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电视剧《虎啸龙吟》给骗了,为什么历史上的司马懿一家人都很狠毒?

川东袍哥

我觉得这部电视剧里面说的有一些观点是对的,比如说司马懿在没有位极人臣的时候,他狠毒吗?

人的性格有人说是天生的,我认为这不是绝对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性格绝对是有巨大的影响的,尤其是成长环境!

就像易中天曾经说过,曹操一开始就想篡汉吗?曹操在汉末一开始起兵顶多就是个县级政权,他不可能这个时候就有这种想法,那个时代饿殍满地,百姓易子而食,他就是想在乱世活着罢了,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大,权利越来越大,他才有了一统天下的底气和篡汉的想法!

司马懿其实也一样,他赶上了曹操掌权的巅峰期,曹操的性格确实是很古怪而且确实很喜欢杀人,而且真的杀了很多人,司马家能保留下来实属万幸,但受的惊吓,绝对比起电视剧里严重多了,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司马懿和从小因司马懿几生几落而颠沛流离的二子,最后曹爽也是极力打压,生死长期都在别人手里,怎么可能会没有乖戾的性格,随着权力的增长,还有氏族的支持,一旦翻身绝对是雷霆一击,把压在心里的全部爆发出来!所以单纯说司马家很暴戾其实不准确,是形势是环境造就的!

而且论暴戾和狠毒,开国皇帝但凡是结束乱世的哪个不是如此?秦始皇统一六国杀了多少人,动不动还连坐,焚书坑儒;汉高祖刘邦打仗统一后,全国连一个颜色的马都没有,他和他媳妇还杀了韩信英布等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李世民连亲兄弟都能干死;朱元璋开国后元勋被杀的所剩无几~

皇权,以及权力之争本身就是你死我活,不残忍的都死了,所以看到的都是残忍的!


大头剑客微博

要说司马懿父子是不是狠毒,我们先不必着急争执,来看看司马家自己的后代是怎么说的吧。

司马懿的曾孙叫司马睿,也就是东晋的第一任皇帝晋元帝,他死后,儿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

《世说新语·尤悔》记载: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晋明帝距离西晋创业已经挺久了,不了解自己祖上是怎么打下的江山,于是就问大臣。东晋著名的辅政大臣王导就跟他一五一十说了那段历史。

(王导像)

王导提到的宣王,正是司马懿,司马懿为了独揽大权,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了另一位辅政大臣——大将军曹爽,以及他的同伙。

一开始,曹爽是有机会反抗的,可是司马懿哄骗他,只要投降,就能平安富贵到老,取得了曹爽的信任。可是转眼间,司马懿就杀了曹爽,而且,是灭族,斩草除根。

王导提到的高贵乡公事,指的则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弑君

(央视三国演义,高贵乡公剧照)

高贵乡公名叫曹髦,他本是曹丕之孙,曹魏政权的第四任皇帝。在他之前,皇帝是曹芳,可是曹芳仅仅在位11年,就被司马懿的儿子,同样是权臣的

司马师所废。

司马师死后,弟弟司马昭继续独揽大权。可以说,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司马师一族把曹魏的大权全部搬回了自己家,没有一个忠于社稷的。

可惜,这个曹髦不愿意像曹芳那样任人宰割。当时人评价他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意思就是文才像曹植,武略像曹操。可见这个人还是有些天赋的。

可惜,曹髦生错了时候,他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没有可用之人,毫无翻盘可能。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七一大早,不甘当傀儡的曹髦决定带兵讨伐司马昭。可惜,他手下哪有可用之兵?带去的无非是宫里的护卫跟奴仆。

司马昭很聪明,自己不出面,而是派手下的爪牙前往抵御。一个叫成济的武士,直接上前,刺死了曹髦

这时候,司马昭才出来,为了平息大家的愤怒,还杀掉成济灭口,成济被捕杀之前大骂司马昭。

再往后,很多人都知道的,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采用禅让,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西晋。

在古代讲究忠诚、信义的背景下, 司马家通过阴谋手段获取权力的行为,其实是相当为人所不齿的,所以才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话。

回到开头,晋明帝司马绍还是一个有良知的好青年,所以他听了王导讲的这段家族史之后,直接蒙住脸趴在床上哭啊!

