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一再落败,柳传志、杨元庆都被喊来背锅,究竟是谁的错?

最近,在各大网络平台都能看见“5G信道标准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的讨论,舆论几乎一边倒的讨伐联想。这场2年前的5G投票,在如今局势紧张的时候被爆出,被变相的解读成为华为与高通之间的斗争,很轻易的就点燃了民众的情绪。

联想一再落败,柳传志、杨元庆都被喊来背锅,究竟是谁的错?

虽然联想和华为在舆论发酵之后纷纷辟谣,称联想有投票给华为,并发出了友好合作的信号,但联想并没有从此走出舆论的中心,反而被越挖越深。其负面消息自然更是不会被舆论放过。从最近被称为全球最差科技股,踢出象征成功的恒生指数,到94年联想内部的“柳倪之争”,联想原董事长,商界传说柳传志,以及领亿元年薪的现任CEO杨元庆一时间成为让联想一再落败的“罪魁祸首”。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联想一再落败,柳传志、杨元庆都被喊来背锅,究竟是谁的错?

柳传志(右)与杨元庆(左)

在确定究竟是谁的错之前,卫士蓝高端猎头觉得有必要将联想系企业进行一下拆分。联想其实分为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两个企业。我们日常所见及所说的卖手机、卖电脑的是联想集团,只是联想控股的一个子公司。虽然双方都含“联想”,但二者的业务体系与管理体系完全不同。分清楚衰退的是联想集团,而不是联想控股,这点很必要。

因为杨元庆才是联想集团的现任董事长,而柳传志是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所以联想集团的一再衰退,杨元庆是如何都脱不了干系的。但为什么曾经创造联想辉煌,早已退出联想集团的柳传志会被控诉搞垮了联想呢?

这还要从1994年联想内部的“柳倪之争”说起。1994年,联想股票在香港上市,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那么下一阶段该如何发展呢?当时联想的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各持己见。时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即“技工贸”。而时任总裁的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即“贸工技”。此番争议最终以柳传志胜,倪光南离开联想为结局。

联想一再落败,柳传志、杨元庆都被喊来背锅,究竟是谁的错?

柳传志将一个20万元资金起家的公司打造成为了市值数百亿的大型高科技公司,一度被传为商界神话。但也就是那个时候,柳传志给联想埋下了一个“不重视核心技术,缺乏技术驱动”的基因。在掌握核心技术越来越重要的现在看来,柳传志好像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但卫士蓝高端猎头认为,1994年的市场环境与如今不同,虽然柳传志当初的选择和理念有失偏颇,但还不至于完全失误。否则联想也不会坚挺到现在才跌落神坛。

错就错在,这个扎根于联想的理念没能在柳传志或杨元庆的主导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完成进化。网传杨元庆在联想的年薪是1.18亿元,排名中国企业家年薪榜的第一位。如此之高的薪水与联想越来越差的手机业务、举步维艰的电脑业务成为了鲜明对比。当PC市场饱和,逐渐萎缩时,联想也曾瞄准智能手机市场。在各大厂商推出自主品牌,抢占智能手机市场时,联想却意图通过收购早已落后的摩托罗拉来实现鸿图霸业。谁知,迎来的却是联想手机与摩托罗拉的生死局。从2014年收购摩托罗拉至今已将近4年的时间,不知杨元庆是否有想过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现状?

联想一再落败,柳传志、杨元庆都被喊来背锅,究竟是谁的错?

有媒体报道,杨元庆从2012年至今频繁调整发展战略,在今年4月更是提出了所谓的新“三波战略”,分别是:保命的电脑业务(联想PC占整个集团收入的71%)、提升未来发展的手机业务,以及重点布局的智能设备和“设备+云”。在卫士蓝高端猎头看来,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基调和方向,频繁的调整可能是因为其领导者无法判断出利益点及未来可能的增长点在哪里。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至少应该知道如何让企业赚到更多的钱。

如果说柳传志的错在于创造了缺乏技术驱动的联想,埋下了病根,那么杨元庆的错就在于没有对联想进行及时救治。小米用8年时间将自己从手机公司升级为互联网创新公司,走向上市,并且极有可能市值会超越联想。那么,占据先天优势的联想,为什么就不能呢?拨开一层层迷雾之后,对错显而易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