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錦還鄉回村挑頭修祠堂!村民說出心聲!網友:是復古嗎?

祠堂,這個自古傳下的傳統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祠堂作為凝聚力的象徵,一直受到很多宗親家族的重視,而通常,祠堂也是社會組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衣錦還鄉回村挑頭修祠堂!村民說出心聲!網友:是復古嗎?

尤其在舊時代的農村,一些有威望的人就通過祠堂這種形式將家族聚攏在一起,而且,舊時幾乎每個村子都會有祠堂,而建造祠堂在當時也算是一件大事了,因為祠堂建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一個家族的榮耀和實力。

衣錦還鄉回村挑頭修祠堂!村民說出心聲!網友:是復古嗎?

請而近些年,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和對根親文化的重視,衣錦還鄉後的成功人士也開始挑頭修建祠堂,而通常,宗親們也是出錢又出力,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但也有不少村民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衣錦還鄉回村挑頭修祠堂!村民說出心聲!網友:是復古嗎?

洪牛興旺:我支持建祠堂,但捐款要看經濟實而行,不能強求,看祠堂能看出一個家族的興旺,是很好事,可惜我的家族沒落,連個祠堂都垮了重建不起,如果我有錢,我肯定重建,一座好的祠堂是一個家族的榮耀。

衣錦還鄉回村挑頭修祠堂!村民說出心聲!網友:是復古嗎?

山澗釣叟:我族建祖堂、修譜書,我堅定擁護,雖不富裕也捐了數千元,不願捐款的,每個人交十元。認祖歸宗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譜書記載你的來處,家訓教育你如何處人處事,族人能聯絡感情,親情更加濃厚,99%的人贊同,極個別人好像是另類,不願參加,也不勉強,人各有志嘛。

驍零:不支持,不參與,不捐款,親戚圈都沒有凝聚力,何況那8百年前的宗祠子孫,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之間親不過三輩,還建什麼祠堂,是復古嗎?真是笑話。

一聲嘆息:有些人打著修繕的旗號從中得名得利,我認為要凝結人心要團結也好,傳承文化也好,不在建不建祠堂,往往就是村上那些自以為了不起,高人一等的人在作崇,我很看不慣。有錢有勢為村裡多辦公益事業,修橋築路,不要要拖累沒錢的人為你留名,為困難戶老人帶來福利,送去溫暖,為讀不起書,看不起病的人多捐點,我看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少之又少,同一個村的有錢有勢的人不笑話你就算他積德。

衣錦還鄉回村挑頭修祠堂!村民說出心聲!網友:是復古嗎?

對於農村建祠堂一事,你怎麼看待?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