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浙江,一片優美、古老而又神奇的文化沃土。

一盤石磨,目睹了越人萬年的生存傳奇;一塊玉石,點亮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輝煌;一柄越劍,見證悍勇越人輝煌的征戰歲月;一把瓷土,開啟中國瓷器的創始端緒;一座都城,融匯文化時尚的別樣風采;一幅畫卷,傳寄詩畫江南的時代心聲。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6月8日,浙江省博物館年度大展“越地寶藏——100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在西湖美術館精彩登場。全省39家文博機構百件(組)文物,沿著從史前到明清的歷史脈絡,呈現浙江大地上精彩的歷史印跡與獨特的地域文化。

萬年文化的表情,執著、勤懇、奮進、靈動、創新......濃縮於這一百件文物之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古人留下的物質遺產,更是鮮明的精神和靈魂。

一盤石磨 見證童年越人走出矇昧

大約距今1萬年前後,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人類,開始奔向文明社會的起跑線——新石器時代。生活在浙江這片土地上的“童年人類”,並未落後於那個時代,浙中丘陵地帶考古就發現距今約一萬年的上山文化。

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計模式”開始轉變,逐漸靠種植糧食、馴養牲畜過日子了。此次大展策展人倪毅說,“這種變化帶來了財富的積累,也直接影響了人口密度,為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石磨盤 上山文化(距今11400—8600 年) 嵊州小黃山遺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約1萬年前的石磨盤,出土於浙江嵊州小黃山遺址,這是目前浙江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稱為“上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多件石磨盤,通常與磨石或磨棒成套。用石磨盤將橡子、栗子等磨成粉,再做成食物,大概這就是當時人們的一道主食。

在四十多年前,餘姚河姆渡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落,而一種以哺乳動物肩胛骨製作而成的骨耜的發現,讓這裡成為一個有7000年曆史的文化聖地。倪毅說,“復原的骨耜裝上木柄後類似今天的鐵鏟,實驗證明,用這種史前工具挖土除草,在江南溼軟的土地上效率與現代鐵鏟接近。”此次展陳的這件骨耜保存完整,器身有2個鑽孔,柄部有橫向穿孔,還留有藤條,是與木柄綁縛連接用的。

繼骨耜之後,一種更為高效的生產工具——石犁開始使用。展出的這件平湖莊橋墳遺址出土石犁,距今四五千年,帶有木質底座。“這是良渚先民發明的分體式石犁,頗有創新,使用中發現破損時只需換掉局部,節約了原料,也方便使用。石犁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翻耕效率,良渚人因此擁有了更多的農田。”

一枚玉器 良渚時代最重要的文化因子

帶著遠古的傳說,良渚古玉留下了五千年的歷史印記。今年初《國家寶藏》收官,來自浙博的良渚玉琮王入選最終的9大國寶,這次亦重點展陳,還特意做了局部紋飾的放大版,雕刻紋路清晰可見。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玉琮 浙江省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玉琮 浙江省博物館藏

這件代表良渚文化的玉琮,於餘杭反山12號墓出土,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構圖獨特,紋飾繁細,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稱“琮王”。浙江人堅韌、創新、藝術的性格,早在其童年時代的這件玉琮上就表現得淋漓盡致。琮體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個具象的神人獸面圖像,在凸面上每兩節琢刻一組抽象的神人獸面圖案,獸面的兩側各淺浮雕一變形誇張的鳥紋,這種角部的人獸組合結構,是良渚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

至於琮的功用,策展人倪毅說,“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通天的法器,也有學者認為它是宗教權的象徵。此次展出的多件玉琮、玉鉞、玉璧,不僅是良渚玉器中的代表器物,也是同類器物中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製作最精美的。”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刻紋玉璧 浙江省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刻紋玉璧 浙江省博物館藏

良渚文化延續了近千年,卻在距今4300年前後突然從歷史舞臺上隱去。是“洪災滅亡”?是“戰爭毀滅”?還是上層建築的解體與災害不斷導致了其文化的衰落?不可定論。良渚文化之深遠影響,遠及蘇北、湖北、廣東、四川,甚至山西、陝西等地區。到了商周時期,殷墟、金沙等重要遺址中也都發現了玉琮的蹤跡,良渚人開創的玉禮器仍然流傳在各地,他們的思想意識在後代的傳統中依舊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一種武器 青銅時代的越人魂

