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襲白馬,關羽斬顏良!

有人說《三國志》作者陳壽惜墨如金,他寫的《三國志》太簡略,不太好理解。因此後來裴松之為《三國志》作了注。確實如此,但也並不盡然。這是事物的二面性。如上面標題是《三國志》中記載的一次比較單純的一次軍事活動。而且記載非常詳細、具體。在摘錄史書原文前先說一下前提概要: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在處理了“衣帶詔”案後東征徐州的劉備,劉備棄軍而逃,曹操至下邳俘虜了關羽並劉備妻子,大約於三四月間返回許都。

曹操襲白馬,關羽斬顏良!

另一方面,袁紹於該年二月,率領十萬大軍屯兵黃河北面的黎陽,遣大將顏良等領萬餘兵為先鋒,渡河圍住了曹軍據守的黃河渡口據點,白馬城。守將劉延向曹操告急求救。曹操從徐州回來,經過修整,於四月準備北救劉延。行前隨軍謀士荀攸獻計建議:《三國志》武帝紀•“荀攸說公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公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逆戰。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同書關羽傳中還有一段記載:“……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這兩段《三國志》關於此戰役的記載,對於一般人們,普通群眾來說,對於平時少接觸古文和對三國曆史比較陌生的人來說,理解確實有難度。但對於上央視“百家講壇”的大學教授一級的專家,學者,或如呂思勉,司馬光等這樣的史學大師來說,應該是能夠理解的,可以理解的。怎麼會不理解呢!?因為這兩段《三國志》的記載,合起耒約有-百五六十字(標奌符號不計)之多,足夠詳細,具體,一點也不簡略。從曹操謀士的戰術設計,敵方的反應,然後進行巧妙的戰術突破和戰術推進。而這正是曹操作為傑出的軍事家的突出表現。正如裴松之評說:“機變無方,略不世出。”就是說曹操的戰術變化莫測,沒有人可與他相比(“無方”),他對軍事科學的認識與應用達到了最高並有可超越的境界。即能夠創造性的運用兵法(“略不世出”)。由於曹操出奇的戰術運用導致“良大驚”。特別是關羽傳的一段記載更是令人如身臨其境,連殺死顏良的具體動作都寫了,可謂是古代版的戰場實況錄像。如此精彩,生動,真切,具體詳細的歷史記述,竟不被後世理解和明白,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真是不可思議。

曹操襲白馬,關羽斬顏良!

這一發生在一千八百一十七年前的白馬戰役,雖然只殺死一員袁營大將——顏良,但其重要性而言,直接關係官渡之戰的進程和成敗,有關曹操的命運和前途,當然也關乎當時的歷史走向。就其記述的藝術性而言,則是詳而不煩,明而不俗,準而入機,妙而似秘。以至作為史學家的呂思勉先生對此疑而生惑。易中天《品三國》第九集,一決雌雄:“其實就是連官渡之戰的許多細節,史學家都有不同看法。呂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在談到這場戰爭時,就幾乎將《三國志》全部推翻。(因無法理解)呂先生甚至說:‘《三國志》上所說的兵謀(指白馬,烏巢等戰役),大都是靠不住的。’(不理解而質疑)他認為曹操取勝的原因並不在於謀略,(因不理解曹操的戰術,此路不通,只好另闢蹊徑)。主要是能咬緊牙關堅持到底。(關於這一點易中天先生也不認同)這就沒辦法辯證了,請有興趣的朋友自己琢磨。”可見呂思勉先生是找到了理解官渡之戰的“切入口(兵謀)”而進不去。但除了呂先生好像沒有人達到過此切入口,或到了此點,悄然離去,沒敢自找麻煩。就這樣關羽斬顏良成了:“ 顏良猝不及防,被關羽立斬馬下” 的千年之“神話” 。歷史文明成為神(?)話,豈非奇聞怪事?

