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蜀名將鄧艾以謀反罪被殺,9年後皇帝司馬炎為他平反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曹魏首先了蜀漢,而滅蜀功臣鄧艾卻因謀反罪被殺。鄧艾死後第二年,司馬炎逼迫曹魏皇帝禪位,登基稱帝,建立西晉。第九年,晉武帝司馬炎發佈詔書,為鄧艾之罪平反。其實,鄧艾得到平反,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幾段歷程。

鄧艾是曹魏晚期的名將,早年懷才不遇,直到中年時遇到司馬懿,迎來人生轉折。此後鄧艾受司馬家器重,官運亨通。鄧艾通曉軍事,精通兵法,曾經擊敗蜀漢名將姜維,抵禦東吳的侵犯,屢立戰功。

公元263年8月,執掌曹魏國政的司馬昭派鄧艾率領3萬多人、鍾會率領10萬多人、諸葛緒率領3萬多人,三路伐蜀。鄧艾率軍開闢山路,悄悄繞道進入蜀漢腹地,直逼成都,迫使蜀漢皇帝劉禪投降。

滅蜀名將鄧艾以謀反罪被殺,9年後皇帝司馬炎為他平反

鄧艾在滅蜀之戰中立了頭功,驕傲自滿。他自作主張,以皇帝的名義任命蜀漢君臣為魏國官員,甚至招攬他們中的一些人做了自己的屬下。鄧艾此舉不過是安撫蜀漢群臣,然而他卻沒有請示曹魏皇帝和司馬昭,便擅自做主。

鄧艾向司馬昭提議,想讓劉禪留在蜀地,並備戰討伐東吳。司馬昭讓監軍衛瓘告訴鄧艾說:“做事之前,一定要先向我請示報告,不應該馬上實施。”鄧艾迴信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了國家利益,我應該見機行事。如果等待朝廷命令,道路遙遠,就會錯失機會。”

伐蜀時,鍾會率領10萬多人,又兼併了諸葛緒的3萬多人,在劍閣與蜀漢姜維僵持不下。鍾會認為鄧艾取巧搶了頭功,為此非常怨恨和嫉妒鄧艾,並且鍾會意欲謀反,在蜀地自立為王,所以想除去鄧艾。

滅蜀名將鄧艾以謀反罪被殺,9年後皇帝司馬炎為他平反

​鍾會和監軍衛瓘合謀,聯名上書給朝廷,誣陷鄧艾有謀反的舉動。本來司馬昭就對鄧艾自作主張,不聽命令的舉動有所猜疑,得到鍾會,衛瓘等人的舉報後,就當即下令逮捕鄧艾父子,將他們關入囚車,押往京城受審。

公元264年,鍾會兼併了鄧艾的軍隊,獨掌蜀地軍事大權,於是在成都反叛了。鍾會謊稱奉太后遺令討伐司馬昭 ,但有些將士並不支持他。衛瓘鼓動將士們反叛鍾會,在兵亂中,鍾會被殺。

滅蜀名將鄧艾以謀反罪被殺,9年後皇帝司馬炎為他平反

鍾會已死,鄧艾的部下便去追關押鄧艾的囚車,想將鄧艾迎回成都。衛瓘害怕鄧艾迴來複仇,於是派田續去追殺,殺掉了鄧艾父子。然後,朝廷誅殺了鄧艾的其餘兒子,流放鄧艾的妻子和孫子。

鄧艾謀反一案,有些複雜。鄧艾被衛瓘殺害,謀反之事,就少了關鍵的口供。司馬昭若認為鄧艾謀反了,那麼應該至少誅滅鄧艾三族,而不是流放鄧艾的妻子和孫子。司馬昭若認為鄧艾沒有謀反,那麼就不應該誅殺鄧艾所有的兒子。足見司馬昭對鄧艾謀反之事態度不明,模稜兩可。

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曹魏皇帝禪位,登基稱帝,建立西晉,是為晉武帝。新君登基,往往大赦天下。

滅蜀名將鄧艾以謀反罪被殺,9年後皇帝司馬炎為他平反

司馬炎下詔說:“徵西將軍鄧艾,居功自傲,失去節操,應該處死。然而他接到詔書時,束手就擒,與那些為了求生而作亂的人,確實不同。如今大赦天下,他被流放的子孫可以回來,如果他沒有子孫,可以為他選立後嗣,讓他祭祀不絕。”詔書中司馬炎認為鄧艾有罪該死,但認罪態度好,可以減罪。

公元267年,議郎段灼上書為鄧艾鳴冤,他說:“鄧艾雖然擅自作主,以皇帝的名義任命官員,但也是為了安撫眾人而便宜行事,不能以此定他謀反之罪。鍾會嫉妒鄧艾的威名,於是誣陷鄧艾,以至於鄧艾獲罪。鄧艾含冤而死,世人都為他惋惜。以前白起,伍子胥冤死,世人為此憐惜,為他們立下祠廟。如今天下人憐惜鄧艾,也是如此。臣認為應該為鄧艾平反,好好安葬,表彰他的功勞,封賞他的子孫,讓世人學習他的忠義。”

滅蜀名將鄧艾以謀反罪被殺,9年後皇帝司馬炎為他平反

議郎段灼敢這樣說,說明當時的輿論環境有利於鄧艾,無論民間還是朝廷中,有不少人同情鄧艾,希望為鄧艾平反。

公元273年,司馬昭再次為鄧艾下詔說:“鄧艾有功勞,接受罪罰而不逃脫,而子孫淪為奴隸,朕常常同情他們。可任命他的嫡孫鄧朗為郎中。”司馬炎的這次詔書,算是為鄧艾平反了。

參考史書:《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