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24章,2500年前的老子,怎麼理解為人處世的奧妙?

常有大師說,看什麼書,讀什麼經,全在於看書讀經的是什麼人。東臺對此,深以為然。為什麼?

因為,看書讀經,其實都是自我開悟,自我反省的一個過程。一個純潔的像蒸餾水似的人,只會看到文字,看不到任何文字後面的東西。特別是被高度讚譽的《道德經》。

為什麼是《道德經》?我們先看下《道德經》的寫作背景。第一,作者不是一般人,雖然說法不一,具體也不詳,但毫無疑問,老子也罷,老聃也罷,還是後人刪減增補也罷,作者站立的高度是擺在那裡的。第二,作者想要針對的讀者,基本是貴族和“士”,甚至希望帝王諸侯也要好好讀讀的。《道德經》從來也不是一本給老百姓讀的書。大部分講的道理,也不是給老百姓講的。但這並不妨礙後人從這本經書中得到智慧和借鑑方法,這就是作者的偉大之處。

今天,東臺帶大家一起來解讀《道德經》中無法被忽視的第二十四章,來看看2500年前的聖人,是怎麼解釋為人處世之道的?

《道德經》第24章,2500年前的老子,怎麼理解為人處世的奧妙?

老子悟道

原文:企者 不立 跨者 不行 自見(讀xian)者 不明 自是者 不彰 自伐者 無功 自矜者 不長 其 在道也 曰 餘食 贅行 物或惡之 故 有道者 不處

很多看過東臺斷句的諸君,可能有些不解,為什麼明明連在一起的幾個字,你要斷開?其實東臺別無他意,只是希望儘量還原古文原來的樣子。或者說,只是希望顯得自己更有文化一點,哈哈哈。如果諸君覺得有些小小不舒服,這就對了,這就是“自見者 ,不明”!

老子認為:踮起腳尖,就不可能長久站立。每一步都跨很大,不可能保持很遠的距離。喜歡錶現自己的人,得不到賞識。自以為是的人,不會被人肯定。自伐的人,有功勞也會被抹去。把架子端得很高的人,他的運勢不會很長久。這些現象,都在道的範疇之內。總結來說,就像剩餘的飯菜,多餘而沒有意義的行為一樣,讓人覺得非常厭惡。所以,有道的人,是不會幹這樣的傻事的。

東臺敢賭上一份老長沙“文和友”大龍蝦,大家都是絕對的、百分之百的沒有這些行為,那隻好說說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來印證了。

《道德經》第24章,2500年前的老子,怎麼理解為人處世的奧妙?

記得東臺剛參加工作那年,覺得單位上,啥都新鮮,啥都好。東臺住5樓,隔壁單元四樓住了個領導,一次,正好從領導樓下單元門路過,看見領導正在自行車後座上卸煤氣罐,巴結討好之心大起,一把搶過來,蹬蹬蹬就上了領導家。領導硬是沒拉得住,氣喘吁吁跟上來,一臉苦笑:辛苦了,辛苦了。心滿意足的回去以後,過幾天,同科室的人總是一臉意味深長的笑容對著我,一打聽,才知道,那天領導是出去灌液化氣的,被我這個二愣子一把拎著空罐子又上樓了。把五十多歲的領導害得夠嗆,等我走了,又氣喘吁吁拎下來。我當時心裡還嘀咕呢,怎麼罐子這麼輕?

諸君不要笑,這就是典型的“自見者”,明明人家不需要,你卻一廂情願的表現自己,還沾沾自喜的很。

我們再舉個例子,我們去捱得很近的兩家飯店吃飯,一家門口站了個人,看見有人來了,馬上迎出來,“我們家的飯菜非常好,油好米好師傅好,來來來,嘗試一下”,相信諸君馬上就犯嘀咕,再轉頭一看,隔壁店雖然沒有人來接,但是看見大門口人來人往的,而面前這一家,卻冷冷清清。相信大家都是扭頭去另外一家了,剩下來迎接的門童站在那裡,一臉尷尬。為什麼?自是自彰是沒有用的,另外一家,出出進進的人就是另一種更可信的“彰”,而不是“自彰”。

《道德經》第24章,2500年前的老子,怎麼理解為人處世的奧妙?

寒梅

在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你會慢慢了解對方,同樣,對方也在慢慢了解你,琢磨你。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在以後的接觸中,會逐步的細化和改變,但這都是對方主動發生的一種變化。如果你通過一些不合時宜的、讓人反感的,甚至是誇張的表演來試圖改變,得到的作用是相反的。如果對方在心裡,已經為你打上一個“年輕,不懂事”的標籤,你就算在對方面前再如何去表演沉穩,對方只是會覺得“這孩子怎麼了?是不是失戀了,是不是家裡有啥事啊?”

所以,自是,自見,自伐,自矜等等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就算是在如今,這個鼓勵大家展現自己的時代,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敬畏”和“自謙”的心,和朋友親戚,和師長學友,和同事同仁的交往中,都應該相信一句話:“成績是做出來的,不是表現出來的!”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