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個不痛苦的理由!《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

如果捫心自問,很多人對自己的現狀,是不那麼滿意的,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事。

在人世間走一遭,很多人是痛苦的,為什麼?得不到想要的,已經得到的要失去,明明看得見目標,卻好像永遠差一點,彷彿永遠夠不著。

佛家有個八苦的說法,除開生老病死,每個人最有切身體會的,莫過於“愛別離”和“求不得”。這兩種,從很小的時候就伴隨我們,直到我們老去離開。我們只能束手無策嗎?不是,我們能正確面對的話,就能淡化它,甚至完全消除它。

今天,東臺和讀者大神們一起分享《道德經》的一篇,看看老子在2500年前,是怎麼看待這種問題的?

給你一個不痛苦的理由!《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

《道德經》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我們知道萬事萬物中,什麼是雄強的,但是還能夠守護雌弱,這種行為是天下溪谷的表現,恆久的德就不會離開有這種行為的人,就像嬰兒一般依賴跟隨著你。

知道什麼是光明的、耀眼的,卻能韜光養晦,不去爭奪這些光明和耀眼的事物,這就是天下最合理的行為。恆久的德就會不會出現差錯,持續的在有德的人身邊發揮作用,而這種作用無窮無盡!

知道怎麼做會得到榮耀,而偏偏安於被人看不起的狀態,這種做法就是把自己安放在天下最低的位置。天下最低的位置,得到的德是很充沛的,充沛到完全可以迴歸事物的本質本源。

這些本質和本源會散佈在萬事萬物之上,聖人能夠使用它,成為主宰,所以,這種大的制式,是不會被分割開來的。

東臺感覺翻譯成白話文以後,還是很抽象,只能在下面的文字中,繼續來細化。

給你一個不痛苦的理由!《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

老子在這一章裡,繼續一如既往地表達他的觀點:不為而為,不爭而爭。首先,他提出了三個對立面,雄和雌,白和黑,榮和辱,並把後者,定義為向下的、隱晦的、最低的,並給出了三個結論:不離,不忒,乃足。

如果在若干年前,東臺一定跳腳:這個老聃,一定是個老糊塗!知道什麼是美好的,卻要反著走,是不是傻到家了?

果真是這樣?不是,絕對不是!

我們知道什麼是美好的,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就會去追求,但結果,大多數時候是不如意的,甚至是稀裡糊塗的掉到了另一面,在追求的過程中,不但和美好越來越遠,而且好像永遠也觸碰不到了,這就是我們痛苦的原因。諸君如果不信,我在下面舉一些例子。

給你一個不痛苦的理由!《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

我們借錢去創業,一心只想著快速的致富,快速的實現理想,結果搞到一半,發現自己負債累累,心力憔悴,前途一片迷茫。很多創業的朋友,相信看到這裡,心裡莫名的痛了一下吧?

我們當中的一些主管和領導,一心想要對公司和團隊負責,整天苦口婆心的教導員工,一門心思花在工作上,結果回頭一看,上級領導不滿意,下面員工背後說壞話,搞得自己好像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相信讀者朋友當中,這樣的人不少吧?

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沒少操心吧?上下學接送,陪寫作業,陪上輔導課,陪上興趣班,還要天天給他做飯洗衣,打床蓋被,生怕他在外面被欺負,生怕他早戀,生怕他被其他孩子唆使幹壞事,甚至恨不得有一種代孩子去讀書的想法,可是,孩子真的領情嗎?未必見得。

不少家庭主婦,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一門心思撲在家裡,各種家務,各種瑣事,忙得風火輪一樣,一照鏡子,沒準自己嚇自己一跳,最後呢?孩子嫌你囉嗦,老公嫌你嘮叨,都愛摔臉子給你看,這種情況也不少見吧?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適得其反”?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事與願違”?

給你一個不痛苦的理由!《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

按《道德經》的觀點分析起來,無非是兩點,第一是“不知”,我們看事物,太過單純,只看到美好,卻看不到美好背後隱藏的醜陋和不堪。也看不到醜陋和不堪背後的美好,任何一個狀態,其實都有美好和醜陋的兩面,

創業路上很難,正是這種難,以後才能成就你,讓你走得更穩。有些同事同仁不配合你,指責你,但有其他人更多的人是認可你的呀。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等他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自然會感恩於你。老公孩子嫌棄你,那都只是表面的,不信,你出去旅遊幾天,他們會盼星星月亮似的盼你回來。

第二是“不能守”,這種不能,也看是不甘,不滿,不願,總覺得有欠缺,不夠圓滿。其實,世上只有更好,哪有最好啊?

心若是穩了,平了,靜了,看得清黑白榮辱,懂得適時而動,任何時候,都是最美好的,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