若如公言,祚安得长?就是说,真要是你说的这样,我们司马家的皇位,怎么可能长久呢??!!

顺便一提,西晋末年的五胡之一,羯族的首领石勒很有本事,他虽然出身低微,没读过书,但是起事之后经常找文人给他讲历史故事。听得多了,他很佩服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这些人,却对曹操、司马懿获取政权的手段表达了深深的鄙视:

大丈夫行事,宜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所以,看电视,大家乐呵一下就行,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优雅。

补充几句,看了一下底下的回复,很多人说电视剧不必较真,确实,我也说了,看电视就是乐呵一下,这道题,题主问的原本就是历史,所以我也就说说历史。怕带入了过多的个人感情,还特意找来当时人的评价。不过,每个人有自己心中的司马懿,所以,看看就好。


考古军中马前卒

说司马懿狠毒,司马家狠毒,古往今来,成大事有几个人不狠毒。刘邦不狠毒呢?还是朱元璋不狠毒呢?我认为刘邦和朱元璋比司马家更狠。至少司马家没有乱杀功臣。司马懿他所面对的基本都是他的政敌吧!平定辽东,诛灭曹爽,诛杀王凌。这些人都是他的政敌啊!如果把这些人放了。那么这些人随时能把你给做了!

所以说,司马懿在杀人这方面,不是最狠的,也不能算的上狠毒。比他狠的人比比皆是。因为杀人是一个上位者毕竟之路。古往今来的开国君主,哪一个手里面不沾点血?

我们现在之所以看不起司马懿,看不起晋朝这个朝代,无非就是两点,第一点这个皇位来路不正,是从老曹家抢来的。第二点就是司马懿的后辈太窝囊了。主要还是第二点。

古时候权臣夺位的,也是很多。除了司马家,最有名的就是隋文帝杨坚,宋太祖赵匡胤。这两个一个是北周的权臣,一个是后周的权臣。这两个干的都是权臣夺位的事情。但是现在很少有人抨击这两个人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人后代不窝囊啊!

隋朝虽然短吧!但是隋朝是中国历史最有钱的一个朝代。唐朝能有贞观之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吃着隋朝留下来的粮食。而宋朝更不用说了,虽然是半壁江山,但是经济发展的牛逼啊!当时的百姓也是安居乐业。

而晋朝不一样,虽然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吧!第一个皇帝司马炎,还凑合吧!第二个皇帝司马衷就是一个傻子。然后就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了。

现在人之所以对晋朝那么偏见,那就是因为在晋朝差一点让汉人灭种了。那时候是汉人最窝囊的一段时期。

但是事情要分两面性来看。

如果没有司马家,继续是三国这个局面,国家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如果一直这样僵持着,到了五胡乱华。说不定汉人真的灭种了。至少五胡乱华的时候,晋朝还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呢!

第二个,一个客观的问题,如果没有五胡乱华,会有你我嘛?

想必看我这篇文章的人,大部分都是汉族人,但是有一个问题,你是纯种的汉族人嘛?

先别反驳,听我细细说。当年五胡乱华是那五胡呢?匈奴,鲜卑,羌,氐,羯。这五个民族。但是现在别说中国了,哪怕是世界,你听过这五个民族嘛?

没有吧,但是这五个民族那里去了呢?大部分还是汉化了,变成现在的汉族人了。最有名的就是北纬孝文帝改革。和当时的汉族之中的名门大族进行联姻。最有名就是什么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等等。

包括以后的隋朝,唐朝,都有这些五胡的血统。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就是鲜卑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妈也是鲜卑人,跟杨坚的皇后是姐妹关系。那隋朝和唐朝都流淌着鲜卑的血统。

五胡乱华的结果是什么呢?五胡没了,汉人还在。虽然在战斗力上,我们打不过你,但是我们用文化把你灭了。这个才是中华民族到现在最牛逼的一个地方。我虽然用刀打不过你,但是我可以在文化上面把我同化,你把我灭了,你就变成我了。

从某种意义来说,司马懿啊!也算是推动历史发展了!


辽东王三

 1、公元238年,辽东的孙渊来犯魏,司马懿纵兵击败他,并将他斩杀。然后攻占领了辽东。这时他竟然下令,将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全部杀掉,就这样,七千余人去见了马克思!

