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梨”的主人公孔融,除了让梨,还有什么故事?

孔融是东汉末年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曾做过巨鹿太守,父亲孔宇曾做过泰山都尉,可以说是官宦之家了。 我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其实孔融除了这个事迹还有其他的故事流传下来。以下来介绍其中两件:

“让梨”的主人公孔融,除了让梨,还有什么故事?

孔融,字文举

小时了了(伶俐),大未必佳

在孔融十多岁的时候,当时的河南尹李膺专好结交名士,除了名士和世交,其他人他一概挡在门外。所以,当时的人把能到李膺家里做客看成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小孔融好奇这个李膺到底是个什么人,便走到李膺家门口,使门人前去通报说:“我是和李先生家有世交人家的后代。”孔融凭着这句话,顺利进了李家的门。李膺见到他,问道:“你们家的祖先曾和我们有过交情吗?”孔融从容答道:“当然,我家先祖孔子和您家先祖李老君(老子)亦师亦友,交往不浅。”众人听后,都称赞孔融了不得。可有一个人来到了,听说这件事,傲慢的说道:“别看这孩子现在聪明,等到长大了可不一定像现在一样。”孔融答道:“按这样说的话,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句话一说,真是啪啪的打脸,不知道那人有没有感觉到脸颊发烫。

“让梨”的主人公孔融,除了让梨,还有什么故事?

兄弟争死

党锢事件发生,张俭为躲避宦官的追捕前来投靠孔融的哥哥孔褒。恰巧孔褒外出,只有孔融在家,张俭觉得孔融年幼不懂事,便什么都不对他说。孔融看出了张俭的心思,感叹道:我就不能帮先生什么忙了吗!于是把张俭藏到了家里。后来事情泄露,张俭逃跑,孔融和哥哥孔褒因藏匿罪被捕。兄弟二人在狱中争着承担罪名,争着去死。地方官吏不能决断,上报朝廷,朝廷认为应该定孔褒的罪,这事才了结,孔融也因此声名远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