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什么样?最后死因成谜

在《林海雪原》这部小说中,为大家刻画出了一个老奸巨猾的土匪人物,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座山雕”,虽然里面的很多情节是小说的艺术渲染,但“座山雕”这个人,真实的历史确实有原型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张乐山。

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什么样?最后死因成谜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在乱世之中,也为土匪的生存提供了发育的土壤和空间,因此一提起这一历史时期的土匪,大家的脑海中首先会想到那些背着枪、歪戴帽子的坏人形象,他们以损害正常人的利益为生,有时也被形象地称为“胡子”。

而当年东北的土匪,在全国的名气最大,不仅数量多,而且规矩和讲究也多。比如著名的三不抢,国家的邮政兵不能动,赶考的书生们不要去招惹,体弱多病的妇孺儿童不去骚扰,因为这些人要么无权无势,要么是社会底层的弱者,或者是负担国家重要信息的传递工作,因此从道义上讲,不能去惊动他们,这也是土匪所谓的“道义”。

当然,这里所讲的规矩也不是为了给土匪洗白,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双手都沾满了鲜血,应当说都是罪大恶极的分子,只有少部分还有一点良知未泯。他们走上这条道路,很多时候也是被生活环境所迫,想一想衣食无忧,谁还会去干这些丧尽天良的勾当呢?

当年张乐山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他只有两岁的时候,在他的哥哥带领下,从山东一路穿关东, 在东北这里落脚,以伐木为生。后来连年战乱,生活陷入了绝境,张乐山一气之下加入了土匪行列,并很快从众多的土匪中脱颖而出。

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什么样?最后死因成谜

张乐山能够当上匪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在土匪这个行业中,本领就是吃饭的资本,谁的本领大,谁的心眼狠,谁就能坐上老大的位置。而对于张乐山来说,他的第一项绝技就是枪法好,几乎百发百中,指哪打哪。

要知道枪法做为一种技能,其实是和书法、绘画一样,需要天赋的。有些人练了一辈子,水平还不怎么样;有少数人可以达到无师自通的地步,稍微地加以训练,就能够达到其他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水平,张乐山无疑是属于后者。

他的第二项绝技是眼睛好,也就是视力发达。走夜路的时候不用灯光照明,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周围的人和物,具有“夜视”的功能。

第三点就是轻功了。轻功在古代武侠小说中被描述的神乎其神,这有点夸大其词,但也不能否认有些人的弹跳能力异于常人,三五米高的墙壁,一个助跑就可以攀上去,虽然不能“飞”,但也比常人麻利多了。张乐山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技能,飞檐走壁,攀爬山路,如履平地。

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什么样?最后死因成谜

三项绝技,加上张乐山为人心狠手辣,因此在匪首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十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土匪,清朝、北洋军阀以及日本人,都曾多次抓捕过他,但都被他一一逃脱,最后才被我军侦查人员给成功抓获了。

这样的一个大土匪,按说应该直接枪毙,但在抗战时期,张乐山曾打死过很多日本鬼子,因此被关到了监狱里,一年多后生病去世。有人说他爱吸食大烟,监狱里没有,于是被憋死了;有人说一生逍遥惯了,突然被关起来,气大伤身死了;也有人说他是自然老死了,最终的死因成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