  2、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陪伴曹芳祭祖扫坟,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事件。之后把曹爽等人悉数下狱,全都被诛灭三族。五千余人被株连!

  司马懿狠毒,他俩儿子也狠毒,这都不稀奇,毕竟嘛,玩政治的嘛。可谁能想到,他老婆也狠毒!真可谓一家子狠毒!

  3、他老婆张春华也不是盖的,话说当年司马懿,为了逃避曹操,就在家里假装中风。这天在院子里晒书,不料突降暴雨。司马懿嗜书如命,就自己起来收书,却没想到这个过程,被家里一个女服务员看到了,要是装病这事情,被曹操听了去,那是死罪呀!张春华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害怕惹来杀身大祸,就亲手杀死了这个女服务员。

司马懿是何许人也?好色!这点也是遗传的。据说他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因为嫔妃太多,不知晚上挑谁侍寝,让羊拉着自己的车,走到谁宫里就是谁了,这司马懿也不例外!偏偏自己的原配老婆张春华很丑,司马懿不喜欢她。

  4、有一天司马懿病了,张春华等到这个机会,来见司马懿,司马懿竟然骂道:“老东西,谁叫你来看我了?”张女士惭愧、伤心、怨恨、生气,竟然决心绝食自杀。这事正合老头子的意,谁承想,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加入母亲队伍,集体宣布绝食。司马懿听后害怕了,向老婆正式道歉,并作出深刻检讨,并坚决保证,就算在外面彩旗飘飘,也务必在张女士这里,红旗不倒。

你认为他真的知道错了,哼哼,根本没有!老司马对别人说:“其实我家这黄脸婆,饿死才好,我只不过是害怕,我的两个儿子也饿死!”古人讲:脏糠之妻不下堂!能对老婆下如此毒口的,司马懿当真狠毒!


川东袍哥

美剧《权力与阴谋》有句名言:举起屠刀的人必死于屠刀之下

中华帝国历时2100多年,其中前1100多年(秦朝--唐朝),我们称为裙带帝国时代;后1000年我们称为文官帝国时代。

裙带帝国时代显著特点,官员任免、升迁不避血亲、姻亲以及依附这些关系的亲朋好友,例如皇室宗族、外戚家族、皇帝的近侍宦官以及攀附这些的亲朋,都可以任高官,他们往往形成巨大的势力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巨大的权力、利益面前,他们的政治行为可以说毫无底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描述的就是这个时代。

文官帝国时代,政府绝大部分官员都是通过科举做官,宗族、外戚、宦官都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体系外,当然也不排除荫庇现象,但也是有荣衔、虚职,无实际权力。

回到提问,曹操统一北方、曹丕建魏主要依靠谯沛集团和颍川集团,谯沛集团主要成员是曹家夏侯家宗亲及乡党许褚、典韦等人,他们主要掌握军权。颍川集团主要成员主要有荀彧、荀攸、陈群、郭嘉、司马懿及钟繇等颍川士族,他们主要担当军师谋士。

曹操后期,对庞大的士族力量也是心生恐惧多有防范打击,他无厘头的杀杨修,其实是对弘农杨氏士族的敲打,杀荀彧是对颍川士族的敲打。

无奈曹丕篡汉,需要士族力量的支持,他对司马懿、陈群他们搞出的九品中正制首肯,就是对士族的妥协。

谯沛集团毕竟因底蕴不够深厚或许因为曹丕对宗亲的防范,曹真曹休之后再也没有优秀的领军人物,而士族毕竟因学养闻名,教育得法,优秀人物辈出,所以在三国长期的军事竞争中,曹魏军权渐渐转至颍川集团手中。这就打破了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的力量均衡,所以曹爽辅政一上台,就直接剥夺司马家权力,虽然其行为还留有情面,但毕竟这种武断行为触动了整个颍川集团的利益。

高平陵之变,曹爽在陈群等颍川人士的劝说下投降但愿做个富家翁,他没想到的是这根本不是他一个人 的事情,这是两个集团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司马家痛下杀手,对曹魏宗亲进行了一次毁灭性打击。

不是司马家有多狠,他们是斗兽场中的虎、狼、豹,至死方休。

不革裙带帝国的命,安定有时,动乱无时。


茶亭浪子

说到狠毒,我实在想不起来,成大事者,有几个不狠毒的。司马家的晋朝,善待魏蜀吴三代亡国之君,而被后人所称赞的北伐甚是有功的刘裕,杀尽司马家皇室全族,我不知道,人们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一个人是狠毒,还是不狠毒?


