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灭门惨案改变了后周的命运,也给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机会

五代分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其中后周作为五代里最后一个朝代,前承五代后启赵宋,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后周在周世宗柴荣的领导下达到最巅峰,柴荣被誉为“五代第一英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降低赋税、整顿军事、平定叛乱,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国家安定。他又先后南征北战,击败了后蜀南唐等割据政权,扩大了中原影响力,同时又北伐契丹,连克二州三关,扬我国威。柴荣还计划收复被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地,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征途中病逝,年仅39岁。留下了年仅7岁的幼子,被赵匡胤轻而易举地篡位。了解后周历史我们都知道,柴荣只是开国皇帝郭威的养子,并不是亲儿子,那为什么郭威不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呢?为什么柴荣死的时候都39了,儿子却只有7岁大呢?这一切都因为一场灭门惨案。

一场灭门惨案改变了后周的命运,也给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机会

周世宗柴荣

五代的时候,部分将领拥兵自重,往往会趁中央政权无力之时发动叛乱造反当皇帝,后汉和后周均是通过军事革命建立起来的。后汉高祖刘知远时任后晋河东节度使,后晋中央政权被契丹所灭,刘知远趁机在太原起兵称帝,建立后汉政权,后攻克并定都于开封。刘知远称帝仅一年病逝,其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隐帝继位后大权旁落,朝政被杨邠、 史弘肇、王章、郭威等大臣所把持。隐帝对这些权臣十分猜忌,密谋除掉。时值郭威领兵在外平叛,隐帝趁机和亲信商议,伏兵殿门,趁杨邠、 史弘肇、王章三人上朝之时,一举将他们杀死,尽灭其族。噩耗传来,郭威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知道皇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果不其然,隐帝密诏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暗中除掉郭威,谁知李弘义早已倒向郭威这边,他不仅没有执行诏令,反而还将诏书拿给郭威看。郭威见情况紧急,知道自己不反就是等死,造反还有一条活路。因此篡改诏书,称隐帝宠信奸佞,令他诛杀诸位将领,众将人心惶惶,便伙同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向京城。

一场灭门惨案改变了后周的命运,也给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机会

周太祖郭威

郭威虽然成功地笼络了人心,但却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将领在外出征,家属是不能跟随的,因此郭威柴荣的家眷均在京城,成为了人质。郭威本来是想包围京城,迫使隐帝投降,大家握手言和。谁知隐帝不按套路出牌,在确认郭威谋反后,就将郭威柴荣以及叛军主要将领在京家属全部处死。郭威的妻妾子孙均被杀,几个儿子侄子都被诛杀。柴荣作为郭威的养子,他的三个儿子柴宗宜、柴诚、柴諴均被杀。所以后周末帝柴宗训只是柴荣的第四个儿子。

一场灭门惨案改变了后周的命运,也给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机会

隐帝在得知郭威叛乱后,急忙派军队镇压。只是郭威身经百战,在朝野颇有威望,再加上隐帝乱杀大臣,使得政局不稳,军队战斗力下滑。此消彼长之下,郭威势如破竹,很快攻入了京城,隐帝落荒而逃,在乱军中被杀。郭威顺利称帝,建立后周政权。只可惜郭威虽然当了皇帝,却也真正体会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直系亲属阴阳相隔,自己断子绝孙,纵使得了天下又有什么意思。郭威在位三年便驾鹤西去,不得不传位于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柴荣,柴荣也不负其所托,使得后周政权蒸蒸日上,达到了巅峰。但是柴荣也是个短命皇帝,在位仅仅五年,也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儿寡母,将后周政权拱手让给了赵匡胤。

一场灭门惨案改变了后周的命运,也给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机会

一场灭门惨案改变了后周的命运,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假如郭威还有亲儿子在世的话,那么即使柴荣再优秀,恐怕皇位也轮不到他来坐。假如柴荣的前几个儿子还活着的话,等到柴荣去世,想必也都长大了,初步具备亲政能力,那样也轮不到赵匡胤黄袍加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