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論語》學習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智慧——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從《論語》學習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智慧——巧言令色鮮矣仁

花言巧語、功於辭令之人通常都缺乏仁心。

做學問做事情都要以巧言令色為戒,追求聖人之道,學習聖人之法是好事,聖人之道之法的核心是仁。但要學的聖人之仁不是和別人打交道說話客客氣氣和稀泥,讓別人聽著舒心,做事情也周旋於別人的態度使大家都滿意。這種仁是假仁義,僅僅讓別人感覺你是個老好人,卻沒有讓別人學習到你的修養,別人反過來除了對你誇讚和氣之外不會帶給你什麼。

從《論語》學習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智慧——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令色鮮矣仁”所針對的不是平日裡就以巧言令色、阿諛奉承、譁眾取寵的人而言的,並非批判他們“不仁”,因為這類人不必儒家聖人說,我們普通人都知道這類人的做法是“不仁”。

那麼孔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是針對誰呢?

這句話出現在《論語·學而》第三節,在第二節中,講了“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說的是孝悌之義是仁的表現形式之一,而這第三節“巧言令色鮮矣仁”是用反面來說明仁不是什麼。所以針對的對象,恰是“求仁”之人,讓追求聖人之仁者不要誤解仁的含義,不要以為對人待物和善友好、和顏悅色就是仁。

從《論語》學習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智慧——巧言令色鮮矣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