為找回歷史文明,還原歷史真相,沒辦法,我一個沒多少文化的業餘愛好者,就試著來解析這一段歷史故事如下:荀攸為曹操分析形勢:“今兵少不敵,(要想個辦法)分其勢(來解決)乃可。”這是荀攸說的第一句話。當時袁紹兵力上十萬,這沒有異議。但當時曹操投入多少兵力呢?史書沒有記載。我的意見大約二至三萬人。那荀攸想個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兵少不敵”的問題呢?“分其勢乃可”。怎麼“分其勢”呢?他接著說:“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這一段話就是兵書上說的聲東擊西的戰術。這裡實際的運用是聲西擊東。這段話的理解要點有:“公(曹操)到延津”的“到”,要理解為“向”。謀士荀攸要曹操擺出一副好像要(“若將”)引兵從延津渡過黃河,對袁軍實施攻擊(“渡兵向其後者”)的樣子,這就是所謂的“聲東”,是一個戰術上的“假動作”。能起什麼作用呢?分散袁軍兵力,分散袁紹的注意力“紹必西應之。”然後再實施“擊西”的戰術手段:“輕兵襲白馬”,而達到“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的戰術目的。從而解決了解救白馬之圍“兵少不敵”的困難。這裡有兩點需要說明一下,一:津口就是渡口。黃河流經地質疏鬆的黃土高原,河水中帶有大量的泥沙而呈現黃色,故曰黃河。黃河流經各種地形,地質複雜的地區。當黃河流到一段比較平坦的地區時,水流緩慢,河面變寬,這時河水中的泥沙就沉澱,年長日久形成津口。津囗河水非常淺,除了汛期,平時人可以淌著水走過河去。黃河有這樣的許多津口。官渡之戰這一地段黃河就有兩個這樣的津口。西邊的叫延津,東邊的叫白馬津。因白馬的地理位置在軍事上非常重要,所以早前就在黃河南岸築有城池防守。白馬和延津兩個渡口之間的距離,史書沒有交待。我推論大約五,六十公里。二:輕兵。什麼是輕兵?輕兵是一個概念。要了解古代軍事歷史必須明白這些軍事概念。在三國時代黃河流域有兩種兵種:步兵、騎兵(長江流域還有水軍或船軍)。步兵、騎兵-般是一起使用的,我把他叫做混合兵。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突襲烏巢時所用的就是這樣的混合兵。史書上稱為“步騎”。《三國志》武帝紀:“公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人夜往……”那上面說的輕兵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兵呢?答:步兵和騎兵,也是一種混合兵。那史書上說的“輕兵”與“步騎”區別在哪裡呢?答:步騎是行軍距離較近不用帶輜重的混合兵,輕兵是行軍距離較遠應帶輜重而不帶輜重的混合兵。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在於距離與輜重上。荀攸說的合情合理。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議“公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三國志》好像有點瑕疵,記述上有點小問題。前面的“公到延津”與這裡的“紹聞兵渡”,好像曹操到了黃河邊的延津,渡過了黃河。袁紹知道以後才“分兵西應之” 的。其實曹操並沒有到達延津,更沒有渡過黃河。“紹聞兵渡”, 和“公到延津”, 是袁紹得到曹操行軍動向的訊息後,作岀必然的猜想和判斷,和由此作岀了相應的部署——“分兵西應之”。如此戰術完成了“聲東”階段而進入重要的“擊西”階段。《三國志》武帝紀:“公乃引軍兼行趨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逆戰。”先說後半句,“良大驚”,為什麼顏良會大驚呢?因為已經達到了荀攸說的“掩其不備”的戰術效果。