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安度“邪恶的五月”?

文|了包

五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月”,此月气候变换,阴阳相争,死生相分,虫蠹并兴,人多瘟病。那古人又是如何度过“危险的五月”的呢?

古人如何安度“邪恶的五月”?

首先是小心避忌。即使是在科学技术的发达的今天,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不可触犯的禁忌,古代更不用说了。五月作为“恶月”,禁忌就更多了。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提到五月忌讳盖屋和晒席,否则下场极惨。

南朝宋·刘叔《异苑》中就记载到庾寔在五月五日曝席,突然见到一个孩子死在席子上,没过几天庾寔自己的孩子死了。另据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犯忌后果下场是否真的很惨已经不可得知 ,人们相信且小心避忌或许才是重点。

古人如何安度“邪恶的五月”?

采制药物同样是五月里要做的重要事情。正如前面提到的,五月毒虫活跃,流行性疾病多发,人们容易染病,所以必须采制药物以祛除病毒。艾草就是必采的药材之一,因为古人相信它可以治百病。艾草焚烧之后产生的烟雾可以驱赶蚊虫,这种驱蚊方式在今天仍可见到。驱赶包括蚊子等毒虫同样是古人在五月要操心的大事。

古人如何安度“邪恶的五月”?

除焚烧艾草外,古人还会使用雄黄来驱百虫,大人直接喝雄黄酒,小孩则在耳鼻上涂上一些雄黄。有些地方的小孩手臂上会系上名“虫不蛰”的彩色丝带,以此避免被毒虫侵害。这些做法及挂悬艾、菖蒲、香囊等等已经延续到了今天,端午节的时候,大人依旧会端着一碗雄黄酒往孩子身上喷洒。

古人如何安度“邪恶的五月”?

古人为辟邪还会使用符咒。汉代人会将用青白玄朱黄五色书写的桃木篆符挂于门上。绘有蜘蛛、蜥蜴、蛇、蟾蜍、蜈蚣“五毒”的辟邪剪纸也是很受欢迎的。

人们相信五毒彼此相克,将它们的图像贴在一起可以使它们互相牵制,如此一来就他们既不能再危害人间。张天师符、钟馗捉鬼图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驱鬼辟邪宝物。

古人如何安度“邪恶的五月”?

此外,古人还会斋戒食素、戒骄戒躁戒欲。《礼记·月令》就有言:“仲夏之月,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古人在五月还会少杀生,以积善德。

古人安度五月的方法是人们对自然做出的反应,带来的是更多是心理慰藉,而这种心理慰藉恰恰是人们所需要的。

阎艳:《端午节俗源流及其变迁初探》

程维:《“五月生子不举”习俗考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