新股发行,特别是当股市行情很差的背景下,新股确实会停发一段时间。新股停发,不代表股市已经见底,但是,却是股市见底的其中一个信号。因为股市完全见底,还需要观察政策面和成交量,才能完全确定股市的底部形成。

二,为什么停发新股会有是股市见底的信号之一?


当新股停止发行之时,就说明从政策面角度,希望稳定股市的走势。当新股不断发行的过程之中,其实就是在不断增加股票的供给,如果资金需求没有配合和跟上,则会导致股市的持续下跌。如果暂停新股发行,就等于没有供给,但是资金需求还在,就会推动股市的反弹和上涨。


三,新股发行将常态化。


虽然,在过去28年的股市发展过程里面,发生几次暂停新股的发行,不过,现在开始到未来,新股发行将常态化,不会再出现和发生新股暂停的情况。因此,股民对这点需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把股市见底,寄托在新股停发的前提下。并且,股市见底,也不代表股民就能赚钱,更重要是股民投资理念和投资能力,才能帮助股民通过股票投资真正盈利。



关注抖音号:雄风投资,每天与您分享,专业的投资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