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對巴菲特的影響

芒格對巴菲特的影響

查理·芒格讓巴菲特整體的投資理念從“用好價格買一家普通公司”,進化到了“用合理的價格買一個好公司”。

實際上,“用好價格買一家普通公司”正是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之前我們講到過“安全邊際”的概念,那麼在實際計算中我們到底怎麼判斷一家公司投資的安全邊際呢?格雷厄姆就主張用公司的清算價值計算。

所謂的清算價值,其實就是說,如果一家公司倒閉了,公司剩餘的資產需要進行清算,比如生產線和庫存、辦公室裡的桌子椅子、各種知識產權、別人欠的貨款,等等。格雷厄姆主張投資那些公司價格低於公司清算價值的公司,這樣即使公司出了很大的問題,投資者也很難虧損。

以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這個理念必然是有點過時的。畢竟當我們投資騰訊、阿里巴巴、茅臺、格力或者耐克的時候,肯定想的都是它們的成長性,想的是未來的增長空間,而不是想它們倒閉了會怎樣——包括我們講過的段永平投資網易的案例,看重的也不是網易破產之後的清算價值,而是市場情緒之下價格與價值的錯位,以及網易未來業務可能的增長和爆發——但實際上這才是巴菲特升級之後的價值投資理念。

不過對於早期的巴菲特來說,格雷厄姆的理念對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當然,對於格雷厄姆來說,他秉持這樣的理念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們還是要回歸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來討論這個問題。

對於格雷厄姆主要在做投資的上世紀30-50年代來說,美國幾乎都籠罩在1929年大蕭條的陰影之下,人們很長時間對股票和投資是非常恐懼的,很多股票都被賦予了極低的價格,因為人們對這個市場已經失去信任了。

然而,那時候格雷厄姆開始拿著它的“價值投資探測器”,尋找廢墟之中那些明顯被低估了的股票——當時有很多股票價值遠遠低於公司的清算價值和淨資產價值,甚至公司的市值還沒有公司的賬上現金多,所以對於那個時候的格雷厄姆來說,能作出這種判斷,並且反覆地成功,恰恰是建立了一種成功的投資框架和理念。

“你滿地找雪茄煙蒂,終於找到了一個溼透了的、令人討厭的菸蒂,看上去還能抽上一口,而且那一口是免費的,所以你就把它撿起來,抽上最後一口,然後扔了,接著找下一個。這聽上去一點都不優雅,但是如果你找的是一口免費的雪茄煙,這個方法還是值得做的。”

——這就是“撿菸蒂”式的投資法,雖然菸蒂並不算什麼好東西,但是由於獲取的成本非常低,所以還是能賺到錢的。

當然,後來美國經濟隨著二戰的到來迅速發展,投資者們對股市投資的參與程度越來越高,人們也變得越來越聰明,那些顯而易見的、很便宜的股票逐漸消失了,“菸蒂”越來越少。

所以巴菲特後面的轉型,也就是從“用好價格買一家普通公司”轉變到“用合理的價格買一個好公司”,是非常關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