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文/張秀陽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節還稱午日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端五、重五、重午、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屈原日、女兒節、地臘節、龍日節、燈節、五蛋節、解粽節、端禮節等。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放風箏,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洗苦草麥藥澡,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等。”

夏季本來就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從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民俗活動。從春秋戰國到現在,端午節已在民間傳承兩千多年。端午節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包粽子、劃龍船是普遍習俗。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該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

端午節起源於何時──長期以來眾說紛紜,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歷史人物紀念”說,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此外,還有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說,和端午節源於夏至說。

這四種說法中,歷史人物紀念說最為流行。而恰恰是對於這種最流行的說法,卻是爭議最大。學術界大都認為是後世牽強附會之辭,難以置信,尤其是可疑的紀念“屈原”一說。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聞一多認為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中才出現的,而端午節很早以前便已存在。胡適一直懷疑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因為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之前,史書上沒有關於屈原的記載。

《續齊諧記》記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的時間是公元前278年前後。且不論歷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依常情推論,屬於當時楚國的後裔吃粽子紀念屈原是有道理的,但是當時的秦、齊、燕、趙、魏、韓這六個諸侯國國以及百越的後裔,吃粽子紀念屈原就說不明白了。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後來的統一的中華民族國家。

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晉周處在《風土記》中稱“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古人夏至也吃粽子,並非端午節一天的專利。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之所以後世學術界大都認為紀念歷史人物是杜撰附會之辭。主要原因大概是,近代以前對歷史考證缺乏,導致各種牽強附會的起源說法甚多,也由於某些歷史人物碰巧與該日有關聯,於是便產生了“紀念說”,其中紀念屈原即如此。

除了紀念屈原以外,端午節在不同地區還紀念以下這些歷史名人。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東晉時期,虞預在《會稽典錄》中,又記錄了浙江人五月五日紀念曹娥之俗。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記載,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以及端午節也是紀念他的說法。

看來,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學說,這一觀點也可以用到端午節對歷史人物的紀念上。

端午節紀念的並不是屈原一個人,還有他、他和她

其實,無論端午節起源於什麼?紀念的是誰?作為傳承兩千多年的傳統民俗,它負載的文化信息,早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徵和載體。而這才是最主要的。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