再拿日本和司马懿类似的德川家康来比较,在织田信长的逼迫下,德川家康亲手赐死自己的长子德川信康,我想问诸位一句,这算不算狠毒?虎毒尚且不食子,而德川家康能够在尚有一战之力的情况下,赐死自己长子,这算是狠毒的极致么?

而有意思的是,德川家康在日本历史中的评价,和司马懿在中国历史中的评价,却完全不同。德川家康在司马辽太郎的小说中,是比较正面的,其忍辱负重更是为其所称道,“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之类的德川家训成为日本国民精神的一部分,而司马懿的评价,特别是在近代的评价,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成为阴险歹毒,极其负面的代名词。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司马家的本来面貌,是这样么?隋文帝杨坚欺人孤儿寡母,取代宇文家的北周,而历史却也未曾对杨坚有什么极其负面的评价,近年来更有吹嘘千古一帝的评价;赵匡胤依靠柴荣的关系,而成为后周大将,柴荣对其可谓不薄,结果柴荣死后不过数月,便夺人江山,后世有有多少人因此而对赵匡胤口诛笔伐?

那么到底为什么对司马家的评价,是如此之不堪呢?

说穿了,不过都是从后果倒推前因的荒唐逻辑导致的结果罢了。所谓事后诸葛亮,人人都能扯而已。杨坚的隋朝开启了中华的隋唐盛世,自然是大大的有功;赵匡胤的赵宋,使得中华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及其繁荣的时代,自然也是值得大大的吹嘘一番;而司马家的晋朝,后面就是五胡十六国,南北朝,要找罪魁祸首,自然要找到司马家头上,近代以来民主主义情绪高涨,凡是外战有功的,一律大肆宣扬,凡是外战失利的,不论其内政是否如何,一律大肆攻击,表面上看这是盖棺定论,终究不过是后果倒推前因,胡说八道,东扯西拉罢了。五胡乱中华,和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有何关系?要按照这个逻辑,蒙元,满清入主中原,又是谁的责任?

中国的历史研究,就是如此可笑;不仅仅是当代中国的历史研究,包括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更是可笑。

可笑就可笑在,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

二元观”上。中国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人物,事物,而是以自己当代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事件上,其观点不断摇摆,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令人莫衷一是。司马家虽狠,也狠不过刘裕,赵匡胤,而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评价,并不是基于历史事实,而是基于历史的后果,仿佛只要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就能够对前人进行客观的评价一番。

恕我直言,当代国人的历史逻辑,思想逻辑,实在是无语的很。其实大部分人连立场都没有,所谓的立场,不过是在各种情绪的渲染下,对各个事件的独立的观点而已,这种观点既无连续性,也无持续性,总之在一切皆为我所用的前提下,凡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就往好的说,凡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往坏的说,不要说在我看来,就是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的某些观点,也是自我矛盾的,而国人往往不觉,不过是当局者迷罢了。


张子曰

我们来看看司马一家都做了哪些事情吧。

东汉末年,公孙家一直占据着辽东,远离中原,公孙家一直对曹魏保持着若离若离的关系。公孙渊成为辽东太守之后,就不怎么把曹魏放在眼里,曹睿十分的生气,就派幽州刺史毌丘俭攻打辽东,只是碰到雨季,辽水大涨,毌丘俭只能无功而返。

公元237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并且与南边的东吴,北边的鲜卑联合,对曹魏不利。公元238年,曹叡命司马懿征辽东。司马懿就带着四万步骑抵达辽水,打败了公孙渊的主力,然后兵围襄平城。

襄平城内粮食吃尽,公孙渊就派人向司马懿请降,被司马懿给杀了,公孙渊率军突围,最后战死于梁水边上。

司马懿入了襄平城之后,将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共七千多人尽数杀死,然后筑“京观”。京观是什么呢?就是将尸骸堆在一起,然后加上泥土,这样筑成一个高台。然后司马懿又将公孙渊的部下两千多人也都杀了。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兄弟带着曹芳去祭扫魏明帝曹睿的陵墓,发起了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跟曹爽说,只要他投降,就会放过他,曹爽相信了。而司马懿却违背了他的承诺,将曹爽与他的部下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人都夷三族。