“未至十餘里”這“十餘里”是個什麼概念呢?也和“輕兵”等一樣是古代軍事上通行的基本概念。顏良圍住白馬,以白馬為中心半徑約“十餘里”周邊有關的點上設哨卡,叫“偵候”,“十餘里”就是“警戒距離”。當曹軍進到離白馬十餘里的時候,哨兵就快馬回報。這快馬與曹軍(以步兵)行軍十餘里的速度的時間差,就是“預警時間”,約一小時。可以作調整部署應對之用。再說前半句“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這句中的“兼行”兩字是整段《三國志》記載中最重要的,最關鍵的,也是最難理解的核心。什麼叫“兼行” ?怎麼樣“兼行” ?以及“兼行”的目的?“兼行”與上下文的關係等。“兼行”是曹操實施聲東擊西戰術計劃在戰術上的“有效突破”。作為史學家的呂思勉先生(據易中天《品三國》第九集•一決雌雄),在認識上沒有突破對曹操在軍事活動中精彩的,巧妙的戰術動作的理解。懷疑曹操的軍事才能,懷疑歷史記載:“《三國志》上所說的兵謀,大都是靠不住的。”比起呂先生,這位《品三國》的易教授,頭腦思路要靈活的多。他把呂先生認為頭痛難纏的曹操的戰術動作和陳壽說的一些話統統貶入官渡之戰的許多“細節”,作了淡化處理後,對官渡之戰的首戰,曹操奇襲白馬,關羽斬顏良這一段精彩歷史,作了“驚人出色”的解讀和表述:《品三國》上魏武揮鞭•第九集•一決雌雄中這樣說:“曹操採納了荀攸的建議,袁紹也果然上當,派兵馳援延津。於是,曹操帶領部隊大張旗鼓地向北挺進,走到延津附近,又突然帶領一小股‘輕騎兵’突襲白馬。圍攻白馬的顏良‘猝不及防’,被關羽‘立斬馬下’,白馬圍解。”其中“曹操採納了荀攸的建議。”易中天先生簡單的包辦了“袁紹也果然上當”。“走到延津附近,又突然帶領‘一小股’‘輕騎兵’突襲白馬”這“一小股”大約是什麼概念?是個位數?百位數?千位數?這“輕騎兵”又是個什麼概念?荀攸說的是“輕兵襲白馬”,“輕兵”與“輕騎兵”是同一個概念嗎?有“輕騎兵”這個概念嗎?雖然只有一字的差別。更令我奇怪和不解的是這“一小股”輕騎兵突襲白馬,會令顏良大驚?會令顏良“猝不及防”?“被關羽立斬馬下”?! 顏良他莫不是在打瞌睡吧?但這更像是被易先生用比越俎代庖更甚更妙的手段幫助關羽把顔良“立斬馬下”。把陳壽“惜墨如金”的《三國志》•關羽傳中的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次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等不屑一顧。從“惜墨如金”的簡略上,遠遠超越了古人。從對官渡之戰的“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遠遠勝過呂思勉先生。閒話少說,再回到前面“兼行”的話題。遠距離或較遠距離行軍,一般白天行軍,晚上宿營休息,兼行就是晚上白天持續不斷的行軍,一天走兩天的路。當然不能連續性的兼行,人的體力是有極限的。那曹操的“兼行趣白馬”是這樣“兼行”的嗎?不是,肯定不是為趕一兩天路程的“兼行”。因為荀攸的話說的明白:“輕兵襲白馬”,沒有帶輜重能在中途宿營休息過夜嗎?“輕兵襲白馬”是荀攸說的話,“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是曹操的實際行動。那麼為什麼要兼行呢?兼行的目的意義在哪裡呢?荀攸說的話很明白,是要達到“掩其不備”的目的。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議“公從之”,並照他說的做了“引軍兼行趣白馬”,達到了“掩其不備”的效果:“未至十餘里,良大驚”。那為什麼荀攸說的“輕兵襲白馬”;與曹操實際做的:“引軍兼行趣白馬”,能達到“掩其不備”而使“良大驚” 的效果呢?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也是呂思勉先生對官渡之戰中《三國志》上所說的兵謀,產生懷疑,在理解與認識上不能突破的關鍵所在。