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棉花“種”在網上“開”在景區

金鄉棉花“種”在網上“開”在景區

在金鄉縣羊山旅遊景區,棉嫂在製作棉花玫瑰。

“我的棉花要進景區,製成旅遊產品。”近日,山東省金鄉縣霄雲鎮鮑樓村農民馬景站自豪地說,“收穫時,‘棉嫂農業’通過經紀人來收棉花,收購的棉花加工成觀賞棉等產品,價值翻了好幾倍。”

近年來,金鄉縣以農產品為媒介,發展農業旅遊和電商經濟,實現三產融合發展。棉花“種”在網上,“開”在景區,當地棉農的收入在這兩年棉花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不降反增。

不論在網店上,還是在棉文化體驗店裡,一束束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乾花棉柳、棉花玫瑰等觀賞棉都備受青睞。“去年,我們做的觀賞棉一上市就受到了網上消費者和國內各大花店的認可,不到一個月就收到了近10萬支的訂單。”金鄉縣山東棉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營銷部的胡本娟說,現在平均每天收到600多個訂單,日均銷售近3000支觀賞棉。

“搞棉花深加工可以提高附加值,結合互聯網可以擴展銷路和知名度。”棉嫂農業總經理楊慶允說。他經過市場調研,開發出了嬰兒家紡、手工紡棉、棉工藝品、棉之花等系列產品。為了讓自家的棉產品有較高的辨識度和知名度,楊慶允申請了“棉嫂”作為企業產品品牌,並在天貓、阿里巴巴等網站上開設了棉嫂旗艦店。

在金鄉縣羊山旅遊景區,楊慶允還開了幾家棉莊。青磚藍瓦、古木門窗、紡車吱呀作響,棉線在手間穿梭……在棉莊裡,遊客不僅可以購買“棉嫂”牌的棉花手工藝品和家紡產品等,小時候穿的棉布虎頭鞋也可以帶回去幾雙。另外,紡車織布、手工染布、棉花插畫等體驗項目也讓很多遊客意猶未盡。棉莊裡,收集和整理了1000多件山東棉文化歷史的紀念品,還有多個棉花體驗式服務中心。自去年年底運營以來,棉莊旅遊收入10餘萬元。

“不僅建了體驗中心,還建了手工藝品加工基地。”楊慶允說,在羊山鎮的胡莊村、葛山村、薛莊村,公司僱了50多名農村婦女,在基地學習手工製作虎頭鞋、觀賞棉花等傳統棉用品。“按件計工錢,虎頭鞋按30塊錢一雙收,觀賞棉4毛錢一支。”薛莊村的馬秀雲主要做觀賞棉,她一天能做二三百支,日均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據瞭解,2017年10月至今,棉嫂農業已實現銷售收入200多萬元,棉花旅遊相關收入達30萬元,帶動周邊幾十戶村民就近就地就業。“現在無論是深加工、網絡銷售,還是搞棉文化旅遊,我們都蹚開了路,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楊慶允預計,2018年公司的銷售收入將突破1000萬元。“隨著規模的擴大,我們組建的棉花種植合作社也能服務數百戶棉農,並帶動更多農村婦女藉助電商平臺做微型農家棉主題旅遊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