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在民间,弄出来的武器竟然比汉阳造、三八大盖还出名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能人在民间,弄出来的武器竟然比汉阳造、三八大盖还出名

这可是抗日神器——土枪独一撅。其实就是民间土法制造枪械。

能人在民间,弄出来的武器竟然比汉阳造、三八大盖还出名

跟我们儿时的玩具——链子枪,很像!

能人在民间,弄出来的武器竟然比汉阳造、三八大盖还出名

能人在民间,弄出来的武器竟然比汉阳造、三八大盖还出名

因为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大家对枪械的需求量又很大,于是很多地方都产生了民间造枪匠这一行当。他们当时制造枪械的技术和条件限制,只能用简陋的设备,以手工或半手工方式来制造枪支。这种枪一次只能打一发子弹,打完后,还要把握把向下掘开退出弹壳,再装弹,所以叫“撅把子”。

能人在民间,弄出来的武器竟然比汉阳造、三八大盖还出名

独一撅的制作很粗糙,使用时间一久,往往还容易生锈,看起来就像一块破铁。但是大多数“两撅枪”的用户首先要求解决的只是“有”和“无”的问题,它的缺点自然就被大家忽略了。“独一撅”虽然简陋,射击也很不方便,但是由于携带方便,使用灵巧,近距离射击命中率高,武工队就大量装备,很受地方干部欢迎。

能人在民间,弄出来的武器竟然比汉阳造、三八大盖还出名

1930年春在河南光山建立的鄂豫边军委会兵工厂,成立初期即以修理旧枪和制造“两撅枪”为主,日产达到了4支,到1932年解散前,共生产该枪3500余支。此外,红二军团于1930年在湖北监利设立的湘鄂西兵工厂,遵照贺龙同志的指示,曾为地方干部生产过大批“两撅枪”。这些枪特殊之处是全长约达到0.67米,虽然没有膛线,但由于使用步枪弹,近距离内威力仍很大。

能人在民间,弄出来的武器竟然比汉阳造、三八大盖还出名

因为这种武器实在不像枪,鬼子还因此闹过误会。据一个日军老兵回忆,他当时到胶东负责修建沿海工事,防备美军登陆。当时他才17岁和几个新兵奉命在周边村庄抢粮食,突然被人打了冷枪,一个士兵手臂中弹。于是他们就四处搜索,抓到了一个强壮的汉子,从他身上搜出一把独一撅。可是这几个新兵都不认识这玩意,就问这个汉子:这是什么?汉子沉稳的回答:这是做木匠的工具。几个日本新兵看着这个粗糙不堪的铁块,做梦也没有想到是枪,就扔还给他,背着抢来的粮食,扶着伤兵走了。回到部队,向小队长一汇报,他们每人都吃了一记耳光:什么木匠工具,那个就是枪,你们这群蠢货,放跑了八路!等到他们再追回去,那个八路军民兵,自然早就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