荀攸對曹操說的那段話是早就進入了軍事家兵書中的戰術,叫“聲東擊西”。荀攸知道,曹操知道,袁紹也肯定知道。官宦世家,四世三公,用軍事手段打敗了張燕,滅了公孫瓚而統一了黃河以北廣大地區的一個軍閥袁紹。能如易中天說的:“曹操採納了荀攸的建議,袁紹也果然‘上當’ ?派兵馳援延津。”當年曹操是四十六歲,袁紹年齡大概差不多。這樣的年齡,這樣資歷的袁紹,這樣早已聞名天下的著名“兵家戰術”,他袁紹能不知道嗎?能這樣輕易的“上當”嗎?再說荀攸說的明白:“紹必西應之。”這是必然的應對。好比下象棋,你將他一軍,他必須得先應將一樣。那袁紹既然知道曹操用的,可能是聲東擊西的戰術,沒有像易先生那樣輕易的“也果然上當”。那除了“分兵西應之”必然的應對之外還有其他預防性措施嗎?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從文中分析,確實還有一種為軍事領域當時通行的另一層面的應對措施:“密切暗中監視,緊防其‘擊西’的動向。”軍事情報對軍事行動的重要性,古今是相通的。因此呂先生不明白的“兵謀”也就能通了。曹操進兵延津,袁紹得到情報後,一面“分兵西應之”;一面派人暗中秘密跟蹤,監視。防著曹操可能的,突然轉向襲擊白馬。如果曹操的襲擊行動一暴露,不但達不到“掩其不備”的效果而使襲擊行動失敗。所以在這個聲東擊西的戰術中,“擊西” 的保密是關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軍事上的鬥爭就是這樣進行的。袁紹暗中防著的這一手,荀攸知道,曹操也知道。“輕兵襲白馬”與“兼行趣白馬”,一個說的,一個做的,都是同一回事。那麼究竟是怎麼“兼行”的呢?曹操從開始進兵,每天白天行軍,晚上結營過夜休息。這樣的行軍到延津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袁紹的暗中監視跟蹤的偵防人員也這樣曉行夜宿的在暗中跟隨著。但晚上還是要睡覺休息的,無法做到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監視。許多秘密的行動都是在黑暗中進行的;主動性是軍事行動中取得勝利的必要保障。所以曹操選擇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地點,用適當的方式(人含枚,馬勒口),選一部分(約五千至一萬)的輕兵,悄悄的離開營圍向白馬奔襲。因為“輕兵”沒帶輜重,所以百里以上的行程,中間沒法宿營休息,只能“兼行”。因為“輕兵”沒帶輜重,所以袁方監視人員,夜間行動沒發現,連第二天早上也看不出任何形跡,昨日的屯營如舊。如果發現屯營有變化,也就是說曹操帶走了部分輜重被發現的話,他們會立即報告袁紹,袁紹有時間做出反應。曹操的偷襲就失效了。曹操的偷襲行動突破了敵方的第一道情報監視控制網,而進到了白馬圍城部隊司令顏良設的“警戒圈”。哨兵向顏良報告:十餘里外發現曹軍!這麼近的距離突然出現曹軍能不使顏“良大驚”嗎?這十餘里的路,曹軍一個小時就要來到。已經來不及向遠在黃河對岸駐守黎陽的袁紹求援。只好調集圍城兵力迎戰。這時作為軍事家的曹操,表現出了卓傑的軍事才能。把“聲東擊西”的戰術發揮到了極致,創造了以前從未有人用過的“略不世出” 的戰術:使“張遼,關羽前登”。什麼是“前登”呢?就是令張遼,關羽兩人脫離隊伍加速前進,提前到達白馬。那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實施前登的呢?“未至(白馬)十餘里”;應該是袁軍哨兵快馬在前面跑,後面張遼,關羽以適當的距離跟進。這樣顏良連最後“十餘里”的預警時間也被剝奪了,想調集圍城部隊迎戰的機會都沒有了。斬顏良請看《三國志》關羽傳“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這裡有-奌要特別提醒一下:這曹操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中的“先鋒” 二字,不能以常規或一股的認識耒理解。