公元250年,王凌与他的外甥令狐愚意图废黜曹芳,改立楚王曹彪,司马懿率军征讨。司马懿下赦书赦免了王凌,王凌就投降了,司马懿却把王凌和他的同谋的人夷三族,还命曹彪自决,还让曹魏的诸侯王都召至邺城,让人看住。

公元254年,李丰,夏侯玄,张缉合谋要废除司马师,被司马师发觉,司马师就将这三人夷三族,并且将曹芳废黜,贬为齐王,改立曹髦为帝。

公元260年,曹髦与王沈,王业,王经率宫中禁卫攻打司马昭,贾充命成济杀死了曹髦,而司马昭夷成济三族了事,贾充没有受到处罚,后来又立了曹奂为帝。

公元265年,继任为晋王的司马炎受曹奂的禅让,建立了晋朝。

后来,东晋明帝司马绍向王导问司马家怎么获得天下的,王导就将司马家怎么对待辽东,曹爽和曹髦告诉了司马绍,司马绍就说,我们司马家这样拿下的天下,又怎能长久呢?怪不得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曹操当年竟然放过了司马懿,真是可惜。


历史简单说

我来换个角度谈谈这个问题吧。

司马家篡魏和曹家篡汉有本质性的不同。曹家篡汉时,汉室江山基本上已经是个空壳子,汉献帝带着大臣逃出长安时是落魄到不能再落魄,号召勤王时并没有什么诸侯想去搭理汉献帝,袁绍根本就是无视的冷漠态度,只有曹操应召出兵保护汉献帝。可以说,当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时,汉献帝和汉室只有礼仪性的权威作用,并无半点实力可言。

曹操和曹丕的篡汉,本身就是一个实力碾压的过程,是曹操通过一场场大仗拼出来的,要克服的只是天下人对汉室的最后那一点留恋之情而已。换句话说,所谓曹操篡汉,篡的只是一个合法性的位置而已,汉室本身没有任何军事实力以及实际控制的地盘,曹操的军力和实际控制区都是曹操一刀一枪经营出来的。正如曹操所言,设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因此,在曹家篡汉时,并不需要太多的阴谋诡计和狠毒决绝,实力碾压而已。或者说,没有曹家来篡,也会有另外的人来篡,汉室江山已经很难在有独立复兴的可能性。

而当司马家篡魏伊始,曹魏是有着一个完备的中央政权,国力正值鼎盛,在军事足可以震撼吴国和蜀汉。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事实上是弄险之举,司马家在曹魏内部并没有什么压倒性的实力可言,高平陵之变是纯粹的政治阴谋。可以说,司马家篡魏最大的“历史经验”就是步步为营的权谋(阴谋),是一个在实力不足情况下完成的政治大反转。如果不是司马懿的出现,曹魏很可能将会顺顺当当的依次消灭东吴和蜀汉,没有任何“亡国之祸“的预兆。可以说,曹魏之亡,完全是司马家的”人祸“,而不是”天命“。

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也说,“然操起兵於漢祚垂絕之後,力征經營,延漢祚者二十餘年,然後代之。司馬氏當魏室未衰,乘機竊權,廢一帝、弒一帝而奪其位,比之於操,其功罪不可同日語矣!”

东晋时,司马懿的玄孙晋明帝与重臣王导聊天,说到司马家是如何得天下时,王导毫不避讳地从司马懿的创业之始一一道来。据说晋明帝听了之后羞愧到“以面覆床”,感叹说:“要是照你说的,我们司马家的皇位怎么可能坐得长久?”(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张明扬不说话

为什么觉得司马懿一家狠毒,其实他们是被人家利用了。或者说,完全就是历史的胁迫。

看完我的回答,保证你惊出一身冷汗。

说到利用,往往让人想到一些负面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这样的关系,都充满了尔虞我诈,笑里藏刀。大家表面上客客气气,实则内心里盘算着怎么收拾对方。把这个词用到政治中,往往暗藏着难以想象的阴谋。

电视剧《虎啸龙吟》中,大军师司马懿成功躲过了朝堂上的明枪暗箭,成功官拜丞相,司马家从此对曹家天下取而代之。

这个结局看上去很圆满,但是想到第一季中,司马懿念念不忘的“攻克乃还”,终究是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捧着着心猿意马“依依东望”。
究竟是什么人有能力将聪明绝顶的司马懿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呢?

