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一再落敗,柳傳志、楊元慶都被喊來背鍋,究竟是誰的錯?

最近,在各大網絡平臺都能看見“5G信道標準聯想為什麼不給華為投票”的討論,輿論幾乎一邊倒的討伐聯想。這場2年前的5G投票,在如今局勢緊張的時候被爆出,被變相的解讀成為華為與高通之間的鬥爭,很輕易的就點燃了民眾的情緒。

聯想一再落敗,柳傳志、楊元慶都被喊來背鍋,究竟是誰的錯?

雖然聯想和華為在輿論發酵之後紛紛闢謠,稱聯想有投票給華為,併發出了友好合作的信號,但聯想並沒有從此走出輿論的中心,反而被越挖越深。其負面消息自然更是不會被輿論放過。從最近被稱為全球最差科技股,踢出象徵成功的恆生指數,到94年聯想內部的“柳倪之爭”,聯想原董事長,商界傳說柳傳志,以及領億元年薪的現任CEO楊元慶一時間成為讓聯想一再落敗的“罪魁禍首”。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聯想一再落敗,柳傳志、楊元慶都被喊來背鍋,究竟是誰的錯?

柳傳志(右)與楊元慶(左)

在確定究竟是誰的錯之前,衛士藍高端獵頭覺得有必要將聯想系企業進行一下拆分。聯想其實分為聯想控股和聯想集團兩個企業。我們日常所見及所說的賣手機、賣電腦的是聯想集團,只是聯想控股的一個子公司。雖然雙方都含“聯想”,但二者的業務體系與管理體系完全不同。分清楚衰退的是聯想集團,而不是聯想控股,這點很必要。

因為楊元慶才是聯想集團的現任董事長,而柳傳志是聯想控股的董事長。所以聯想集團的一再衰退,楊元慶是如何都脫不了干係的。但為什麼曾經創造聯想輝煌,早已退出聯想集團的柳傳志會被控訴搞垮了聯想呢?

這還要從1994年聯想內部的“柳倪之爭”說起。1994年,聯想股票在香港上市,算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那麼下一階段該如何發展呢?當時聯想的核心人物柳傳志和倪光南各持己見。時任聯想總工程師的倪光南主張走技術路線,選擇芯片為主攻方向,即“技工貿”。而時任總裁的柳傳志主張發揮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加大自主品牌產品的打造,即“貿工技”。此番爭議最終以柳傳志勝,倪光南離開聯想為結局。

聯想一再落敗,柳傳志、楊元慶都被喊來背鍋,究竟是誰的錯?

柳傳志將一個20萬元資金起家的公司打造成為了市值數百億的大型高科技公司,一度被傳為商界神話。但也就是那個時候,柳傳志給聯想埋下了一個“不重視核心技術,缺乏技術驅動”的基因。在掌握核心技術越來越重要的現在看來,柳傳志好像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但衛士藍高端獵頭認為,1994年的市場環境與如今不同,雖然柳傳志當初的選擇和理念有失偏頗,但還不至於完全失誤。否則聯想也不會堅挺到現在才跌落神壇。

錯就錯在,這個紮根於聯想的理念沒能在柳傳志或楊元慶的主導下,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完成進化。網傳楊元慶在聯想的年薪是1.18億元,排名中國企業家年薪榜的第一位。如此之高的薪水與聯想越來越差的手機業務、舉步維艱的電腦業務成為了鮮明對比。當PC市場飽和,逐漸萎縮時,聯想也曾瞄準智能手機市場。在各大廠商推出自主品牌,搶佔智能手機市場時,聯想卻意圖通過收購早已落後的摩托羅拉來實現鴻圖霸業。誰知,迎來的卻是聯想手機與摩托羅拉的生死局。從2014年收購摩托羅拉至今已將近4年的時間,不知楊元慶是否有想過通過技術創新來改變現狀?

聯想一再落敗,柳傳志、楊元慶都被喊來背鍋,究竟是誰的錯?

有媒體報道,楊元慶從2012年至今頻繁調整發展戰略,在今年4月更是提出了所謂的新“三波戰略”,分別是:保命的電腦業務(聯想PC佔整個集團收入的71%)、提升未來發展的手機業務,以及重點佈局的智能設備和“設備+雲”。在衛士藍高端獵頭看來,發展戰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基調和方向,頻繁的調整可能是因為其領導者無法判斷出利益點及未來可能的增長點在哪裡。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至少應該知道如何讓企業賺到更多的錢。

如果說柳傳志的錯在於創造了缺乏技術驅動的聯想,埋下了病根,那麼楊元慶的錯就在於沒有對聯想進行及時救治。小米用8年時間將自己從手機公司升級為互聯網創新公司,走向上市,並且極有可能市值會超越聯想。那麼,佔據先天優勢的聯想,為什麼就不能呢?撥開一層層迷霧之後,對錯顯而易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