戰無常態,兵無常規。曹操就派了張遼和關羽兩個人為先鋒,沒有或不可能再多帶上-個人。這就是曹操“略不世岀”的戰朮。羽望見良‘麾蓋’”,什麼是“麾蓋”?麾就是大旗,顏良的帥旗,由親兵(或《三國演義》說的本部兵)揵著跟隨主將;蓋,有人好象認為是傘蓋。-個武將頂盔貫甲的撐著傘蓋在戰地,合適嗎?應該是車蓋。當時顏良是乘車巡視(白馬)圍城現場。那顏良為什麼乘車巡視呢?從二月開始圍住白馬城至被殺當時(應在五月)這麼長時間內肯定下過多次雨。雨天巡視坐有蓋的車比較合適。那當時有否下雨呢?應該沒有下雨。但有疑似下雨的可能。另外還可能是坐車巡視覺得舒服,累了可以休息一下。反正守白馬的劉延不會有什麼舉動。總之當時顏良是乘著唯一的-輛帶頂蓋的馬車。頂蓋的高度略高岀於人群的高度。那關羽什麼時候望見“良麾蓋”的呢?也就是當時關羽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開始發起攻擊的呢?當哨兵剛到顏良車前的時候與張遼,關羽的距離約千米;時速約三,四十公里。這時他們開始一邊減速,一邊向白馬觀望。當哨兵報告完曹兵已至十餘里的消息,顏良大驚的時候。這樣的大驚並迅速波及到袁軍所有將士的時候。當顏良已來不及向袁紹報警求援,沒辦法,只好命親兵傳令調集圍城部隊被迫應戰的時候。當傳令兵剛要上馬準備去傳令的時候,關羽已進入到(距顏良)五百米的距離。望見“良麾蓋”,並已作出判斷,定下決心,鼓足勇氣,與張遼打一聲(你在此等我)招呼後,突然打馬加速衝向顏良。當袁軍上下一片驚慌不安,吵雜躁動的時候,這一關羽的突然出現,像沸騰的鍋中倒下一瓢冷水,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甚至可以說進入到凝固的狀態。連奉命的傳令兵都停止了行動。這時候的顏良和麾下袁軍將士,都睜大眼睛,以一種吃驚的神色呆望著關羽飛馳衝向麾蓋,衝向車前的時候。請人們猜想一下袁軍將士,他們當時的心理狀態及大腦思維活動?如果可以用現代儀器來測量一下在場的所有人(如果有這樣一種可能)的話。我有理由相信,儀器可能會顯示出同一的電子波動數值。換一種說法,也就是當時在場的袁軍將士真正達到了一句成語的境界:“萬眾一心”。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探討一下這真正達到“萬眾一心”的具體心理活動呢?在這樣特殊的時刻,特定環境,突然出現的特殊人物——關羽。這時還來不及下車的顏良,副將淳于瓊,謀士郭圖以及所有在場的袁軍將士,第一個想法是:“這是什麼人?什麼身份?”這時候眾人必然都是懵的, 猜的。我想這正是曹操用張遼及關羽“前登”的原因和理由。並非曹操手下的將領戰鬥力不如關羽;也並非關羽的武功在顏良之上;更不是關羽能足有斬殺顏良的本領。因為當時關羽是沒有什麼知名度的-張“陌生臉孔”。那些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戰績是《三國演義》虛構的。當時的劉備一貫吃敗仗,關羽能有知名度嗎?曹操用關羽的另一個理由,關羽傳記載:曹操派張遼探聽關羽,知關羽終不肯留在曹營,也就是說關羽不是自己人。再說劉備逃往袁紹那裡,曹操也能料得到。所以曹操派張遼(實際監視)關羽為先鋒突襲白馬,是早就想好的。不論出現何種情況,對自己都不會有任何損失的“三重”借刀殺人之妙計。再回到白馬現場,袁軍對於突然出現的關羽的苐二個問題:“他是來幹什麼的?”不知道!不可能知道!但很快他們就會知道。在這想知道,不知道,沒法知道,到很快就會知道,這中間的短暫的時間中,他們只能等待。但就是這樣的以秒耒計的短暫的等待中,他們也總得有一個態度。即對關羽身份的暫時認識態度。這一個臨時或暫時的“預設認識”,只能靠每個人的心理活動來猜測完成。對於剛剛接到警報後的戰場環境中的袁軍將士來說(包括顏良),分清敵我是首要問題。