一号嫌疑人 曹丕

一开始就硬拉着司马懿做官的人是他,被立为储君后,让司马懿掌管尚书台的人是他。在自己生命弥留之际托孤的人还是他。看上去一开始他就是问题的源头,但是为什么曹丕要这样做呢?
东汉末年中国从自耕农社会变成了士族社会。士族把好事都占着,他们垄断着各种官职,垄断着舆论,占据着道德制高点,这些人经营了上百年,盘根错节树大根深。但是天下大乱之际,光是说自己能以德服人、很有学问,是不行的,还必须能摆平这种乱局,得靠能做事的人。
问题是,能做事的人,不一定是士族,很多是寒族出身,他们可能很有功绩,却又被士族看不起。于是,各种冲突于是就浮现出来了。
在电视剧的第一季中,司马家兄弟八人,被人传称为司马八达。可见司马懿的出生就是士族。所以说,曹丕找司马懿帮自己,里面是有拉拢当时的士家大族来为自己背书的嫌疑。
与之相对的,曹植身后那些曹家亲戚和青州土豪。大多都是早年追随曹操创业的寒族,这些人相当一部分都是苦出身。打仗时敢不要命,但是就是没文化,在他们养老的日子里,这群熊老人总是给曹丕惹事儿。
这也就让曹丕越来越偏向于士族,通过士族来稳定自己的权力,为日后称帝铺平政治道路。
但是曹丕死的太早,人不到40就咽了气。事后再说,他利用了司马懿,实在是有些牵强了。

二号嫌疑人 司马昭

这个小子的嫌疑,可以说是最大的。一开始就喜欢玩弄各种阴谋诡计,经常挑拨曹家和司马家的关系。在电视剧的第二季里,他既然还实施啦。最狠的是,为了达到目的,她连自己的亲嫂子都可以杀掉。

在电视剧的结局,他把司马懿都欺负的不像话了。以至于司马懿都感叹:剑已不在我手里了。
好像就是这个路人皆知的坏小子,把司马懿逼到了依依东望的份儿上。但是,他毕竟是司马懿的儿子。你搞阴谋的资源都来自于司马懿,他在背后有那么大的动作,司马懿怎么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呢。
三号嫌疑人 钟会
曹魏大臣钟繇的儿子。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电视剧中的颜值也是颇高的。
细想他在第二季中的出镜,先上天天找老师司马懿帮他出头,无望后就抓住小野心家司马昭不放,在司马懿夺权的高平陵之变中,钟会又第一时间冲到了前头。感觉就是那都踏马有你一般都存在,他这么卖力气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是野心,一个自视甚高者的野心。
跳去电视剧,说说他的结局,你就能看出来,他到底是个什么人。
在后来司马昭之心日渐显露的时候,还是觉得功劳不够大,没有篡夺皇位的基础的司马昭,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司马昭毅然决定要派钟会和邓艾去攻灭蜀汉,一旦这个事情能够做成,那么自己有了超级军功,就可以取代曹魏自立为帝了。

钟会领导魏军出奇兵攻至成都城下,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率领蜀军最后精锐都战死在城外,蜀汉就此灭亡。

这还没完,这个钟会转手就和姜维搞在一起,害死邓艾(就是第一季里的磕巴)打算奇袭长安,自立为王。结果部队不从,激起兵变,被乱军砍死。
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将军,还是政治家,居然不能洞察自己部队忠于朝廷还是自己,你说他不是自视甚高是什么?
真相只有一个
可以说,钟会早就对司马家动了歪心思。只要在革命前参加革命,自己就能当上开国元勋。问题是,怎么在革命前就参加革命呢?毕竟人家还没革命呀。

钟会的操作是:既然现在还没有人革命,那我就制造一场革命。

曹家和司马家不和,正好这个曹爽还是个废物。这种政治力量的失衡非常耐人寻味了,钟会其实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经常拜访司马懿,在交谈中留下对曹爽猜忌的种子就可以了。

