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最後為什麼把江山還給了李家,而不是留給自家人?

據史載這個問題主要歸功於狄仁傑的勸諫。但多數人是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認為是母子的血緣勝過了姑侄的親情,武則天還是想死後進宗廟受世代祭奠,才還政於李唐的,這個因素有不有,絕對有。但是不是僅此一個原因,絕對不是。讀司馬光的東西一定要注意他自負的個性和他那抱殘守缺的呆板,這使他在史料的取捨上有太多的偏執。看狄仁傑勸諫武則天的話,《新唐書》較為全面,也切中要害。

後欲以武三思為太子,以問宰相,眾莫敢對。仁杰曰:‘臣觀天人未厭唐德。比匈奴犯邊,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廬陵王代之,不浹日,輒五萬。今欲繼統,非廬陵王莫可。’又說:‘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餘年,又欲以三思為後。且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武則天,最後為什麼把江山還給了李家,而不是留給自家人?

這段記載說了兩個理由。第一個是天人未厭唐德,就是上天和百姓還沒有懷疑李唐的影響力。狄仁傑舉了一個足以憾動武則天的例子,營州之亂。 公元696年(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饑荒,武周邊官不恤而謾之,大賀氏部落首領李盡忠、孫萬榮反,史稱營州之亂。初,武則天仼春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負責平亂。但,朝廷軍隊輕率冒進,遭伏擊全軍覆滅,造成兵源緊張,後幸虧突厥人從背後偷襲孫萬榮契丹軍,孫萬榮被部將所殺,這場動亂才得以平息(因這場勝利武則天把年號改為神功元年,有人考訂李白家族從碎葉城返四川應在這一年,而誤記為神龍元年)。這場戰爭,武則天本來想讓武氏子弟建功立業,所以委以重仼,沒想到適得其反,武氏子弟不僅無建樹,而且平庸貪婪和怯弱都被大夥看在眼裡。

武則天,最後為什麼把江山還給了李家,而不是留給自家人?

狄仁傑抓住這一點把武三思和李顯在營州之亂中招兵上的號召力作一比較,武三思一個多月招不到一千人,李顯不到十天,就招到五萬多人,民心向背一目瞭然,政治上精明透達的武則天怎能不心頭一震。第二個理由才提到母子之情和廟不袝姑。所謂廟不祔姑,就是皇家宗廟只能供奉父系母系直系血源的,沒有供奉七大姑八大姨的規矩,李顯是你親兒子,他做皇帝,你才配亨宗廟的祭祀,武三思是你侄子,你是他的姑姑,他做皇帝以及他的子孫做皇帝怎麼可能把你這姑姑供在宗廟裡呢?這就是中國宗法制的規矩,武則天活著可破,死後就破不了。這兩條稱得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武則天怎能不慎重考慮。(有人考訂第二條廟不祔姑出自御史中丞李昭德之口,而非狄仁傑說的,並因此話丟了性命。我以為並不必拘於誰說,在武周後期恢復李唐的勢力暗流洶湧,持此說法勸諫則天絕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狄仁傑只不過因位高權重,深為則天信任,所以影響更大而巳)。

武則天,最後為什麼把江山還給了李家,而不是留給自家人?

其實還有第三條,作為政治家的武則天已近垂暮,她巳嗅到朝野上下甚至外邦還是認李唐不認武周,狄仁傑只是撿輕的說,道理她己明白。第三條就是她無法逾越兩個兒子中宗李顯,睿宗李旦這道坎,兩個都是她親生,兩個都做過皇帝,就像兩座寂靜的火山,一旦她撒手西去,多少人想舉起這皇帝的旗幟。雖然她為了上位鎮壓了許多李姓藩王,但她不可能為了她那些無能的武姓侄兒而對自己言聽計從的親兒子下手,她不下手,那些武氏子弟就根本不是對手,為了避免她死後武姓一族遭到毀滅性殺戮,她主動還政李唐才有一線可能,因此,公元699年重立巳做過皇帝后貶為廬陵王的長子李顯為太子,這一舉措巳表明武則天的態度,斷了武三思的念想,此時她精力尚可,極力想協調李武兩姓的關係,但公元705年當她病危之際,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那個深諳韜光養晦之道也做過皇帝的次子唐睿宗李旦發揮了急先鋒的作用,控制了朝廷的權利,逼武則天下詔禪位於太子李顯,唐中宗是在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完成權利交接的。中宗復辟,史稱神龍革命。半年後武則天才病逝,亨年八十二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