當中原開始呈現中央帝國的顯赫時,越地在經歷良渚文化的輝煌後陷入低迷。然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人以質樸悍勇的個性,務實拼搏,自強不息。

“越有處女,出於南林”。越女劍法天成,授劍法以士兵,助越王勾踐滅吳,越王稱“當世莫勝越女之劍”。文獻中的傳說或不足為信,但考古發現的越國兵器確實佐證了越劍的盛名。當中原國家大規模鑄造精美的青銅禮器祭祀神明時,越人卻用珍貴的青銅材料製造農具和兵器,務實勤懇地發展經濟,加強軍備。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越王者旨於睗劍 浙江省博物館藏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隱忍二十年後,手持青銅寶劍,率越地勇士,起兵滅吳。兩千多年過去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然而越人身上所具有的這種精神卻不斷髮揚光大,歷久彌新。

大展展出的青銅劍再現了越人精湛的鑄劍技藝。浙博藏的越王者旨於睗劍於1995年發現於香港市肆,後由杭鋼集團出巨資購回,贈與浙江省博物館,完璧回歸。這柄劍完整無缺,劍身呈金黃色光澤,刃鋒犀利。劍格兩面鑄雙鉤鳥蟲書銘文8字,正面為“戉王戉王”,反面為“者旨於睗”,字口間鑲嵌著薄如蟬翼的綠松石。附屬的漆劍鞘烏黑光亮如新,劍莖上的絲質纏緱也保存良好。集如此多的優點於一身,在出土或傳世的吳、越劍中可謂絕無僅有,實為劍中極品,稀世珍寶。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伎樂銅屋 浙江省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伎樂銅屋 浙江省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伎樂銅屋 浙江省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青銅鳩杖 紹興市柯橋區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羽人劃舟銅鉞 寧波市鄞州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藏

一爐青瓷 越人開啟陶瓷之路

越地開始原始瓷的生產,可以追溯到商代,而那時世界絕大多數民族仍徘徊在陶文化階段。燒製出成熟瓷器的偉大創造,正源自於浙江大地。至唐宋,浙江瓷器不僅是重要的經濟產業,更是主要的貿易產品,“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就是當時的壯闊盛景。

展覽展示的陶瓷精品,每一件都是獨特的藝術珍品。臨安水丘氏墓出土的越窯褐彩雲紋香爐是展品中的亮點, 它是我國第一批禁止出國出境文物,體形碩大,疏密得當,工藝集鏤空與釉下彩繪於一體,堪稱晚唐越窯青瓷工藝的巔峰之作。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龍泉窯瓷器 特種郵票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龍泉窯葫蘆瓶  青田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藏

1998年郵政部發行了一套“龍泉窯瓷器”特種郵票,其中就有一葫蘆瓶,這次也被列入展陳。有兩件元代龍泉窯青瓷,一為葫蘆瓶,一為帶座淨瓶,都出自浙江青田的同一個元代窖藏。葫蘆瓶胎白質細,器身滿施豆青釉,釉層肥厚滋潤。淨瓶器形似“吉”字。展出的帶座淨瓶,瓶座與淨瓶為套器,兩器均施豆青釉,釉層滋潤透亮,猶如碧玉。韓國新安海域元代沉船出水的龍泉窯青瓷裡也有類似的連座淨瓶,日本、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國的古代碼頭及城市遺址中也曾出土過大量的龍泉窯青瓷。

無論是怎樣的釉色,青瓷都備受追崇,成為海外貿易的主角。青瓷從海路輸往域外的歷史發端於漢晉時期,大批外銷從唐代開始,宋元進入鼎盛期。碧波之上,遠去的商船將越地青色送往彼岸各國。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越窯青瓷雞首壺 餘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龍泉窯青瓷象鈕蓋罐 麗水市博物館藏

一種生活 文人精英引領的詩畫江南

北宋王朝滅亡後,趙構避走江南,史稱南宋,並定都杭州。皇室南遷帶來的南北交融,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時代風韻,精雕玉琢間,體現著江南人精緻的生活品位。

