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知府智鬥造假“地頭蛇”,鼓勵檢舉卻趕走揭發者,大有用意

新任知府剛到調動之地,就發現當地不但有人大肆偽造貨幣,還在官府安插耳目,一旦發現有人告狀就將其殘忍殺害。不但如此,當地的“地頭蛇”還搶掠他人妻子、女兒作為小妾,橫行霸道十餘年,肆無忌憚。

面對如此盤根錯節的“犯罪集團”,如果你是這位知府,你會如何處理呢?且看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如何智鬥,並將他們一網打盡的。

他就是元朝鉛山(今江西上饒鉛山縣)知府林興祖。

元朝知府智鬥造假“地頭蛇”,鼓勵檢舉卻趕走揭發者,大有用意

林興祖,福建羅源縣人,公元1322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承事郎,同時主持黃岩州事務,後因政績卓著,幾經升遷,就任鉛山州知府。

鉛山地區,偽造貨幣之風盛行,當地的土豪劣紳吳友文就是偽造貨幣的大頭目。吳友文及其手下偽造的貨幣大肆流行,愈演愈烈,假幣甚至都流通到了北方的燕州、薊州等地,以及南方的江淮地區。

吳友文因為偽造貨幣,大發橫財,而此人也異常的狡猾、兇悍。為鞏固自己的生意,他竟收買了四五十個地痞無賴,將他們派到政府衙門當差,一旦發現有人到官府去檢舉、揭發自己時,就讓他們提前告知自己並將告發者殘忍殺死。長此以往,吳友文殺死了很多告發他偽造貨幣的無辜者。

不但如此,吳友文還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先後搶奪了當地百姓的妻子、女兒11人,強行作為自己的小妾。受害者因為吳友文有錢又有勢,鬥不過他,只得忍氣吞聲。就這樣,吳友文在當地橫行霸道十多年,無人能告倒他。

元朝知府智鬥造假“地頭蛇”,鼓勵檢舉卻趕走揭發者,大有用意

林興祖到任之後瞭解了這一情況,決定立即行動起來,誓要拔掉這個毒瘤。

他當即便命人起草佈告榜示衙門,明令禁止偽造貨幣,否則將嚴懲不貸。同時,他還鼓勵百姓檢舉揭發,並承諾會對告發的人給予獎勵。

當地人早就深受吳友文的迫害,所以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喜出望外,拍手稱快。但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不少百姓還是心存疑慮,不知道這新任知府林興祖到底是來真格的,還是演戲給人看。

果不其然,隨後就有人告發了吳友文,但這個告發者並沒有得到官府的任何獎勵。林興祖還振振有詞的表示,這個人告發的內容和官府告示要求的案件風馬牛不相及,因此將告發者趕出了衙門。這下百姓炸鍋了,紛紛議論林興祖果然是在演戲,他們猜測,或許林興祖早就拿了吳友文的錢財,所謂的嚴懲偽造貨幣、鼓勵檢舉揭發,不過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

元朝知府智鬥造假“地頭蛇”,鼓勵檢舉卻趕走揭發者,大有用意

不過,也有不信邪的人。很快,又有一人檢舉、揭發偽造貨幣者,而且他還將兩名偽造貨幣者,連同其偽造的貨幣來了個人贓並獲,一同扭送到了官府。這一次,林興祖態度來了個一把八十度大轉彎,非但沒有將檢舉者趕出衙門,而且還按照榜示進行了表彰獎勵,並對偽造貨幣者立即進行了審訊。

看到自己的手下被林興祖羈押了起來,吳友文坐不住了,立馬到衙門拜訪,給林興祖戴了很多高帽,還許諾給他金銀財寶,央求林興祖高抬貴手,放過自己的手下。吳友文的上門正是林興祖想要的,隨後他立即命人將其逮捕,並進行了審理。

這下吳友文懵了,不過他依舊心存僥倖,極力否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過林興祖早就通過吳友文的兩個手下掌握了他的罪行和證據。同時,百姓見到為害一方的吳友文竟然真的被羈押了起來,紛紛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曾經的受害者都不約而同地到官府告狀。一時間,告發吳友文的竟然有一百多人,他們都深受吳友文的禍害,因此導致家破人亡。

面對蜂擁而至的告狀者,林興祖敞開大門,安排手下人員將他們的冤情逐一登記,歸納整理。同時,林興祖從中選取了罪行最為嚴重的兩起案件,立即進行審訊。看到百姓群起而告狀,鐵證如山,吳友文妄想抵賴,但也只是口說無憑,無能為力,只好如實供認了自己的罪行。

元朝知府智鬥造假“地頭蛇”,鼓勵檢舉卻趕走揭發者,大有用意

隨後,林興祖快刀斬亂麻,將吳友文的黨羽200多人也一併抓捕歸案,依法予以嚴懲,真正做到了為民除害。

此時,百姓這才理解林興祖,他最初趕走口說無憑的告狀者,並非是受了吳友文的賄賂,包庇縱容,而是等待檢舉者提供更多吳友文犯罪的證據,人贓並獲。同時,也是讓吳友文放鬆警惕,心存僥倖,主動上鉤,避免勢力廣泛的吳友文聞風而動,逃之夭夭。

經此一事後,林興祖更是政聲大著,後特旨遷道州路總管,輕徭薄斂,治績為諸路之最。

後以年老為由辭官,卒於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