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仁愛敬慎,力行節儉

明主仁愛敬慎,力行節儉

中國古人知道,奢侈是既對自身不好,給自己招來災禍,也對國家不好,所以怎麼樣呢?凡是那些英明的領導者,皇帝,都是率先垂範,來力行節儉。

明主仁愛敬慎,力行節儉

我們來看一看,有一個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有一次對自己的身邊近臣說:昨夜因為睡不著覺,突然感到肚子飢腸轆轆,非常想吃燒羊肉。這個近臣就說:皇帝您既然想吃,為什麼不傳旨,要一個燒羊肉呢?你看,這個皇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要一隻燒羊肉算得了什麼呢?為什麼還要強忍著不吃,不要呢?那麼宋仁宗怎麼回答的呢?他說:我怕我一但傳旨索要這個燒羊肉,恐怕從此以後就會成為慣例,即使不是每天都有燒羊肉吃,那時常也會有燒羊肉吃,此例一開,就不知道有多少羊被宰殺。所以他說:豈可不忍此一夕之飢,而啟日後無窮之殺哉。我怎麼能夠不忍受這一晚上的飢餓,而開啟日後無窮無盡的殺戮啊。所以這個皇帝,他貴為天子,他要一隻燒羊肉,他要幾隻都很容易,但是他已經怕這個先例一開,很多人會投其所好,那就不知道要宰殺多少隻羊了。宋仁宗平時在私下休閒的時候,常常是穿著那種洗了又洗的衣服,他的帷帳、被子,都沒有加紋繡,沒有特別的裝飾,精緻的繡花等等,只是用那種一般的布帛。

還有一次有人呈獻了宋仁宗蛤蜊28枚,那種非常稀有的海產品,殼類的海產品。這個東西確實很貴,每一枚價值一千。這個皇上怎麼說的,他說我這一下筷子,就要花費28千錢,這不是我能夠所忍受的呀!所以你看這個宋仁宗他被稱為仁宗,確實是名副其實。

他的仁愛之心不僅僅推及到萬民,甚至推及到動物身上了。這就是古人說的,萬物和我是一體的。

君子遠庖廚,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孟子說,君子人都遠離廚房,為什麼呢?因為廚房裡經常殺雞、宰羊,經常看到這些血淋淋的情景,自己同情心、惻隱之心,就會慢慢地淡了,就會習以為常了。所以要遠離這些殺戮的場合,為了是保全自己的惻隱之心。宋仁宗雖然看不到,也沒有下廚房,也沒有看到這些動物被殺戮的情景,但是他都能夠想到,能夠仁愛動物。這確實是古人所說的,以萬物為一體。把這種仁愛之心,推及到百姓身上,百姓怎麼會不被感化呢?所以我們看一看,這個古代的皇帝,確實是自己身體力行。為了不開啟奢侈浪費之風,就自己忍著不去吃這些美味。我們從這裡也看到了宋仁宗做事這種敬慎的態度。自己是皇帝,一個動作,一個旨意,那就不知道會產生怎樣的後果。所以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非常地敬慎。

明主仁愛敬慎,力行節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