可是,司马懿哪里会吃这套。可是这个曹爽,片片在这时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得罪了也就算了,他还给别人留下反击的余地。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残酷的马基雅维利是政治逻辑开始了。
每一个在曹爽那里吃了大亏的官员,都会自觉地向司马家靠拢,就算是司马懿对这些人不闻不问。这些人也会主动找上小野心家司马昭,居然你司马昭有心,那我们就联手吧。司马懿没动作没关系,我们可以怂恿曹爽去作死。早晚有一天,你司马懿会坐不住的。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给司马懿点赞就可以了。
政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战争。
此文没有结尾,因为残酷的逻辑还会上演。

双木书匠

历史往往比小说更有趣,原因就是历史比小说更富有戏剧性。和小说、影视作品中历史人物脸谱化的形象不同,历史形象是丰富的、多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司马懿在《虎啸龙吟》中因为是主角的缘故,一些正面形象被放大负面形象被缩小,不过这是艺术作品,艺术形象加工也无可厚非,毕竟艺术形象可以根据人的要求做出修改,但历史形象是无法以我们现代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可以在艺术作品中更改司马懿的形象,但无法更改他们在历史中的形象。历史上司马懿狠不狠毒?我的答案是:狠毒,对待敌人司马懿包括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十分狠毒,但仅限于敌人。

首先领略到司马懿狠毒的是辽东的公孙渊,公孙渊叛魏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派司马懿平叛,司马懿攻下襄平后为了震慑辽东屠杀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并把他们的尸体做成了“京观”,京观就是用敌人尸首夯土筑成的高冢。公孙渊叛变国家死有余辜也就罢了,他的公卿大臣跟随他做叛臣逆党杀了也就算了,襄平城中百姓何辜啊,不过是受公孙渊等裹挟,却要为公孙渊的失败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杀死几个叛贼逆首也就算了,满城老小跟着遭殃太过狠毒了吧!司马懿屠城和历史上的屠城比起来并不起眼,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但屠城这种违背人道主义的事不要说在现代就是在古代也被看做是不详之举。司马懿平定公孙渊叛乱的战争打的很漂亮,但无法掩饰他屠城的这个污点,这个污点也成为后人批判司马懿的重要依据。


司马懿的主要敌人并不是战场上的对手,而是朝堂上的政敌。在隐忍中熬死了曹家三代皇帝后,司马懿在沉默中开始了爆发,曹爽也成了继公孙渊之后领教了司马懿的狠毒。司马懿先是以弱示敌麻痹曹爽,然后趁曹爽带皇帝祭祀魏明帝时突然发难,发动政变从曹爽手中夺取了政权。交出权力的曹爽遭到了司马懿的清洗,曹爽和他的党羽何晏、丁谧、桓范等人被夷灭三族。可怜的曹爽交出了权力,却依旧无法逃脱司马懿的清洗,自己死不算连累了族人一同被夷灭。

曹爽死后司马懿架空了曹魏,但司马氏的专权引发了忠于曹魏的地方实力派的不满,在司马氏建立晋朝的过程中,淮南出现了三叛,王凌、毌丘俭文钦以及诸葛诞先后 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掌权时发动叛乱,但淮南三叛都以失败告终,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结局也很惨,统统被夷灭三族,这些人为自己的忠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曹魏的皇帝,齐王曹芳因为和李丰、夏侯玄等人图谋废除司马师被废,高贵乡公曹髦因不甘司马昭的掌控武力反抗,被贾充部将成济杀死。

司马家对于阻挡自己掌权的敌人手段是非常狠辣的,晋朝的江山就是司马家利用阴谋手段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的。但司马家并不是只有狠毒,对待政敌手下的二流人员,却是异常的宽容,曹爽手下辛敞、王沈等人得到了司马懿的宽大处理,诸葛诞叛变时,叛军阵营中曾经背叛魏国的文鸯、文虎(这俩是文钦的儿子,司马师更是被文鸯吓得眼球震出,最后痛苦的死去)还有唐咨投降司马昭都得到了宽大处理。司马懿司马昭对二流角色的宽大处理,收买了人心不说还瓦解了反抗力量,在襄平的屠城更对辽东是一种震慑,手段上来说是狠毒的,但也无法否认确实很高明,司马家手段很厉害,并不只有狠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