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国和美国分别被称为“民族的马赛克”和“民族的熔炉”?为何一个解体了,一个目前仍然统一?

为什么俄国和美国分别被称为“民族的马赛克”和“民族的熔炉”?为何一个解体了,一个目前仍然统一?

(组成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与之对应,在每个加盟共和国境内,相应的少数民族——通常与国名相同,往往人口占比也最多。

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的特征在苏联和沙俄时期是类似的。

尽管经历了漫长沙俄和苏联时期,这些少数民族仍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看来俄国在民族融合和文化同化方面做得功课很不到位。

或许,正是这个严重的缺陷,导致了苏联有1991年分裂的基础——虽然不是唯一的原因。

另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美国,按照人口比例算,美国少数民族、有色人种等的比重比俄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们并没有要求独立啊!为什么呢?

为什么俄国和美国分别被称为“民族的马赛克”和“民族的熔炉”?为何一个解体了,一个目前仍然统一?

(美国内战的首要目的是国家统一)

除了美国内战以战争的血腥形式严正警告了分裂分子其分裂行为是不被允许之外,另一个原因也值得注意。

如前所述,俄国一直有少数民族的相对集中聚居区,这就是俄国被称为“民族的马赛克”的重要原因。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开始不断的征服他们的邻居,从莫斯科公国向东扩大到了太平洋,向西到了波罗的海,向北到了北冰洋,向南到了黑海和里海,然后,俄国把征服的各个地区整合成为一个帝国,就像把不同颜色的玻璃片拼在一起,组成一个马赛克一样。

马赛克的每一块玻璃片都保留了自身的颜色,俄国的各民族也保留了各自的独特性。

1991年,马赛克四分五裂,碎成了15片。俄国缩小成为俄罗斯,但是,这一次,俄罗斯民族在俄罗斯占了80%以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就如同在很多原来的加盟共和国里少数民族的占比一样。

为什么俄国和美国分别被称为“民族的马赛克”和“民族的熔炉”?为何一个解体了,一个目前仍然统一?

(俄国向东向南之扩张)

美国与俄国类似的一点也是完成了一次扩张到太平洋的“远征”,并在这一进程中踏平了所有印第安部落。

但不同的是,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人的数量,比起俄国征服地区的非俄罗斯民族的人口数量要少得多,并且,印第安人还遭到了大肆屠杀,此后,美国人就非常轻松的把幸存的所有印第安人驱赶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居留地了事。

为什么俄国和美国分别被称为“民族的马赛克”和“民族的熔炉”?为何一个解体了,一个目前仍然统一?

(美国扩张史)

与此同时,美国向全世界开放了移民的大门,这些移民们“混居”在一起,因此,很多不同民族的后代们常常共同生活在美国城市的同一个街道或同一栋楼里,成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这与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其中任意一个加盟共和国,某个少数民族都占了重大优势。

此外,美国不仅是个“移民的国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共同的美利坚文化同化了移民,使之接受美国的文化、制度等,加强了对美国的向心力。

为什么俄国和美国分别被称为“民族的马赛克”和“民族的熔炉”?为何一个解体了,一个目前仍然统一?

(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度)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美国一直是个富裕的国家,并且本土少有战争,这也大大增加了普通美国公民对美国的国家认同,增强了对移民的吸引力,毕竟,单个的人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准,既然美国能够提供优越的生活,那为什么还要搞独立呢?

关于移民的流动,一个鲜明的反例是:大萧条期间的1929-1933年,美国人口出现了罕见的外流——老百姓还是关心自己的饭碗啊!

为什么俄国和美国分别被称为“民族的马赛克”和“民族的熔炉”?为何一个解体了,一个目前仍然统一?

(“大萧条”期间,许多美国老百姓饥寒交迫。)

通过以上种种手段,美国变成了“民族的熔炉”,将各民族融为一体,其中的组成元素(如:黑人、墨西哥人、华人等)并没有要求独立或者自治,而俄国的亚美尼亚人、乌克兰人等却长期要求独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