所以他們對突然出現的關羽的第一個意識(猜測),好像“不可能”是“敵人”。從常理上講,“不可能”有這樣單人獨騎(因注目關羽,已經忽視了遠處的張遼),敢於大白天在眾目睽睽之下衝入萬軍陣中的敵人;更不可能想到有敢刺殺他們主將顏良的敵人,這是根本不可能想到的事情,是萬萬沒法猜測到的一種可能性。那不可能是敵人,就可能是自己人。你想關羽不是穿著普通士兵的號衣,十萬袁軍中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也並不奇怪。那這位是幹什麼來的呢?可能是傳送情報的偵察兵或下達行動命令的通訊兵。在這樣形勢危急的關頭,這種角式的出現,是極有可能的。是戰場袁軍將士都非常樂見和希望的。因此他們為關羽一路大開綠燈。不但沒有阻攔關羽,還在關羽前進的道路上主動為他讓開。使關羽如入無人之境。到此曹操“聲東擊西”的戰術已經成功,接下來看關羽是如何表現的。“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擋者,遂解白馬圍。”這一段史書記載理解的重點在前四個字上。怎麼“策馬”,怎麼“刺良”。“策馬”一般的理解是拿馬鞭打馬以驅趕馬快跑。這裡的“策馬”還有一個怎樣駕馭馬,使馬的行動必須符合“刺良”的要求;和符合觀者的經驗與常識。馬在經過關羽的鞭策後,立刻加速衝刺直奔顏良麾蓋,當馬進到離顏良約十幾米的時候,關羽應該勒緊韁繩使馬立刻停下。這時馬一聲長嘶,前蹄騰空,向空中躍起,以排解慣性前衝力,這樣一般可以在顏良車前停住。這大概是觀望者期望的一種常識性的緊急停馬方式。但這種“立停法”,馬的動作激烈難控,不適宜刺良的要求。所以關羽選另一種比較緩一點的停馬方法。我把它叫“繞圈緩停法”。當馬進至離顏良車十餘米的時候,向馬發出這一種“轉圈緩停”的指令。如何轉圈?要決定於關羽行刺動作的合理性。如關羽是右撇子則馬向左轉圈而停,反之亦然。“刺良”,好像一些人的爭議點在關羽使用的兵器上,認為關羽是用刀的,好像不適宜用刺的動作。四川大學教授方北辰先生認為關羽使用的是戟。關羽使用什麼兵器?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我認為這並不重要。刀前端也有尖鋒或刃囗,可以刺。只要是長柄的兵器,什麼都可以。即使是錘,也可以用刺的動作擊殺敵人。關鍵在一個“刺”字上。關羽在十餘米令馬“轉圈停” 時的速度每秒約十米以上,叫停後行十餘米至顏良車前相切時,這時的速度已降至約秒\10米。這裡我還要設一個概念,叫“可攻擊窗口”。顏良坐在車上,上有車蓋,左右或前後有(車的)立柱,刺良只能往顏良上部刺,不會去刺他的腿部,這就形成一個有限的空間範圍——約一米邊長的“可攻擊窗口”。如果偏離了這個窗口,攻擊就無效。關羽以每秒十米的速度經過這-米見方的“可攻擊窗口”的時間約0.1秒。關羽在這樣的特定環境和特定條件下,在這樣速度的運動中殺死顏良,只有這“刺”的動作最能夠奏效成功:刺的動作不但出擊速度快,而且沒有前期準備動作,所以隱蔽性好,使顏良沒有反應躲閃的可能。當然在關羽飛速掠過顏良車前的時候,他可以扭轉身軀以延長經過“可攻擊窗口”的時間。這樣他可以在0.5秒的時間內完成兵器約一米以上的如閃電般的一擊。然後一個圈跑回來,下馬“斬其首還”。這時的袁軍將士,遠的沒看明白,近的看得呆住了,沒有反應過來。

曹操襲白馬,關羽斬顏良!

斬顏良是關羽的閃光點,但更是曹操的閃光點。關羽好比是電燈泡,只有在(曹操的)電流通過的時候才能放光。曹操的謀士們感覺到了曹操的這樣一種電流或電的吸引力。因此他們先後陸續趨向投奔了曹操。關羽斬顏良,表現的是勇氣,膽略和對曹操恩遇的報效後,去找尋劉備的決心,忠心。

看書,閱讀,是學文化,學知識。文(要在腦子中消)化;(不但要)知(而且還必須理解認)識,是要經過大腦複雜的,精細的運作之後,才能夠提升為精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