那時的南宋人,重冶容修飾,講格調品位,飲酒品茶,焚香插花,琴棋書畫,他們追求高雅、恬淡、自然的審美情趣,將尋常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趙孟頫《吳興賦》 浙江省博物館藏

以書寫意,以畫抒情,至情至性,詩意的江南美景造就了一批才情橫溢的藝術家。1286 年,隱居江南的南宋遺民,33歲的趙孟頫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踏入了30多年的宦海生涯。然而很快他便發現這一選擇是“誤落塵網中”。揹負著“變節”之名又無法“歸去”的趙孟頫將所有心血投入藝術,由此開啟了中國藝術史上的新紀元。在趙孟頫的影響下,一場文人畫運動在江南蔓延,在復古和革新間尋找著平衡,延續至今。

晚明陽明心學興起,“致良知”的內心追問,為文人富有個性解放色彩的思想潮流奠定了基調。繁榮而又飄搖的時代,精英階層的文人們返身自省,以各自獨特的方法描繪時代故事,傳寄心聲。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趙孟頫《歸去來辭》局部 湖州市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王守仁 客座私祝(局部) 餘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文藝觀察

一出出精彩的 “摺子戲”

於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前夕,浙江省博物館推出年度大展“越地寶藏——100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這場大展,籌備了一年,而構思和策劃耗費了多年時間。這裡有浙江最古老的文物,也有近些年來考古中發現的重要文物,大量文物為首次展出。”館長陳浩說,如果把整個浙江歷史比作一場精彩、完整的演出,那麼這100件文物所對應的歷史故事便是其中一出出精彩的“摺子戲”。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甌窯青瓷褐彩植物紋注子 溫州博物館鎮館之寶

這次大展中的文物精品數量之多,規格之高,種類之豐富,可謂空前。策展人倪毅介紹說,本場展覽分為六段“摺子戲”,包括“走出矇昧”“精勤耕戰”“陶瓷之路”“梵音聲聲”“武林舊事”“走向自省”六個單元。

“省內39家文博機構的‘鎮館之寶’,大都集結於這次大展中。”倪毅說,《國家寶藏》節目中亮相的良渚玉琮王必不可少,還有禁止出國出境文物的越窯青瓷薰爐,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描寫家鄉的行書《吳興賦》;以及省內部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如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崧澤文化人首陶瓶,溫州博物館鎮館之寶北宋甌窯褐彩植物紋注子等。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人首陶瓶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

還有鮮少露面的“神秘”文物,如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金舍利瓶;曾經被印成郵票的青田元代瓷器窖藏出土的龍泉窯葫蘆瓶;平湖報本塔塔剎發現的明代鄭和款金書《妙法蓮華經》等。陳浩說,“這件葫蘆瓶,我們也曾請國內著名的青瓷大師來複原,而復原後的作品,與原件放在一起,一眼便可看出原件的細膩、渾樸、純淨,不可方物。”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金書《妙法蓮華經》(局部) 平湖市博物館鎮館之寶

還有一些文物,雖然名氣不及上述這些寶貝,卻意義重大,比如海鹽出土的良渚象牙玉梳是目前發現唯一完整的良渚象牙梳;桐廬出土的石舍利函是目前南朝舍利石函的首次發現,填補了南朝佛舍利容器出土的空缺,是研究南朝舍利制度的重要資料。此外,展覽還將請觀眾“嚐鮮”,2016年臺州黃岩發現的南宋趙伯澐墓出土文物,也將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石舍利函 桐廬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金舍利瓶 瑞安市博物館藏

“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浙江省博物館還特別圍繞玉琮王、伎樂銅屋、鴛鴦紋金帔墜等文物開發了系列文創產品,將文物元素與生活用品相結合,既實用又有趣。此次展覽還與中國郵政合作推出具有紀念意義的文物郵票、信封等。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投龍玉璧 台州市黃巖區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水晶璧 台州市黃巖區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對襟雙蝶串枝菊花紋綾衫 台州市黃巖區博物館藏

越人的表情:百件文物定格浙江萬年曆史瞬間

▲ 纏枝葡萄紋綾開襠夾褲 台州市黃巖區博物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